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1.冬季冻害(1)冻害表现冬季冻害主要是小麦在冬季遇到低温寒冷天气,导致小麦叶片部分或全部受冻,甚至植株受冻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寒性的影响因素及小麦冻害的防御与补救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小麦冻害的受冻致死原因与影响小麦抗寒性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受冻苗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春性小麦品种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小麦春季低温冻害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弱春性品种受冻害程度更为严重。2005年驻马店市小麦播种面积590000hm2,由于低温影响,受冻面积340000hm2,其中一级冻害(1/3叶片受冻)153900hm2,二级冻害(2/3叶片受冻)129200hm2,三级冻害(大部分叶片和主茎受冻)56900hm2。按受冻品种属性分类,以郑麦9023为主的春性﹑弱春性品种受冻面积293995hm2,占整个受冻面积86.5%。因此,搞好春季冻害测报,并采取相应的防御补救措施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麦冻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小麦冻害的类型与分级。小麦冻害的类型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冬季冻害首先是叶片冻害,外部症状表现明显,冻害严重时出现死蘖死苗.分蘖受冻死亡的顺序是先小蘖,后大茎,再主茎,最后冻死分蘖节.早春冻害主要表现在主茎、大分蘖和幼穗受冻,叶片轻度干枯,外部症状表现不明显.幼穗受冻死亡的顺序为先主茎,后大蘖,冻后小麦出现的分蘖,成穗质量比冬前分蘖差,表现为穗型小,穗粒数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千粒重减少2~6g.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麦冻害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小麦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冻害除了与天气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也和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一、小麦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  相似文献   

6.
四川虽然处于长江上游,冬季均温多在零度以上,总体上不易发生冻害或者冻害很少发生。但是近年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小麦冻害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2015~2016年冬春之际,四川部分麦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冻害,具体表现为叶尖受冻发黄或叶片受冻枯死,大部分分蘖或整个植株冻死,对小麦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了解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和掌握一定的冻害防治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类型与小麦受冻致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近几年多发的小麦冻害类型、冻害特征对小麦受冻致死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冬季冻害可造成冬春季节小麦死苗死蘖。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以后,到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两大类。严重冻害是主茎和大分蘖死亡,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这类冻害会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冻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郸城县小麦屡遭冻害。如1993年受冻面积42万亩,基本绝收14万亩,1995年2月上旬、下旬和4月上旬又遭冻害,面积达80多万亩。为能有效地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对小麦冻害的症状、特点、成因、预防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简报于后。1小麦冻害的症状及危害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受冻害,其受害症状表现不同。前期,由于小麦正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幼穗分化刚刚开始,故受冻部位主要是叶片和幼穗。受冻植株表现心叶萎蔫枯干,基部2~3片叶先黄后干,初冻幼穗水浸状,失绿发粘,随后发黄…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冻害是指正在生长阶段的麦穗或植株,遭受0℃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影响而受害的现象。农业专家通常小麦冻害分为四个等级。Ⅰ级冻害即轻微冻害,可以看到植株顶部2~3片叶的叶尖或不足一半叶片发生发黄特征;Ⅱ级冻害则为叶片50%以上受冻枯黄,不过冻后还是能够较快恢复常态;Ⅲ级冻害可以看到植株叶片的70%或100%受冻变黄,叶顶枯萎并且青枯,并出现茎秆壁破裂;Ⅳ级冻害属于严重冻害,可以看到1/3以上的主茎与大分蘖受冻,已经拔节的,茎秆破裂,幼穗失水干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冻害与寒潮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也与品种、播期和栽培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晚霜冻害是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从生产实践上看,晚霜冻害发生频率高,小麦减产严重。睢县小麦晚霜冻害重发年份受冻地块为60%~70%,一般减产率在30%~4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睢县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豫西地区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控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早春小麦的受冻症状,分析了豫西地区小麦早春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补救措施,以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辛建国 《北京农业》2012,(31):39-40
正1小麦冻害的类型初冬冻害初冬冻害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11月中下旬-12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10℃左右,达-10℃以下,持续2~3天,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壮苗一般不会造成冻害,最多造成叶尖受冻,对小麦的生长和产  相似文献   

15.
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以后进入返青拔节期,因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的现象。小麦受到冻害后,叶片似开水浸泡过,小麦单株没有全部冻死,而是出现了一个穗子部分受冻,造成抽穗后籽粒严重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小麦早春冻害预防和补救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的麦田,会影响产量。第二类是一般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都没有冻死,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根据主要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的三种类型,分类春管受冻麦田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冻害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及综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小麦受冻死穗的成因,冻后生长发育特性的变化和预防补救措施的效应。结果表明:拔节期显著提前是受冻死穗的生物学因素,也是预测冻害的核心指标;小麦受冻后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调节能力;适期插种、降低基本苗、培育高质量群体能有效地控制冻害;多效唑拌种、化控、适时适度镇压、浇泥浆等措施均能有效地减轻冻害;冻后迅速补肥是受冻小麦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麦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以后进入返青拔节期,因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的现象。小麦受到冻害后,叶片似开水浸泡过,小麦单株没有全部冻死,而是出现了一个穗子部分受冻,造成抽穗后籽粒严重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9.
陈若礼  张东志  陈峰  张存岭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2-6712,6787
[目的]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角度出发,分析调整小麦种性布局的重要性。[方法]介绍了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播种和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该地区1990年以来小麦穗部冻害发生情况,并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不同种性的小麦品种遇到低温寒流受冻程度不同,冬性和半冬性(偏冬)小麦品种抗寒能力比春性和偏春的半冬性品种强,受冻程度相对较轻。[结论]生产上应扩大冬性和偏冬的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提高抗御小麦穗部冻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淮北地区麦田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及低温冷害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相应减灾避灾办法,探索了解决小麦受冻减产、降低品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