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分蜂就是人为地将一群蜂分为两群或多群,以增加蜂群的数量,扩大蜂场的生产能力。其方法有3种形式: 一、均等分群法 把一群蜜蜂和子脾(封盖子、幼虫和卵脾)分成大致相等的两群,其中一群内为原来的老王,另一群诱入已交尾成功的产卵蜂王。 具体做法是:把蜂群向左(或右)挪开一个箱的距离,然后在其旁边放一个空箱,将原群的一半蜜蜂和子脾提入空箱内,老王留在原群或提入分群都可以,过1~2d再将产卵王诱入没有蜂王的一群。……  相似文献   

2.
<正>蜂王浆生产与蜂蜜生产不同的是,要在继箱里经常保有两框幼虫脾,为的是把哺育蜂调到继箱饲喂蜂王幼虫。移上小幼虫的产浆框,放在继箱里的幼虫脾之间或者幼虫脾和蜜粉脾之间。在大流蜜期,继箱内可以不放或者只放1框幼虫脾。  相似文献   

3.
周世明 《新农村》2024,(3):34-35
<正>1.蜜蜂繁殖技术(1)双王同箱繁殖增加为提高蜜蜂数量,在春夏季节,植物花粉来源丰富的时候,做好蜜蜂繁殖工作,对扩大蜂群意义重大。具体做法:在1个蜂箱内,先用2个蜂王同时繁殖蜂群,然后把2个弱势蜂群合并在1个蜂箱内,箱内中间用闸板隔离,蜜蜂分别从巢门两边进出,这样,蜜蜂的繁殖速度就会加快,蜂群很快增大。  相似文献   

4.
小型蜜蜂交尾箱可以有效减少种用蜂群用蜂量,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缓解交尾场地限制,增加单位面积场地种蜂王繁育数量。目前小型蜜蜂交尾箱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问题。巢脾类型及饲料类型在小型蜜蜂交尾箱适应性应用中尤为关键,空置巢脾在蜂群分蜂性及种蜂王繁育时间上显著优于其他类型。流蜜期期间的蜂群群势增长及种蜂王繁育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因此,小型蜜蜂交尾箱的应用采用空置巢脾并在大流蜜期为最佳。而非流蜜期可以饲喂混合糖水及少量花粉,有利于交尾蜂王的产卵及幼虫孵化。明确了小型蜜蜂交尾箱的使用方法,可以加快小型蜜蜂交尾箱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1.抖蜂紧脾 早春或倒春寒天气,蜜蜂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受冻而难以休息,对蜜蜂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为1∶1)或对水蜂蜜250~300毫升.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这样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  相似文献   

6.
三、设施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蜂群组织蜜蜂蜂群组织在秋末,通过培育蜂王,将大蜂群扩繁成1只蜂王、3脾蜂的授粉标准群,蜂箱内保持充足的蜂蜜和适量的花粉,  相似文献   

7.
1.抖蜂紧脾早春或倒春寒天气,蜜蜂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受冻而难以休息,对蜜蜂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和水的比例为1∶1)或兑水蜂蜜250毫升~ 300毫升.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这样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  相似文献   

8.
蜜蜂具有很强识别方位的能力 ,尽管在一个场地上排列几十箱、上百箱蜜蜂 ,它们也能准确地识别出自己蜂巢的位置和巢门 ;只要在它们飞翔的范围之内 ,不管将蜂箱搬到什么地方 ,在一定时间内外勤蜂会返回原来的位置。但因种种原因 ,必须将蜂群作短距离移动 ,这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使蜜蜂移位后能很快地识别新位置 ,而不再飞回原址。1 逐渐移动法在每天傍晚或早晨蜜蜂还没有飞翔的时候 ,逐步地移动蜂箱。向前或向后 ,每次可移1m ;向左或向右 ,每次不超过 0 .5m。这种方法适宜蜂群挪动 2 0~ 30m以内的范围。2 直接迁移法在蜜蜂飞翔范围内 ,对…  相似文献   

9.
巧取蜂蜜     
大流蜜期间,一个强大蜂群每日进蜜5公斤左右,经3~4天整个继箱装满。取蜜时把蜂王留在箱内,搬下继箱,在继箱位置放一个空继箱,箱内放2个空脾,再逐脾将蜂抖掉,双手紧握框对准空箱上下抖动,然后扫掉蜜蜂,进行摇蜜。大流蜜前期要多取少留,后期多留少取,每隔2~3天检查上蜜情况。摇蜜时一人抖蜜,一人割蜜盖,一人摇蜜。摇时两边平衡,由慢到快,不能过猛,待巢脾一面的一半蜜摇出来后,换面摇出全部蜜汁。幼虫脾不摇;封盖子脾不要蹭破;割蜜盖要平。  相似文献   

10.
卵黄原蛋白是当前蜜蜂生理生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主要介绍了卵黄原蛋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蜜蜂作为一种进化的社会性昆虫,有其特殊的调控机制,卵黄原蛋白是其调控机制的主要因子。蜜蜂卵黄原蛋白不仅与保幼激素相互调节,而且与长寿存在一定关系。卵黄原蛋白调控着使执行巢内任务的蜜蜂转变为采集蜂,而且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的效价高低影响蜜蜂抗氧化能力,蜂王比工蜂的抗氧化能力强,从而蜂王寿命比一般工蜂长;越冬蜂却是例外,由于不执行哺育任务和采集行为,并且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越冬蜂的寿命增加;此外,卵黄原蛋白影响蜜蜂繁殖力,产卵蜂王卵黄原蛋白的效价很高,而无生殖力的工蜂卵黄原蛋白效价很低,相反产卵工蜂的卵黄原蛋白效价与老蜂王相似。  相似文献   

11.
一、春繁起始每群只有1框特制的粉脾放在蜂箱中央,供蜂王产卵,两侧距离15至20mm,各加隔板1块,依次将箱中原有的巢脾提出,把上面附有的蜜蜂抖落、取出。待蜜蜂上脾结团后,用稻草束从两隔板外侧掩住下方的空隙,以利保温。当晚奖饲糖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培育条件对蜂王初生重和交尾成功率的影响,利用复式移虫法培育出了若干批次符合试验要求的蜂王以及组织了若干符合试验要求的小交尾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培育出的东北黑蜂蜂王和营养杂交条件下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间差异不显著,但在数值上,东北黑蜂幼虫在意大利蜜蜂蜂群中培育的蜂王初生重比正常条件下培育的东北黑蜂蜂王的初生重要重;不同培育蜂王的条件对蜂王交尾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进行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时,都需要人工移虫。人工移虫对养蜂者视力和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养蜂者老龄化,人工移虫是养蜂生产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瓶颈。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连续十年资助下,笔者团队一直在从事蜜蜂免移虫技术研究工作,旨在解决人工移虫问题,为蜜蜂科学饲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和仿生学原理,设计一种食品级塑料空心工蜂巢础,在空心巢房位置设计有与其对接的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当空心巢础造好巢脾后,让蜂王在巢脾上产卵,取出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并安装在底座带孔的王台上,即可进行蜂王浆生产(或育王)。利用改进设计后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试验材料,检验第10代蜜蜂免移虫技术在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有分蜂热蜂群紧缩巢脾,让工蜂造好10—12张人工塑料空心巢础脾,再进行免移虫产浆和免移虫育王试验。免移虫产浆试验主要测定单王群、双王群、多王群(4只蜂王)的产卵率,以及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免移虫育王试验采用单王群产卵6 h,同时以人工移虫育王为对照,比较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差异。【结果】工蜂能在人工塑料空心工蜂巢础上造好完整的巢脾,同时蜂王可在造好的巢脾上产卵。单王群产卵、双王群产卵、多王群(4只蜂王)产卵的产卵率分别为91.24%、92.45%和91.29%,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分别为91.12%、92.63%和90.19%,三者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分别为(256.31±3.75)mg和(243.43±2.05)mg,单侧卵巢管数分别为(163.87±9.40)条和(154.77±6.74)条,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改进设计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可以进行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和免移虫以卵育王,值得在养蜂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秋季羽化出房后,经排泄飞行,尚未参加哺育和采集活动的蜜蜂。这类蜂越冬饲料消耗少,死亡率低,翌年蜂群发展快。所以,应充分利用秋季蜜源植物花期,采取紧缩蜂巢,抽出多余空脾,进行大量繁殖。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应适当加草帘进行保温。白天温度高时,应扩大巢门;夜晚温度低时,应缩小巢门。从繁殖越冬蜂开始,连续奖励饲喂半个月左右,可以促使蜂王大量产卵繁殖。2.贮备优质饲料蜜蜂在越冬期间主要靠取食蜂蜜,通过运动来提高蜂巢温度,抵御寒冷,如饲料不足,就会引起饥饿死亡;饲料质量低劣,则易引发腹泻、大肚病而导致…  相似文献   

15.
为您服务     
养蜂如种摇钱树本刊举办无公害高产养蜂函授培训班养蜂具有不争田、不占地、不需大劳力,可集中、可分散、可流动的特点,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例如一位农户初次投入养5箱中蜂庭院养殖为例,一箱蜂内养2~5张脾(蜂种),每张脾售价50元,再加上蜂箱、蜂具的成本,一次性共投入1500元左右。在南方四季花开,一年可以割蜜4次以上,每次每箱约5公斤蜜,即有150元左右的收入(连巢蜜收购价每公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蜜蜂蜂王的质量是影响蜂群生产的首要因素。旨在探究蜜蜂王台产卵育王技术培育蜂王的质量(生产力和免疫能力等),以期为如何提高蜂王质量和促进蜂群生产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为试验对象,控制F1蜂王在王台产卵育王器中直接产卵,待产卵后转移至育王条,并放入继箱育王区中进行培育F2蜂王,为培育王台产卵组F2蜂王;对照组为人工移虫育王方式,即利用移虫针移取2日龄工蜂巢房幼虫至王台进行育王,培育对照组F2蜂王。通过测定分析F2蜂王个体形态、卵巢数量,以及分析两种育王方式培育F2蜂王Jhamt,Hex110,Defensin1和CYP9Q1 4种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以科学评估培育蜂王质量水平。【结果】王台产卵组蜂王接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王台产卵组蜂王的初生重、前翅长与后翅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蜂王(P<0.05);王台产卵组蜂王的右侧卵巢管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与蜂王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Jhamt,Hex110,Defensin1)在王台产卵组蜂王体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蜂王,而与解毒相关的蜂王发育和免疫相...  相似文献   

17.
1.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要低得多,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空巢脾,保持蜂多于脾,并将蜂路缩小到8毫米,对一二脾蜂的小群,进行双王同箱饲养,以利取暖;箱内其余空间用保温物填充;箱外用禾草包装,并覆盖塑料薄膜,早晚应缩小巢门;不宜过频开箱检查,以防热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练亚平 《新农村》2008,(10):21-21
选择干燥、向阳、避风场地,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每群喂糖水或加水的蜂蜜250~300毫升。2小时后,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时可进行抖蜂紧脾。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  相似文献   

19.
孙哲贤 《新农村》2006,(6):17-17
1·蜂种选育蜜蜂和其他饲养动物一样,经过不断选育,可使某些优良性能显现出来。目前,在养蜂生产中也已选育出产浆、产蜜量高且耐寒的优良品种,如平湖浆蜂、萧山浆蜂等。普通意蜂每框1次可产浆50克左右,高产浆蜂每框可产浆150克以上。蜂农可通过邮购蜂王换种。2·饲养强群强群才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5℃左右)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遇到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的空巢脾,使蜂多于脾,并将蜂路缩小到8毫米。对1至2脾蜂的小群,进行双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