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龙泉市特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栽培技术和制茶工艺,形成了龙泉金观音产品独特而优异的品质。近年龙泉金观音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有所下降,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出现龙头企业缺乏、种植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低、高山生态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育龙头企业、丰富品种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茶园生态栽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陈清 《茶叶》2011,37(4):257-257
近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授予龙泉市“中国茶文化之乡”,龙泉金观音“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龙泉市具有悠久茶文化渊源和深厚的茶文化积淀,三国时即已产茶,茶叶品质以“色味双绝”著称。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将茶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重点培育,连续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与浙江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在浙江率先成功开发了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新产品;同时,坚持将深厚的青瓷文化和茶文化有机结合,促进龙泉市茶文化的繁荣和龙泉金观音区域品牌的提升。组建了以“茶道、剑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龙泉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引进了茶树良种金观音等新品种,成功开发了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被誉为龙泉"第三宝"。随着龙泉金观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栽培管理及加工技术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5,(2):123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  相似文献   

5.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7,(3)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  相似文献   

6.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4,(1)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已成为龙泉山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龙泉金觀音     
《茶叶》2018,(2)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已成为龙泉山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5,(1)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已成为龙泉山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龍泉金觀音     
《茶叶》2016,(1)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  相似文献   

10.
龙泉金观音     
《茶叶》2015,(4)
<正>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凭借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持,成功开发独具"香、活、甘、韵"特色的龙泉金观音系列产品,相继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中国精品名茶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农博会金奖。龙泉金观音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通过"茶、瓷、水"结合的系列推介活动,拥有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产业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HACCP原理在金观音乌龙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金观音乌龙茶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建立监视系统和纠正措施,从而建立了金观音乌龙茶HACCP计划。为HACCP原理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永青  林敏莉 《茶叶》2016,(4):199-201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县农业主导产业,惠明茶是县里的传统产品,有着上百年的历史,面对目前市场竞争,本文就如何通过实施品牌加强战略,达到进一步提高金奖惠明品牌力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文萃  汤一 《茶叶》2012,38(2):99-101
龙泉金观音不仅以“香、活、甘、韵”的优良品质,得到茶叶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以春茶到冬茶的全季侯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茶区资源利用率和茶叶生产综合经济效益。夏暑茶因苦涩味重、香气不高等鲜叶自然品质缺陷成为金观音加工之技术难点。本文总结了龙泉金福茶业公司等茶叶龙头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要领,旨在为生产厂家不断完善金观音加工工艺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为我省夏秋季绿茶品质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茶树品种对美人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市场上,制作美人茶的常见品种有青心大冇、金萱、毛蟹、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梅占等。为凝练福建省美人茶品质特征、调查美人茶的品种适制性,以从福建省主产区大田采集来的20份美人茶样品(8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美人茶感官品质分析、主要生化成分测定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青心大冇(94.10分)、金萱(93.96分)、金观音(93.90分)、金牡丹(93.63分)感官审评的分值较高,其滋味甜醇、醇厚或醇爽,香气呈蜜香或花蜜香。生化成分测定显示,青心大冇可溶性糖(2.48%)、游离氨基酸(0.33 mg/g)、茶黄素(0.12%)、茶红素(0.72%)、茶褐素(1.24%)含量相对较高,均排在前三位。在感官审评结果的基础上,从以上样品中筛选出品质较好、不同品种加工的7个美人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共测得31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化合物3种,醇类化合物7种,酮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5种,萜烯类化合物7种,烷烃类化合物3种,其他化合物4种,这些香气成分共同组成美人茶独特的香气特征。其中,青心大冇美人茶所检测到的香气成分最多(25种),且香气成分总含量(430.43 ng/g)最高,与其他品种的美人茶相比,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4.21 ng/g)、柠檬醛(7.01 ng/g)、苯甲醛(18.24 ng/g)、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150.23 ng/g)、β-罗勒烯(5.47 ng/g)含量最高,芳樟醇(30.60 ng/g)、水杨酸甲酯(15.02 ng/g)、香叶醇(66.69 ng/g)、苯乙醇(8.52 ng/g)含量均排在前三位。综合感官审评结果、生化成分分析和香气成分分析,青心大冇品种制作的美人茶品质最佳。该结果对生产实践中美人茶适制品种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2011年产量测定,2010~2011年连续2年成茶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紫牡丹、金牡丹和金观音春季产量分别为3688.89 kg/hm2、3146.67 kg/hm2和3755.56 kg/hm2;乌龙茶密码感官审评得分均94分以上,红茶密码感官审评得分均95分以上,品质表现优  相似文献   

16.
信阳毛尖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近十年来其销售规模扩大了3倍、公用品牌价值增长了66.37%,是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较快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AHP法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因素的准则层、指标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是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茶叶原产地与口感、信阳毛尖茶品牌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政府政策、茶叶品质、价格等因素,并从产品品质、品牌宣传、营销渠道、政府扶持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信阳毛尖茶拓展内销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广、建设在解放前一度几濒失传的历史名茶——平水日铸茶及其品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品质评价与精制拼配岗位与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局进行了产品加工工艺规范化、技术与产品标准化研究。2010年至今,建设了平水日铸茶生产线2条,其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达到并超过原来单机生产的产品品质,并总结出了一套平水日铸茶的标准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全面综述了云和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并从云和茶叶产量、茶叶品质、品牌战略、产业管理和相关政策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云和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推进云和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整合资源,联合做大,加快开发“温州黄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国仕  郑乃坤 《茶叶》2014,(1):39-41
温州黄汤原名平阳黄汤,是浙江省的历史名茶,乾隆年间被征为贡茶.后因战乱等原因而失传.近年来温州各县重新研发成功黄汤茶并开始生产,但为黄汤品牌的归属而争论不休.为此,本文略论平阳黄汤的历史渊源,肯定了各县重新研发黄汤茶的成就,并提议整合各地的自然、财力和人才资源,联合组建“温州黄汤开发集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和茶学师生实习站,吸引科研院校师生来开展温州黄汤的研究和提升;依靠广布各地的温商和温州商会,打响温州黄汤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和行业协会大力扶持,助推温州黄汤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和新梢破碎芽叶比重接近。而肉桂、毛蟹、本山、梅占、铁观音、黄玫瑰等6个品种机械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比手工采摘低,新梢破碎芽叶比重均比手工采摘高;初步得出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采效果较好,且这些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较适宜机械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