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繁衍后代一般有两种途径,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前者是通过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种子,由于森林树种多数是异花授粉植物,其遗传组织成分是不同的。用种子繁殖的后代,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容易产生变异,不能保持种的真实性或类型;后者是利用植物部分割裂的营养体(根、茎、叶)繁殖,形成独立的植物。凡是  相似文献   

2.
植物繁衍后代一般有两种途径,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前者是通过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种子,由于森林树种多数是异花授粉植物,其遗传组织成分是不同的,用种子繁殖的后代,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容易产生变异,不能保持种的真实性或类型;后者是利用植物部分割裂的营养体(根、茎、叶)繁殖,形成独立的植物。凡是从一株母本繁殖出来的个体,单独株培,叫做无性系,它们具有与母体相同的遗传因素,表现一致的特性和特征,因而无性繁殖苗木造林不仅林相整齐,而且木材结构和产品质量亦完全相同,把母本良的遗传因素永远保存下去。  相似文献   

3.
毛竹种子是毛竹繁衍后代的主要材料,但毛竹种子稀少,繁殖困难。自然状态下,由于毛竹繁殖器官的结构特点、昆虫干扰、母竹营养供应等影响毛竹授粉和种胚发育,很难得到种子,必须要人为干预,给予补充母竹营养,帮助灭虫,以提高授粉率,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毛竹种子。  相似文献   

4.
竹子育苗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有性繁殖 指利用种子产生出新的竹类植物体。大多数竹种很少开花,即使偶尔开花它所产生的种子多数是发育不完全的.仅有很少的竹种能够结出有生命力的种子。然而,如果有竹子能结出种子并能在竹林下天然更新成功.则这些种子或幼苗均可收集起来作为育苗造林材料。  相似文献   

5.
1人工种子简介人工种子技术是近年来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门高新生物技术。所谓人工种子,有时又称为人造种子或无性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所产生的体细胞胚、不定芽、顶芽、腋芽或小鳞茎等繁殖体,包裹在能够提供养分的胶囊(人工胚乳)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人工种皮),制成一冲类似于种子的结构’‘·‘’。人工种子能在一定条件下萌发生长,形成完整植株。1977年,T.Murashige在国际园艺植物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研究人工种子的设想,他认为植物体细胞胚有可能像种子一样地加以…  相似文献   

6.
种子趣闻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全世界已知的植物约200万种,其中三分之二是有种子的。种子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奇妙有趣了。  相似文献   

7.
棕榈植物种子贮藏和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棕榈植物主要用种子进行繁殖,棕榈植物的种子播种后发芽难,发芽时间长,出苗不整齐是其特点,也是生产中的难点。虽然可以采用组培的方法繁殖棕榈植物,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从一粒种子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只分化成2-3  相似文献   

8.
银杏是全球现有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与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被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有“植物界大熊猫”的美誉。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中国园艺学界常常把银杏、  相似文献   

9.
从3亿年前走来 苏铁类植物是世界上最占老的种子植物,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是当前世界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10.
花非花     
杨觅 《森林与人类》2004,24(6):60-61
人间四月天,鲜花烂漫时。花团锦簇中,初看花似花,细品花非花。 作为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花朵,除了繁衍的生物属性外,还可入药亦可入馔。从神农尝百草(花)到李时珍  相似文献   

11.
杉木应用全息定域选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对林木个体内不同部位的这一层次上的遗传变异利用,是指从植物体的某一特定部位选留种子或枝条繁殖苗木的方法和技术。用种子繁殖苗木,须选取强遗传势的种子,其后代在生长量、质量和品种纯度等方面都优于其它区域种子,杉木是中部优势植物,其繁殖能力、结果性状的强遗传区在杉木主干的中部枝条。据陈晓阳研究杉木球果这一全息胚,不可育种鳞主要分布在球果的顶部和基部,其球果中部的可育种鳞出籽率最多,种子产生潜力最大,这一特性与杉木全株结实全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垂吊矮牵牛(Petunia-Spreding)为茄科矮牵牛属的多年生蔓生植物,是近年来较为时尚的垂吊型花卉装饰植物。目前该品系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F1代种子进行播种繁殖,但种子价格昂贵(单价2.5元/粒),细小,播种难度大,种子繁殖又易发生变异,出现杂色,而扦插繁殖苗分枝力弱,株型单薄,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播种、扦插都难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批量的优质种苗。因此,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可解决繁殖系数低、种子价格昂贵等问题,从而满足市场的大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繁殖技术试验*冯昌林黄进卢怀佳李继东关键词绞股蓝、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um(Thunb.)Makino)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作为一种新兴的营养保健药用经济植物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2007,(7):F0003-F0004
龙须藤(苏木科羊蹄甲属)Bauhinia championii 生物生态学特性:常绿大型攀缘藤本。生长快,叶形优美,适应性强,中性偏阳植物。 用途:是优良的庭院藤廊配植植物。 分布:湖南自然分布于山区各地。 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选用一、二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谢建光 《森林与人类》2004,24(12):10-11
苏铁目(Cycadales)是现存种子植物最原始的一个类群,含苏铁科(Cycadaceae)、蕨铁科(Stangeriaceae)及泽米科(Zamiaceae)3科11属244种。苏铁属植物在种子植物门里是一个特殊的类群,植物学家们均认为苏铁属植物是现存种子植物里最原始的一个类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形态结构证据。第一,苏铁植物茎不分叉或等二歧分枝,是一个原始的性状。这一性状和现存的大型蕨类植物桫椤相同。桫椤茎不分枝,叶呈螺旋状着生在茎上。二叉式分枝是一种最原始的分枝方式,目前所知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轴就是二叉式分枝。在茎叶受到外界刺激…  相似文献   

16.
苏铁植物享有“活化石”之美称 ,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大约在 2亿多年前 ,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 ,苏铁植物繁衍鼎盛 ,经过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巨变 ,苏铁植物几乎灭绝 ,幸存下来的苏铁植物便成为孑遗植物 ,被列为世界最珍贵的一类濒危保护植物。苏铁林园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红河中游北岸 ,清水河和绿水河挟持的区域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蔓耗、蒙自县水田、屏边县新现、河口县莲花滩交界处 ,距个旧市区 5 6km ,交通颇为方便。步入林园 ,万籁俱寂 ,生境阴湿 ,空气清新 ,只有那淙淙溪水…  相似文献   

17.
以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科属、保护级别(I级、II级)、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自然条件下繁殖属性(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以及种子传播方式(脊椎动物传播、蚂蚁传播、鸟类传播、风传播)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隶属于22科27属,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9种,乔木为28种,占80%,灌木与草本较少;自然条件下,35种保护野生植物均为有性繁殖,其中金毛狗为有性孢子繁殖,其余为种子繁殖;种子(孢子)传播方式中脊椎动物传播为18种,鸟类传播为14种,风传播为3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目的 51.43%、40.00%和8.57%。可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和鸟类的减少导致植物繁殖扩散困难可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进一步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银杏繁殖的原理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种子、插条和嫁接繁殖是银杏繁殖的3个主要途径。我国在种子繁殖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种子繁殖的关键是大粒种子、层积催芽、适时播种和大肥大水等;插条繁殖的关键是良种插条、生根剂处理及环境调控等,嫁接繁殖的关键是蜡封接穗、就地嫁接、小砧适接、大砧插皮、干高适宜、扶梢直干等。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和世界性的植物界演化进程一样,自近50亿年前地球的形成,30多亿年前原始海洋菌藻植物(Thallophyta)生命的首次出现,大致经历了菌藻植物、裸蕨植物、蕨类和种子蕨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5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老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岭自然保护区是秦皇岛市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种子植物732种(含种下单位),隶属100科372属。科属分析表明该区与秦皇岛市种子植物分类群结构基本一致,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具有与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特有程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