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农6号黄瓜     
中农6号黄瓜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杂种一代。 特征特性: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第一雌花如于主蔓第3~6节,每隔3~5片叶出现一雌花。瓜棍棒形,瓜色深绿,有光泽,无花纹,瘤小,刺密.白刺,无棱、瓜长30~35cm,横径3cm,单瓜重100~150g,瓜把短,心脏小,质脆.味甜,品质佳,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耐热。667m2产4 500~5 000kg以上、可替代津研4号。 栽培要点:适宜春露地和华南地区秋季栽培。华北地区3月上中旬育苗,苗龄30~35天,苗期不宜蹲苗…  相似文献   

2.
1整地施足基肥8月中旬整地,每666.7m2施用腐熟猪牛栏粪 3 000kg、过磷酸钙 50kg、石灰 50kg,深翻耙匀作畦坯。3天后,细整作畦,畦面宽70cm、高30cm、长30m。因一次施肥较多,要注意防止肥害。2选用壮苗定植栽植品种为从福州引进的丰香1号。选用5-6片展开叶,无病虫害,茎粗0.8-1.0cm,须根多,叶柄短,叶片大而鲜绿的壮苗。9月1日开始定植,株行距 20cm× 30cm,定植密度 6 000-6 500株/666.7m2,每畦栽两行。取苗前用水浇透假植苗床,取苗时将老叶及侧芽摘…  相似文献   

3.
中农4号黄瓜     
中农4号黄瓜为中早熟雌型杂种一代。 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叶量较少,主蔓结瓜为主,发枝少。第一雌花始于主蔓4~6节,雌性强,雌株率85%~90%,结瓜早而集中。瓜长棒形。瓜色深绿,瓜尾花纹轻,浅黄刺,瓜长30~50cm,单瓜重150~200g,瓜把短,瓜条顺直,商品性好,前期产量高,667m2产4 500~5 000kg,抗霜霉病、白粉病、高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及蚜虫。适宜早春拱棚、春露地栽培。 栽培要点:北京地区早春拱棚3月中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667m2栽3 500~4 000株。春季育苗用种150…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莱州市大原镇和程郭镇1999年在小麦田里套种西瓜30多hm2,每667m2产小麦500kg,西瓜收入在1000元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播前准备 (1)选择畦面宽1.2~1.5m,畦埂宽0.5m的麦田,于麦收前20天顺垄(畦埂)开15cm深的施肥瓜沟,顺沟撒施优质圈肥或其他有机肥,每667m2约255kg,圈肥量不足时,可兑施50~100kg的饼肥或25~30kg的尿素。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越多,施肥时间越要提前,从返青到灌浆均可进行。因麦田畦埂已经过了一个冬春的风化和闲置,土壤的熟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铁甜白宝是吉林省长春市一间堡蜜世界甜瓜研究所育成的抗病、高糖、白皮甜瓜优良品钟,适于我国北方甜瓜产区和南方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膜栽培。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单株结瓜4-6个。单瓜重500-600g。果实圆形,白色,果面光滑,外观美。果肉白色,含糖15%-18%,肉质细,特甜,香味浓,品质极佳。耐贮运,常温条件下可存放10-20天,冷库内可贮藏2个月。运输过程果皮不易磨损,瓜不裂。抗病能力强,采收前遇连阴雨天气不死秧,不烂瓜,不裂瓜。生育期75天,亩产3500-4000kg。 栽培要点 每亩育苗用种子50g。江西省地膜覆盖栽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育苗,瓜苗4-5片叶时留3片叶摘心后定植。高畦栽培,畦宽(包括畦沟)3.0-3.5m。每畦栽2行,株距0.35-0.50m。选留2条子蔓,留10-15片叶摘心。子蔓1-5节孙蔓有瓜的,留5片叶摘心,无瓜的留1-2片叶摘心。保护地搭架栽培:行距 0. 65m,林距 0. 50m。选留2条子蔓上架。子蔓1-3节的孙蔓要及时摘除,子蔓4-6节的孙蔓留3片叶摘心留瓜。生长后期喷粉锈宁、大生、普立克预防病害。  相似文献   

6.
本校教学基地连续3a(年)采用冬前沟栽大苗越冬的方法繁殖生产用大白菜杂交种,平均每667m2产量达87.7kg,比春季小株繁种增产40%以上,而且管理方便、成本较低。现将其主要配套技术总结如下。1 播种与定植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底至10月初。苗龄25d(天)左右,当幼苗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按60cm的行距开沟,沟深20cm,上口宽30cm,底宽10cm。沟内撒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入硫酸钾复合肥50kg、钙镁磷肥25kg、尿素25kg,撒入沟底并拌匀。然后开穴定植,株距35…  相似文献   

7.
黄花梨在浙江省慈溪市成熟于8月中下旬,此时正值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季节,容易造成落果损失。1997年,慈溪市2000hm2(公顷)黄花梨因台风落果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而采用矮化开心树形的黄花梨比常规树形减少落果50%以上,抗风灾效果显著。现将黄花梨矮化开心树形培育过程简介如下。  梨矮化开心树形宜采用行株距4m×2m,南北行向。选用80cm高度以上的壮苗定植。在距地面30~40cm处的隐芽区段定干。待隐芽萌发到2cm以上时,选留3~6个有一定间隔和方位匀称的新梢,新梢长超过1m,枝条尚未充分…  相似文献   

8.
中碗4号属早熟高产豌豆良种,株型矮,无需立支柱。栽种较简单、管理较方便、市场效益好,是农民增收的蔬菜良种。现介绍二茬栽培技术如下:1 重基肥细整地选用易灌易排的田地,四周开好排水沟。先下基肥,后耕整地。每666.7m施1500~2000kg,均匀地撒施在地上,再深耕耙平作畦,每畦3m宽。2 适时播种 磷肥拌种第一茬播种期:9月中旬左右,12月上中旬采收,生育期65天左右;第二茬播种期:12月中下旬,次年4月上中旬采收(也可种马铃薯)。播种方式可以条播或点播,行距33cm,株距9~12cm,每穴3…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一年四季一般只有秋季露地播种平菇、且易于管理,许多大棚种植蔬菜品种又比较单一,因此,为充分利用大棚空间,把菜与平菇套种,利用菜秧蔓的遮荫生产平菇,近几年在我县大棚种植区已试验示范成功。即春黄瓜/平菇~~秋番茄/秋平菇,该高产高效模式连续几年平均667m2产值超2万元。1茬口安排 2月下旬扣棚整地,施足基肥做畦,畦宽1m,长4.6m,畦间距0.2m为灌水沟,黄瓜1月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平菇3月中旬播种,平菇头潮菇和黄瓜根瓜采收在4月下旬,6月下旬生产结束。7月下旬~8月上旬秋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探讨大棚草莓适宜的栽植密度,笔者在金华县进行了本试验。试材为日本草莓品种丰香。设定植株距分别为30、25、20、15cm共4个处理,行距均为35cm。小区面积3.3m2,随机排列,重复3次。1994年9月10日以窄垄高畦定植(...  相似文献   

11.
冬暖棚黄瓜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a(年)试验结果表明,冬暖棚黄瓜采取膜下滴灌比传统的沟灌节水60%,省工90%,5cm地温提高3~5℃,棚内湿度下降16个百分点,增加有效种植面积4.09%,黄瓜增产25%以上667m^2产值增加0.45万元。  相似文献   

12.
1播种及定植1.1扣棚选用无滴农膜进行扣棚,新膜能提高棚内光照能力。扣膜时间:2月末至3月初。1.2品种选择选择中早熟品种,我们选用自己培育的品种代号59。1.3播种时间3月中旬。首先将豆角种用冷水浸2~3小时.待水控干后进行催芽。将催好芽的种子播于7cm×7cm的营养钵,温度在25~30℃为宜,苗龄在25天左右。1.4做畦做畦前要施足基肥,667m~2施农家肥4000kg,硫酸钾20kg,畦宽1.2m,硅高10cm,做畦后覆膜。1.5定植棚内地温上升到13℃时,棚温在28~30℃左右,开始定植…  相似文献   

13.
韩学俭 《蔬菜》2001,(4):26
一、灌木形 这种树形各地培养方法不尽相同。当一、二年生苗木或根蘖苗长到30~40cm时,6~7月间对当年生枝进行短剪,保留主干15~20cml,并带2~3片复叶。25~30天后复叶叶柄基部萌芽,抽出2~3个枝条,作为一级枝,待一级技长到30cm以上时再短剪,留5~10cm长,使每个一级技上发出1~2个二级枝。翌年春天,对上年未处理好而已长成直立粗旺的枝条,待采摘第1茬椿芽后,回剪到下部2~3片复叶处,促生侧枝。对生长势过强的枝条,可采用拉弯的方法促其萌发侧枝。落叶后疏去过密的枝条和弱枝。经过2年…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套种香椿、荷兰豆进行秋冬温室栽培,收获时正值元旦前后,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较好的栽培模式。 西葫芦的栽培选用丰产抗病、株形矮小紧凑、雌花节位低的早青一代良种。10月10日,采用营养钵育苗,11月15日幼苗三叶一心时大小行定植,大行行距180cm,小行行距50cm,株距45cm。定植前施足优质基肥,整地做畦。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0~5 000kg,复合肥40~50kg,并施入0. 5~0.75kg的矮丰灵防止徒长化瓜。定植后室内温度白天18~25℃,夜间8~15℃,白天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5.
1994~1997年,我们在黄河故道泛区的宿州市高滩村进行试验,1994年春建立以八棱海棠为基砧、M26为矮化中间砧(砧段长度25cm)、品种为长富2的苹果园,行株距为3.5m×2.0m。在良好的综合管理条件下,采取细长纺锤形整形。在定植后第3年,基...  相似文献   

16.
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措施1、翻土施肥:在枣树花前深刨树盘至树冠投影处,并结合施肥,以提高营养水平。2、摘除枣头:当新梢长到25—30cm时进行摘心,能提高坐果率25%—30%。3、环剥:在盛花初期,对壮树先将主干上粗皮刮除,然后环剥,一般宽度0.3—0....  相似文献   

17.
1998~1999年进行试验。试验园为江汉大学武昌分部葡萄园,1996年定植(苗高10~25cm),行株距3m × 1m,1998年每666.7m2产量1043.5kg。调查结果母校与新梢分布密度、每穗留果数时,均以每平方米架面为小区;调查叶穗比、叶果比时以单株为小区。随机排列,重复2次。枝梢分布密度在采收前20天统计,重量用粗天平称量。均常规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每平方米架面留结果母枝10.5个、新档数17.6条(营养枝4.3条)、果穗14.8个(每穗粒数约为40)时,产量为6.84kg,果粒重…  相似文献   

18.
酵素菌是一种生物秸秆腐熟新技术。本站长期从事纯秸秆栽培平菇,为了探讨酵素菌发酵秸秆栽培平菇技术。笔者通过学习、实践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菌种 引进当家品种秸秆型GN9108,运用秸秆栽培,用麦粒种较好。2秸秆处理 将秸秆(稻草)切成3~4cm,加入适量的水,含水量达65%左右,然后加入经扩繁的酵素菌菌种(每100kg加2.5kg)拌合,遮阳发酵7~12天,中间翻料一次,闻有酒香味即可。3播种栽培 选排水较好处挖宽70~100cm、深20cm的畦床,并开排水沟,畦床内撒石灰粉消毒,将发酵好的秸秆…  相似文献   

19.
灰树花室外仿野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山 《食用菌》2001,23(1):33-34
近年来,灰树花由单一的室内袋栽发展到室外仿野生栽培,从而提高了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制种时间 灰树花适宜出菇期为5月中旬~10月上旬,菌袋覆土时间掌握在3月下旬至下月底,所以制菌袋应安排在2月上旬,原种应在10月底到元月初开始制种。2 菌袋制作 一般以板栗树为主的壳斗树材最为理想。其配方:棉子壳42%,栗木屑40%,麸皮16%,红糖、石膏、微肥各1%。pH5。5~6.5,含水量60%。装袋(17cm×30cm×0.045cm聚丙烯),中间打直径 1.5~2cm的孔,深为2/3袋。套上套环和塞棉…  相似文献   

20.
定植方式和灌水量对大棚甜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甜椒如采取适当的整枝技术,改善群体结构,即使叶面积指数增加到4.7~5.1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因此,适度密植(行距75cm,株距30cm)对植株生育和产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另外,适当增加灌水量使土壤湿度稳定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与传统灌溉(20%~25%)相比,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以致达到较大幅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