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锦杜鹃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金则新  李钧敏  顾奇萍 《园艺学报》2006,33(6):1263-1267
 利用ISSR技术对浙江省境内的5个云锦杜鹃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2个引物共检测到170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150个, 多态位点百分率P (% ) 为88.24%。物种水平的Shannon信息指数( I) 为0.4317, Nei指数( h) 为0.2848, 表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 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P%平均为48123%, I平均为0.2682, h平均为0.1818。AMOVA分子差异分析显示40.03%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 59.9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明显。居群间的基因流较低, 为0.8824。居群隔离、自交衰退可能是导致云锦杜鹃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5个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5。聚类显示, 括苍山居群和天台山居群组成一组, 凤阳山居群和百山祖居群组成另一组, 干坑居群单独成一组。  相似文献   

2.
河南境内桑叶葡萄种内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省境内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 Bge.)的形态变异水平、遗传变异水平以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新梢、幼叶和成龄叶的17个性状中有10个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6%~54.7%,表明形态变异较丰富。SSR分析检测到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4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92.75%,表明桑叶葡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别为24.05%、11.83%)。  相似文献   

3.
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AFLP - 银染分子标记技术, 对40个茶树品种(系) 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选用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组合E-ACG/M-AAC、E-AGG/M-AAG与E-AGG/M-AGT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共获得226条清晰可辨的带, 其中多态性带207条,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59% ,这表明供试品种资源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40份资源所检出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度、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 分别为1.59 ±0.09、0.35 ±0.04、0.53 ±0.05。应用SPSS软件计算遗传距离介于0.13~0148之间, 平均为0.32; UPGMA法将40份资源分成4个类群, 从相似性系数分析了各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9个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杜鹃红山茶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无性系遗传多样性较高,采用筛选的2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11个位点,多态位点18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3%,有效等位基因数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5 1,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510 6,相似性系数为0.488 2~0.815 2,平均为0.668 8。UPGMA聚类分析得出,在遗传距离为0.360时,所有供试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是由4号和5号无性系组成,其它无性系构成第Ⅱ类群;当遗传距离为0.304时,又可将第Ⅱ类群分为6组。  相似文献   

5.
13个阿月浑子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引进的阿月浑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采用RAPD 标记技术对引入的12 个国外品种和‘新疆优株’进行了分析。用筛选的21 条10 bp 随机引物进行PCR 扩增可扩增出137 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2 个,多态位点比率89.05%;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 2015 ~ 0.5163 之间,表明各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UPGMA 聚类分析表明,13 个阿月浑子品种在遗传距离0.40 处可划分为3 个类群,第1 类包括 ‘Kerman’、‘Larnaka’、‘M-38’、‘M-P3’、‘Ashoury’、‘N’、‘Joley’、‘Aegina’、‘Avidon’、‘B’和‘Peter’11 个品种;第2 类为‘Xinjiang select tree’品种;第3 类为‘Mateur’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新疆分布的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 Schlecht.)5个居群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9条引物共检测到114个位点,其中105个为多态位点。在物种水平上,野扁桃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Nei's基因多样度(h)为0.280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27;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50.7%,Nei's基因多样度(h)平均为0.2062,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0.2999。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2660,表明有26.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间。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平均为0.8964,估测的居群间基因流(Nm)为1.3794,可以认为5个野扁桃居群间基因流畅通,与Nei's多样性指数揭示的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是一致的。根据Nei's遗传距离对不同居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显示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居群的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试验分析结果,野扁桃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为在优先保护现有群体的基础上,加强筛选和保存居群内的变异单株。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黄瓜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 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以20世纪70年代末收集的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27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 利用SSR技术从群体水平分析其遗传多样性。273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92.86%、0.1818和0.2972。比较30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 显示种质间遗传变异54.06% , 种质内遗传变异45.94%。17号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 = 0.1376, I = 0.2032, 多态位点百分率37.21% )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大多数种质的分组与瓜皮色和瓜肉色基本一致。按不同来源地将种质分为5个群体,其中景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其多态位点百分率、H值和I值分别为76.19%、0.1562和0.2516。群体间遗传一致度在0.9071~0.9889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地的西双版纳黄瓜在遗传组成上存在差异。群体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201和1.7718, 表明西双版纳黄瓜群体间基因分化不明显, 基因交流基本顺畅。  相似文献   

8.
蟠桃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8个蟠桃品种和9个其他类型桃品种为试材,利用24对位于桃参考图谱上8个连锁群的SSR引物进行了蟠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24对SSR引物共获得179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1个,多态率达95.53%。蟠桃资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42 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9 8;南方蟠桃品种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4.3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03 8,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6 3;北方蟠桃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1.06%,Nei’s遗传多样性为0.244 9,Shannon信息指数为0.382 4。群体间存在较小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065 9),遗传变异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群体内,可能与其较大的基因流Nm=7.086 1有关。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为0.66~0.95,在相似系数为0.67时,所有南方品种聚于同一类群,北方品种除新疆蟠桃、黄肉蟠桃及香金蟠外也聚于同一类群,聚类结果支持蟠桃多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9.
依据33对SSR荧光引物的扩增结果,从遗传变异和遗传距离角度对中国4个主要栽培区的386个观赏芍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中国观赏芍药品种资源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所用SSR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62~0.8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为0.73、0.78,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1.35~2.08。(2)各栽培地芍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江苏扬州和甘肃临洮。(3)方差分析显示变异主要来自栽培地内个体间,不同栽培地品种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1,基因流(Nm)为7.795。(4)各栽培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32~0.123,遗传一致性介于0.884~0.969;主坐标分析和聚类结果显示品种遗传分化情况与栽培地不完全相关。研究表明,中国观赏芍药品种遗传信息丰富,但4个栽培地间遗传分化小,各栽培地间的基因交流强。  相似文献   

10.
建兰38个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对建兰38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用筛选的18个10 bp随机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1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3个,多态位点比率占88.79%,表明建兰38个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8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420~0.5385(均值0.2902)。基于RAPD标记的建兰38个品种的UPGMA聚类结果支持将建兰分为彩心和素心两个变种,以及素心多由彩心变异而来的传统分类观点。研究发现:引物S153-650 bp位点是'闽西鱼魫'、 '鱼魫大贡'、 '鱼魫'和'银边鱼魫'的特异标记,引物S38-1 200 bp位点是'十六罗汉'和'鱼魫'的特异标记,引物S38-800 bp位点缺失是'马耳四季'的特异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