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同轴对撞流干燥过程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同轴对撞流干燥过程的传热特性,并成功地进行了气流与固体颗粒之间的传热和干燥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了对撞流干燥器的优越性。由于对撞流独一无二的流动特性,逆流结构促使颗粒从一股气流渗入另一股气流中,固体颗粒在两进气管端面之间进行振荡进行,从而改善了传热过程的效率和干燥的性能。这样,所研究的对撞流干燥器对于干燥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装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同轴对撞流使固体颗粒进行振荡运动的一种新型装置,并成功的进行了固体颗粒的干燥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了对撞流装置的优越性。由于对撞而独一无二的流动特性.逆流结构促使颗粒从一股气流渗人另一股气流中,从而改善了干燥的性能。这样,所研究的对撞流装置对于干燥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半环对撞流干燥的流动与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半环对撞流干燥过程中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针对模型各部分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合适的数值处理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不同工况下,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干燥过程中入口空气温度,载带率及物料初始含湿量等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半环对撞流干燥速率与降低干燥能耗和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对撞流技术的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种两相流模型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比较;阐述了对撞流技术在干燥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干燥加工占干燥行业能耗的12%左右,是一项高能耗的过程.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回热热泵、真空带式干燥、旋流床气流膨化、太阳能和热泵组合干燥等四种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装备,同时还探讨了农产品干燥加工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波干燥龙眼的特性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燕  陈羽白 《农机化研究》2004,(4):142-143,147
为将微波干燥技术应用于龙眼干制生产,利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进行了龙眼微波干燥试验。测试分析了龙眼微波干燥特性以及工艺条件对干燥过程、干燥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7.
微波干燥食品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阐述了微波干燥的机理、特点以及微波干燥系统的基本组成。概述了微波干燥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大型谷物干燥工程的现状以及采用不同的新技术设计建造的大型谷物干燥系统。这些系统大多集贮藏与干燥功能于一体。在大量收获的季节,特别是在收获含有高水分的谷物时,日本研究实施了半干贮存二段干燥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玉米热风干燥存在的问题,运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采用不同的干燥功率、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干后品质、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玉米过程中单位质量功耗、温度、平均失水速率与玉米籽粒发芽率、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玉米的工艺参数和玉米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阶段,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玉米籽粒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撞流是一种新型的气流流动配置方式,近来它被用在工业生产中的很多领域。由于对撞流独特的流动方式,使它具有换热系数高,换热充分等特点。为了从理论上证明这一特点,采用通用CFD/NHT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气流流场。计算结果表明:对撞腔中形成若干个涡旋,延长了流体在对撞腔中的运动时间,加强了流体间的碰撞,根据Ranz-Marshall模型计算出的Nu数分布场表明,对撞流流动有利于强化传热。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说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穴灌坐水播种最大的难点就是种子与穴施水在播施过程中难以同位,提出了同步信号自动控制的穴施水机构,试验表明其种液同位合格率达97.8%,较好的解决了种液同位问题,但是作业过程中发现有施水飞溅现象,同时种子随穴灌水流在沟内运动随机,快速作业时更突出,影响了施水与播种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彰显穴灌坐水播种的优势就必须正确认识灌溉冲击水柱在沟内的水力特性,特别是灌溉水注对种沟沟底的冲击压力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直接测试装置对灌水冲击压力进行样本数据采集,给出了信号采集的方法及系统组成,并对信号采集过程中采样频率、采样次数等的确定及信号在时域、频域内的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撞击式喷头的雾化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撞击式喷头的几种雾化液滴直径随喷雾压力变化的规律以及撞击式喷头的流量与喷雾压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喷雾压力的升高、喷头的流量增大,雾滴的各种直径均降低,但喷雾压力对雾滴直径的影响是有限度的。该喷头的雾滴直径小,雾化特性能满足降温或加湿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冲击角度对淹没冲击射流流场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基于Wray-Agarwal(W-A)湍流模型,对完全充分发展的淹没冲击水射流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在恒定喷嘴高度H/D=3,不同冲击角度(15°≤θ≤90°)条件下射流流场结构和速度分布.将数值计算得到的不同冲击角度下速度分布与PIV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W-A模型的预测正确性,同时探讨了冲击角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射流沿轴心线的速度v/vb在势核区基本保持不变,在过渡区降低,在冲击区加速降低;射流在壁面射流区流动发生转向并沿着冲击壁面扩散;射流流场结构高度依赖于冲击角θ,随着冲击角度θ增大,壁面射流横向扩散增强,厚度逐渐减小;当θ=90°时,滞止点及顺流和逆流的过渡点与冲击原点重合;随着冲击角度θ减小,滞止点逐渐远离冲击原点;当θ<30°时,滞止点消失.  相似文献   

15.
脉动气流的喷雾干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脉动燃烧器产生的高频脉动尾气流对NaCl溶液进行了喷雾干燥试验,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PDA)和激光速度分析仪(LDA)等测试装置对干燥器内的液滴粒度、速度和温度分布进行了在线测量,并对其干燥过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高频振荡气流下的喷雾干燥的蒸发速率提高2.5倍。  相似文献   

16.
花椒微波干燥数学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干燥试验在线测试系统,对花椒间歇式微波干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微波连续干燥过程明显存在加速段和减速段,而等速段不太明显,且花椒初期温度升温很快;与传统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花椒的时间大大缩短。利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花椒干燥特性曲线采用单项扩散模型拟合效果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微振扰动式农用干燥机的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种类繁多,物料的流动性、粒径、形状等参数变化较大。针对干燥作业中物料在进料口易产生自动分级和布料不均匀、干燥室出料口断面处质量流量和水分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微振扰动农用干燥机,采用振动排料机构,使干燥室出料口断面积为干燥室断面积的15%~20%。设计微振扰动系统,增大了干燥室顶层物料的锥顶角,增强干燥室内物料的流动性。稻谷干燥性能试验测试表明:烘后品质优于国家标准。通过调节振动排料机构与出料口的间隙,还可干燥粒径不同的农产品,实现"一机多用",且通过调节振动电机频率,可以在线调节排料量,有利于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8.
热泵干燥种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白菜种子为例.研究了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干燥空气流速以及种子初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是一种良好的种子干燥技术,合理调节运行参数.完全可以保证种子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9.
热泵烘房结构及参数优化仿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热泵烘房干燥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品质不稳定、干燥效率低等问题,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软件进行了基于烘房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速度分布均匀性问题,并通过改进烘房结构及速度参数开展模拟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空载条件下,设置导流板倾斜角度为15°时,烘房内的气流分布效果较好;设置排风风速为6m/s时气流均匀性效果较好,且对比得出排风速度对烘房内气流的影响最大;加载条件下,选择排风速度为6m/s时可以较好地适应烘房干燥作业;排风速度为6m/s、导流板倾斜角为15°组合下可以使气流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