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塘、库面积5万多亩,大多数水深而清瘦,适宜草鱼生长,池塘放养草鱼一般为总放养量的60-70%,草鱼产量占总产量的70-80%,因此草鱼便成了“当家鱼”。但是,每年在约20%的池塘里流行草鱼出血病,死亡率为患病鱼塘草鱼总数的60-70%,部分高达80-90%。由于流行季节长,流行面广,死亡率高。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开展草鱼成鱼出血病的免疫试验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草鱼种苗的高产养殖,常受青饲料的限制。人工种草和自然采草费时费力,工效低,单一的精饲料喂养,成本高,鱼类病害严重,现将2000年百姓农庄的生态养殖模式作一介绍。一、主养泥鳅池的品种搭配选择25亩水面进行泥鳅和草鱼种苗的养殖,以11亩水面主养泥鳅,14亩水面主养草鱼,泥鳅池的放养品种见表1。表1泥鳅池的放养品种二、泥鳅池前期养殖措施3月1日每亩水面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结合每亩施猪粪500公斤做底肥,注满池水,培肥水质,当浮游动物繁殖进入高峰期后投放泥鳅种苗,种苗入池后的前期、中期主食浮游动…  相似文献   

4.
我所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对草鱼病进行了不断的防治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混合放养中,草鱼成活率达80%以上,一九七九年,全所151亩水面,投放6-7寸的草鱼种10388尾,基本没有发病,起捕9401尾,成活率达90.5%,草鱼产量26707斤,平均每亩176.9斤(占亩产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沅江市鹭鸶湖渔场在80hm^2连片池塘中进行了主养草鱼的探索,2001年平均每667m^2水面鲜鱼产量、产值、净利润分别为623.7kg(其中草鱼占62.8%)、3,558.3元、1,063.3元,投放产出比1:1.46,净利润率46.3%,经济效益较主养鲢鳙鱼高40%以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大规模池塘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饲养管理、鱼病综合防治等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投入少、效益高,已成为农村增收致富切实有效的途径。本地每年秋冬季都新建许多池塘水库等小水面,用于养鱼、农田灌溉和畜禽果草菜鱼等综合立体种养。笔者根据养殖经验介绍畜禽草鱼综合养鱼技术模式,供参考。1科学选址、合理规划、认真施工,为综合养殖打好基础建设地点除确保水面资源外,还要有良好的供养殖畜禽或种植饲草的场地。从养鱼角度考虑:水面最好坐落在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处,遇旱不干,遇涝不淹;土质较好,池(库)底和坝不渗漏水;能保水深2m以上;池(库)排水口和水库的溢洪道设置拦鱼栅或拦鱼网;清除塘(库)底的树木树桩等杂物;高产鱼池还要有良好的水源和进排水系统;可能会发生农鱼争水矛盾的水面要确定最低保鱼水位线;通电通简易公路;高产池(库)还要安装增氧机、投饵机。2畜禽草鱼间的合理协调配置以鱼为主的综合立体养鱼,畜禽草与养鱼的水面积品种数量需要协调一致。草料为主进行养鱼的,鱼类的放养品种必须以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为主养鱼,占放养总量的60%左右。以667m2产400kg鱼为例,建议放养量:草鱼尾重200g以上250尾,团头鲂尾重50g以上100尾,鲢鱼尾重100g以上150尾,鳙鱼尾重100g以上40尾,另外适当放养些...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福建省星火项目——高品质草鱼及配套牧草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在松溪县茶乡源渔业专业合作社林下13.33公顷的池塘进行推广示范。选择其中单口0.4公顷的池塘进行跟踪试验研究,通过对牧草占总投饵量60%、配合饲料占总投饵量40%的草鱼养殖方式与全配合饲料养殖草鱼的养殖方式进行比对,探讨富含α-亚麻酸的牧草优化草鱼饲料对鱼肉品质的影响,进而提升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草鱼“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重庆水产》2005,(4):31-32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广、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者的欢迎,但是草鱼病多,尤其是“赤皮、烂鳃、肠炎”,俗称草鱼“三病”,造成的损失可能占草鱼产量的30%-40%。本文总结了几年来在实践中探索的草鱼“三病”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场在三年小型实验的基础上,1979年大面积进行了草鱼的放养。在规格、密度、饲料配方、鱼病防治、二令鱼种及成鱼养殖等方面作了尝试。1980年又在1000m^2水面的四个车间重复了上述实验,取得了利用自然水温四个月每米。由3.7~4.5寸的鱼种生产的二令草鱼150~180尾,重40~50斤,平均成活率72.58%和每米。由3~4两的老口鱼种,净产成鱼37.8~43.3斤,平均成活率97.1%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殖户为了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根据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和放养模式,发展不同品种养殖。在武清县,草鱼养殖面积增加幅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县主养草鱼面积已经发展到3000亩,比1998年增加150%,亩均放养在900-1000尾以上,套养草鱼面积已有6.5万亩,比1998年增加50%,亩平均套养200尾左右。就草鱼生产发展速度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草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饵料系数低,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等特点,因此,这一品种易被广大养殖户接受…  相似文献   

11.
近年,由于渔需物资涨价,而鱼价相对稳定,致使渔业养殖比较效益相对下降,为此,我市根据草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提出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加大草鱼的放养量,放养比例由过去的不足30%增大到45-5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池塘条件: 该试验点位于大荔县黄河滩涂的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从南方到北方都是主养品种,全国草鱼年产量近500万吨,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以上。但草鱼发病严重,从苗种到成鱼成活率仅30%左右,为了提高成活率,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如广东省在鱼种放养时普遍注射疫苗,成活率达80%以上。随着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特别是尾重2~2.5kg的大规格草鱼,市场的销售价格可以达到12~14元/kg。过去草鱼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配合颗粒饲料的推广应用,草鱼开始作为主养品种养殖,单产大幅度提高,一般亩产可达400~600kg,亩效益可达1000~1500元,草鱼的养殖效益明显高于鲤鱼。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5-20亩为宜,池深2m以上。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5-10亩水面配备一台3kw增氧机。鱼种放养前10天彻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80kg或漂白粉15kg。清塘消毒后,每亩施腐熟…  相似文献   

14.
中山黄圃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为成为草鱼种的摇篮垫下基石。目前黄圃镇养殖水面有2.5-3万亩,其中草鱼鱼种养殖面积占70%,虾20%,统鲩10%。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11,(6):34-34
韶关武江区的高展顺先生有10亩的养殖水面,主要养殖草鱼、罗非鱼和鳙鱼。草鱼放养密度为400尾/亩。有去年放养的亦有今年的苗种;罗非鱼放养密度为200尾/亩,为今年4月中旬放入的新苗种;大头鱼放养密度为200尾/亩,去年、今年苗种均有。5月中下旬。高展顺拉网打鱼时发现30~40%的草鱼鱼腹上有米粒长度的红线,但鱼吃食、游动等方面均很正常。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我县池塘和其他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养殖鱼类的40—50%,养好草鱼还能带动其他鱼类的增产。但草鱼最大弱点是易发病,是当前影响群众养鱼积极性和池塘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草鱼“四病”流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减轻危害,提高养殖产量和优质鱼比重。为此,我们于1987年鱼病流行季节,对县内12个乡、33个村、74个组的成鱼和鱼种池进行随机调查,采用现场肉眼珍断与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经调查,发现我县草鱼“四病”流行规律是:  相似文献   

17.
山区小型水库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西北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库等大水面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且多数中、小型水库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非常适宜发展高效渔业。由于过去山区水库多以放养鲢、鳙等肥水性鱼类为主,水面利用率低,养殖单产、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为提高大水面利用率,笔者借鉴池塘精养技术进行小型水库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并从中摸索出山区小型水库主养  相似文献   

18.
生态防治疾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培育大规格的草鱼种或采取两头放养,避开高温季节,提高了草鱼种的成活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南昌地区历来在成鱼饲养阶段草鱼的成活率仅约35%。为了解决草鱼养殖中的“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我们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生态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山区,全县水域类型多样,拥有池塘650hm^2(9750亩),山塘水库110hm^2,(1650亩),电站库区水域面积2220hm^2(3.3万亩),青饲料来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是当地主要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渔业总产量的70%。2000年以来,我县在古镛、水南等城郊连片商品鱼基地及山塘水库推广使用全价饲料养殖草鱼,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两年福建省山区草鱼的大水面养殖模式(400亩以上的水库,用投料机投喂颗粒料)的不断扩大,以及100平方以上网箱养殖草鱼用投料机投喂颗粒料模式逐渐兴起,该地区草鱼养殖的产量逐年增加,养殖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草鱼的病害同时随之频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