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菱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依靠地下井盐水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省南堡盐场的一家子公司位于唐山沿海,由于地质原因而打不出地下井盐水,但考虑到盐场独具的高盐度自然海水这一资源优势,便于2001年开始探索一条利用高盐度自然海水兑地下淡水直接从事大菱鲆养殖的新路,并取得了成功。一、基本养殖设施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海水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在我国沿海依靠地下井盐水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北省南堡盐场的一家子公司位于唐山沿海,由于地质原因而打不出地下井盐水,但考虑到盐场独具的高盐度自然海水这一资源优势,便于2001年开始探索一条利用高盐度自然海水兑地下淡水直接从事大菱鲆养殖的新路,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大菱鲆属于鲽形目,鲆科,菱属,为底栖冷水性鱼类。该鱼对温度、盐度、重金属等海水指标要求较严,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4~18 ℃,适宜盐度为25‰~30‰。大菱鲆在葫芦岛地区养殖已近二十年,目前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面积已超过200万m3水体,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陆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的短缺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枯竭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路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缩短了大菱鲆的养殖周期,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葫芦岛市有工厂化养殖大菱鲆面积230万m2,每天有近150万m2的养殖大菱鲆废水排放到大海.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井盐水资源,我们在2011年8月-2013年5月进行了二次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三文鱼技术研究。三文鱼的品种为三倍体海鳟,其肉质鲜美、口感颇佳,肉呈红色或橘红色,营养丰富,在我国属于高档时尚的水产品,三文鱼在我国淡水冷水资源丰富地区已有养殖,但利用淡水养殖的三文鱼在口感和鲜度上与利用海水(井盐水)养殖的三文  相似文献   

6.
正大菱鲆在中国称"多宝鱼"。目前是我市海水工厂化设施养殖的主导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大菱鲆苗种品种更新改良较慢等原因,我地区大菱鲆养殖相继出现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现象。引进养殖效益高、抗病力强的新的适养品种,是我市海水工厂化大菱鲆养殖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2016年,我站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进行了"杂交大菱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项目取得了成  相似文献   

7.
任玉珊 《河北渔业》2013,(11):39-39
<正>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商品名为多宝鱼,其适盐范围在12‰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的低盐度井盐水养殖大菱鲆,由于经验欠缺,低盐度井盐水养殖的大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在北方沿海各地得到了极大推广。但这种养殖模式也导致地下井盐水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地下井盐水成为摆在科研、推广单位和广大养殖户面前的难题。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山东科合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探索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及海参育保苗的地下水再利用养殖海参的新模式,即将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海参育保苗的污水经过排水系统排入沉淀池,污水经充分沉淀后,再循环利用,排入室外海参养殖池。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为Turbot,我国也叫"多宝鱼",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到2008年底辽宁省的大菱鲆养殖面积达到100多万m2,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兴城、绥中两地,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过度开发井盐水,致使井盐水的水位下降,造成淡水补充浸入,使盐度降低.部分盐水井的最低盐度降到5‰~8‰,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低盐度条件进行了大菱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0.
大菱鲆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多宝鱼)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价值以及养殖管理方式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大菱鲆不仅因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必须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等,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心脏保健、能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优质海水鱼类.大菱鲆在我国主要采用"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流水养殖,养殖水源洁净无污染,严格遵循现有的养殖和管理技术规范,保证养殖产品安全和无公害,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1.
<正>大菱鲆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易集约化养殖等特点,自1999年创立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来,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厂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吨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菱鲆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严重地制约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盾纤毛虫病被广泛认为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其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本研究中,我们选取山东省的莱州、昌邑、海阳,辽宁省的兴城、绥中,以  相似文献   

12.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13.
<正>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表皮突起症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这种病害如何进行防控的报道还很少,现笔者针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14.
李晓冬  单红云  周影 《水产科学》2006,25(7):360-363
地下井盐水的pH<7.0。因此,利用地下井盐水进行海水养殖,将pH调控到正常范围是一个必须的工艺。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养殖体系中,贝壳材料被用于H 的处理。作者探讨的是地下井盐水进入海水养殖体系之前,水中的H 处理方法,所需要的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用量,并做了相关的数据测定和性能评价,其中包括天然的贝壳,珊瑚,以及人工合成的CaCO3,CaMg(CO3)2和MgCO3。为地下井盐水中H 的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测定出了相关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牙鲆、大菱鲆是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海水鱼类,也是形成“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品种,其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水质污染、养殖技术、管理等原因,养殖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近几年来,牙鲆、大菱鲆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盲目降低成本,养殖模式粗糙,养殖工艺混乱,造成养殖中鱼体质下降,鱼病泛滥,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是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饵料转换量高,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和远距离运输。在英国自50年代就开始养殖,目前已经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把大菱鲆引进我国,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取得了全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大批量生产性育苗的成功,使大菱鲆成为一个新的养殖良种。目前,大菱鲆养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菱鲆的生态习性和利用塑料大棚井水养殖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大菱鲆的生态习性1、大菱鲆属于…  相似文献   

17.
<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大菱鲆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我省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已进行了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并且已成了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群众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因受恒温井海水资源的限制,加上利益的驱动,出现了群众无序建棚,滥采地下水的现象,造成地下水资源的锐减或枯竭,致使部分鱼棚缺水而无法养殖。2004年度,我们在牙鲆养成车间,借用4个养成池,2个高位水池,根据本地沿海水域近2年来的水温变化的规律,采用常温海水,高温期加冰的办法进行了大菱鲆养成的实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2015年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开拓者,工业化养殖理念的创建人、"大菱鲆之父"、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  相似文献   

20.
大菱鲆是我国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但养殖迅速发展导致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病毒防治技术是大菱鲆养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大菱鲆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病因、流行及危害情况和可行的防治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