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广州小园圃的营造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广文 《广东园林》2006,28(3):13-15
对历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展览小园圃的营造特点作了总结,并对优秀小园圃的标准以及粤港两地展览性小园圃的造园艺术特色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口口 李 敏 摄影一。星一。,一。。一'96广州园林博览会优秀艺术园圃@李敏  相似文献   

3.
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是亚运会后广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园林展览,以“梦想·花园·家”为主题。作为园博会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的艺术园圃,打破了以往临时展园统揽全园的传统做法,分为永久性园圃和临时性园圃,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展品。本文以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营造为切入点,对本届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特点及艺术特色进...  相似文献   

4.
浅谈艺术园圃《春舍》的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舍》荣获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永久性园圃特等奖。该园圃设计以岭南园林元素为基本要素,揉合了传统与现代园林在空间布局与细部刻画手法方面的精华,亲切自然且意境深远。文章对园圃《舂舍》的艺术构思、总体布局以及细部设计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艺术园圃的设计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广州园林博览会的布局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英 《广东园林》2009,31(1):46-48
已举办了14届的广州园林博览会,从游览线路的安排、园圃展区、公共景点、展馆的合理配置等方面进行巧妙布局;并充分考虑不同性质展区的展览效果、植物寿命,以及游人的聚散与安全疏导等因素,营造人、自然与艺术和谐共融场景。  相似文献   

6.
以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参展小园圃"君子之约"为例,研究探讨短期展览型小园圃设计制作方法与经验。该园圃模拟温泉湿地景观,是该届园博会中使用建筑材料最少、造价最低的园圃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论述2013年的香港花卉展览艺术园圃的造园特点和艺术特色。艺术园圃切合主题“春日万花筒”,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特点,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元素,烘托主题意境和彰显地域文化,让人赏心悦目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岭南园林文化,丰富广州市民节日文化生活,2月5日和6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的第19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分别在白云公园和增城挂绿湖盛大开幕。白云会场由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承办,广州市公园协会、广州市绿化协会、白云区城建局协办,以"生态云城,空港新园"为主题,展区面积达18万平方米,艺术园圃数  相似文献   

9.
以2016年广州园博会艺术园圃中的立体花坛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拍照和测量等方式,记录和对比园博会立体花坛所运用的三种主要施工方式——架构种植、镶嵌放置和非植物插放,以及时花、常绿植物和彩叶植物等材料的选择和组合,通过分析,架构种植式适合长期摆放,镶嵌放置式适合短期展会,非植物插放可作为两者的补充但不宜成为立体花坛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艺术园圃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其设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立意,利用绿色环保材料造景,契合所在场地氛围要求,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把垃圾分类理念转化为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表现形式,以倡导生态环保之风。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为对象,从自然、文化、哲学三方面分析两者对于意境的不同追求。在自然方面,中国园林的意境表达重山水性而日本园林重海岛性;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山水诗画对园林意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则以其茶道文化影响最为突出;哲学作为决定性的因素作用于园林意境营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而日本则以禅宗思想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杨俊 《广东园林》2011,(3):14-17
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体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区有着丰富的竹类资源,竹材也因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在四川古典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四川古典园林经典实例的广泛调研,分析了四川古典园林中竹子的空间营造和意境营造;探讨了竹在四川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并将四川古典园林中的竹文化与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中的竹文化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15.
张涛 《绿色科技》2011,(12):38-39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在创造手法上,还是审美标准上,都与中国山水画画理相通,在造园构景时借鉴了很多山水画理论,从虚实相济、山水开合、以小见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画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述2016年香港花卉展览中部分艺术园圃,结合本届花展“花荟艺萃”的主题,依据各地域的民俗风情、风貌习惯、居住环境,采集富有乡土气息的特产、动物、农具、瓜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等元素,建造千姿百态的造园样式,形成山、水、屋宇的田园农趣风格。以此突出崇尚自然,脱俗简洁的庭园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7.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北宋洛阳名园在意境营造上相比前朝更加完善,成为后代园林的标杆,而园林意境非纯粹客观物象,需与观者共同完成,即产生共鸣。从营园思想和造园技法两大方向着手,借助各类古籍和文献资料梳理以及名园案例分析,从布局、理水、掇山置石、建筑、植物配置5种造园技法挖掘北宋洛阳名园营造特点以及园林意境营造技法,体会北宋园林生活场景和园林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手法。文章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张运兴 《广东园林》2007,29(5):13-14
在中国古典园林四大构成要素中,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背景,就置石的艺术手法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