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发明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2):57+60-57,60
母猪是属于一胎多产,多胎高产的动物,产仔数的多少与品种、胎次、配种技术、饲养管理、个体品质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母猪的养殖效益,使得母猪多产仔、产壮仔,降低断奶仔猪的成本,促使母猪和仔猪健康成长。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提高养殖效益一直以来都是养殖生产者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模式仍比较传统,能繁母猪的利用年限较长,淘汰不及时,导致成本增加,效益低下。本文从猪场管理角度,提出做好母猪日常管理,及时、适时淘汰能繁母猪的重要性,希望有助于猪场管理者做出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3.
<正>影响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本文从种猪的选育、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及营养、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科学断奶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以实现规模化猪场效益的最大化。目前规模化猪场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逐渐下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除了养殖环境压力、饲料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母猪和断奶仔猪关键养殖技术不过关,致使种猪生产性能差,仔猪成活率不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母猪年生产力提高是养猪效益提升的关键,通过人工授精技术革新,相关外源性生殖激素应用,能繁母猪群合理年龄结构调整,妊娠期、哺乳及空怀期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应用,能有效提高母猪PSY数值,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繁育母猪的养殖效益主要取决于仔猪的繁育情况。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种猪场和繁育母猪养殖户增加收入的重复保障。但目前仔猪养殖成活率低,繁育母猪养殖效益总体不高。现就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饲养管理1.1母猪的饲养管理产前减食。在产前1周,注意观察母猪的体质、膘情、乳房膨胀情况。对体质瘦弱、膘情不好的母猪,要注意及早补充营养,如母猪的乳房膨胀不够,则应加喂一些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繁育母猪养殖效益不佳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包括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等方面内容,以为繁育母猪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繁育母猪养殖期间,能否保证仔猪健康繁育,将对养殖效益产生决定性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角度,对母猪和仔猪的科学饲养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防疫保健和日常管理措施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繁育母猪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后备母猪的科学化管理奠定了猪场长远发展的基础,对实现猪场自繁自养、提高综合养殖效益意义重大。总结了后备母猪阶段性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培育出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后备母猪,在受胎率和产子成活率上得到显著提高,为猪场优化整群、提升综合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繁育母猪养殖效益不佳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包括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等方面内容,为繁育母猪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繁育母猪养殖效益不佳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包括饲养管理、防疫保健、卫生消毒等方面内容,为繁育母猪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的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母猪良好的发情妊娠过程可以提高猪场仔猪的产出,提高猪只的养殖量,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猪场养殖中尤为重要,许多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母猪的过程中会出现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益的下降,养殖户一筹莫展。导致母猪不发情或者发情时间不对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由于养殖管理方面以及疾病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手段来解决母猪不发情的状况,下文将对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方式进行介绍,旨在为猪场母猪的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郭兴儒 《兽医导刊》2017,(20):215-216
在猪养殖生产中,繁育母猪养殖效益不佳是突出问题.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的技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实施防疫保健、强化卫生消毒等三方面,以期为养殖户在繁育母猪养殖方面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和常见疾病防控直接影响猪场养殖效益,为了帮助养殖者掌握"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和常见疾病治疗"技术,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和常见疾病治疗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猪生态养殖就是在遵循母猪生长规律的前提下,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措施,严格控制药品投放,生产优质仔猪的养殖方式。目前,生猪养殖风险越来越大、养殖成本逐渐提升,母猪生态养殖逐渐受到欢迎。笔者简要对母猪的选种、饲养各时期的管理以及防止疾病的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管理正从传统的养殖模式向精细化养殖模式转变,在生猪生产中,母猪是利润的来源。在母猪生产中应用精确的营养调控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节约养殖成本,减少饲料浪费。本文分析了母猪营养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精确营养调控技术在母猪育种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户饲养母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商品猪价格大滑坡的时期,农户饲养母猪的效益更低,有的地方出现大杀母猪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母猪养殖经济效益?怎样科学饲养管理母猪,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增加母猪养殖经济效益?笔者长期观察发现,造成母猪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萌 《中国饲料》2019,(8):77-80
现代猪场基本都已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集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为一体。其中想要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妊娠母猪尤为关键,但与妊娠母猪饲养效果息息相关的还有仔猪和哺乳母猪,这些本质上都是妊娠母猪的饲养。从科学配种到精细化养好妊娠母猪,从产房的母猪管理到仔猪饲养,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细到位才能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从科学饲养妊娠母猪和仔猪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妊娠母猪的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母猪是整个猪场的核心,猪场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每头母猪提供的年出栏生猪的数量衡量。母猪的成本是固定的,提供的出栏生猪数目越多,分摊的母猪成本越少,相对应的猪场的效益也就越好。母猪管理不善时会造成弱仔、病仔、僵猪等,还会造成饲养工作量,人工成本以及治疗成本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等,这些成本的增加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中的细节性操作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母猪在猪场中作为第一生产力处在不可忽略的位置,而母猪一生中大多数时间是处于妊娠期,其次是哺乳期。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了母猪后期的断奶发情、母猪的使用寿命、仔猪的断奶体重以及仔猪的成活率等。如何更好地管理哺乳母猪从而增加其采食量、提高泌乳能力、减少成本等成为了养殖业经久  相似文献   

20.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