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德喜 《内陆水产》2001,26(2):10-11
南平俗称福建粮仓,全市拥有稻田21万多公顷,其中涝保田8.7万公顷,发展稻田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政和县东和蟹业发展有限公司,1999年在该县发展农户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百余亩,其中石屯镇洋后村村民林木胡,养殖稻田0.31公顷,1999年元月投放扣蟹1800只(规格160~240只/千克),同年12月6日组织现场验收,捕获成蟹140.8千克,平均个体重98.6克,成活率76.1%,收稻谷1864千克,每667米2产成蟹30.6千克,仅养蟹获纯利1200元,取得了明显的增收效果。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基础设施建设1.1养蟹稻田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粘…  相似文献   

2.
利用~季中稻田实行种稻养鳝,是我市近年来摸索成功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实践证明,稻鳝兼作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稻鳝共生相得益彰,降低种稻养鳝的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稻田生产的综合经济产出率,增加农业投入。一般尾重25克的鳝种,经4-5个月稻田养殖,即可长成50-150克的个体。稻田养殖比单植水稻净增收入1000余元。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养殖黄鳝的稻田应选择通风、透光,进排水方便且水源无污染,土壤保水性能良好的田块。为了便于操作管理,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2亩/块),如面积过大,可以人工筑埂分成面积大小适宜…  相似文献   

3.
钱续 《淡水渔业》2002,32(4):26-27
稻田养鱼有许多成功的养殖模式 ,其中以草鱼为主的放养模式最为常见。然而 ,由于各地气候环境以及养殖习惯的不同 ,在草鱼的放养量、搭配品种的选择及其比例上不尽相同 ,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养殖效果。为了探讨适合我省稻田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 ,作者在榆中县青城乡进行了主养草鱼与各搭配品种间不同比例对稻田养鱼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以期为推动全省稻田养鱼大面积实施提供参考。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稻田 :选择该乡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保水性能好的四块 (编号Ⅰ—Ⅳ )稻田 ,面积 2~ 5亩 ,按稻田养殖工程建设要求开挖鱼溜、鱼沟 ,加高田埂…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牛蛙稻田养殖试验胜利油田现有水稻田面积10万亩,年产稻谷5000万kg。为发展生态农业,探索牛蛙水稻生态综合养殖的路子,推行养殖种植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供应处东风农场选择了三亩条件较好的稻田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5.
第四种(稻田模式):以高淳等地为代表,该地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蟹模式,其蟹池大部分是由稻田开挖而成,池塘普遍较浅,一般水深50~80厘米,池塘底部井字型结构,四周配有环沟。放养量为300~500只/亩,规格为200~400只/千克,亩产量在25~40千克,河蟹平均规格在150克/只左右。该区域比较重视池塘水草的种植,水草的栽种面积基本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昆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主要产地,其中池塘养蟹面积6.33万亩,湖泊养蟹面积3340亩,2014年河蟹平均上市规格145克,上年为140克,池塘养殖河蟹产量73千克/亩,上年为69千克/亩,湖泊养殖河蟹产量55千克/亩,2014年河蟹上市平均价格60元/千克,上年为66元/千克,略跌一成。昆山市石牌镇农技服务中心姚金生是名副其实的"老水产"了,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搞水产养殖,他向我们介绍:石牌一共只有2000多亩水面、5000多  相似文献   

7.
一、养鳜稻田的选择选在埝头稻田养殖示范区内,稻田养殖总面积为10亩,其中环沟面积为4亩,稻田面积为6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保水力强,排注方便。二、养鳜稻田的改造1.加高加固田埂为了防止满水后逃鱼,我们事先将田埂加高加固,田埂高1郾5米,宽2郾5米,做到不裂、不漏、不垮,沟  相似文献   

8.
1995年初,江苏省水产局下达邳州市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高效项目,经组织实施,当年34公顷(510亩)的稻田养殖共收获水稻22.7万公斤,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稻445.1公斤(按种植面积为572公斤);共产虾1.28万公斤,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虾25.1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又称稻田养鱼,是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我国水稻田约有2500多万公顷,其中在目前条件下可养殖面积约1000万公顷,但至2000年全国已养殖的稻田面积仅占养殖稻田面积的1/7,其进一步开发的稻田养殖潜力还十分诱人。现将我国稻田养殖的现状分析如下: 1.历史沿革 我国稻田养殖历史有2000年以上。据考古新发现,早在公元前100年以前,陕西勉县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发现有稻田养鱼模型。稻田养殖的明确记载,始于北魏贾思勰的《魏武四时食制》:“郫县子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寒山区鲤鱼和罗非鱼稻田养殖不同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鲤鱼和罗非鱼分别单养以及不同比例混养模式的产量、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养殖模式,A组(鲤鱼350尾/亩,15亩=1 hm~2,下同)的总收入为1 228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25;B组(罗非鱼350尾/亩)总收入为1 332元/亩,产出投入比为1.72。采用混养模式,E组(每亩放养罗非鱼200尾+鲤鱼150尾)的总收入为2 013元/亩,利润为1 632元/亩,产出投入比为4.28,是所有组别中最高的;F组(每亩放养罗非鱼250尾+鲤鱼100尾)的总收入为1 666元/亩,利润为1 257元/亩,产出投入比为3.07;D组(每亩放养罗非鱼150尾+鲤鱼200尾),总收入为1 760元/亩,利润为1 308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89;C组(每亩放养罗非鱼100尾+鲤鱼250尾)总收入在混养组中最低,为1 507元/亩,利润为1 084元/亩,产出投入比为2.56。在所有试验组中,产出投入比最低的是单养罗非鱼组(1.72),最高的是混养E组(4.28),产出投入比从高到低依次为E组F组D组C组A组B组。  相似文献   

11.
安徽合肥周边无公害养殖基地长临渔场、丙子渔场主要养殖模式为草鱼、鲫鱼混养,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同池分阶段饲养,前期以草鱼养殖为主,后期以鲫鱼养殖为主。年初草鱼放养规格为每尾100克、250克、500克不等,放养密度约400尾/亩;鲫鱼放养规格为50尾/千克,放养密度2000~2700尾/亩。年初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1.低洼稻田养殖工程的建设(1)低洼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低洼稻田,面积以10~20亩为宜。(2)田间工程建设:环沟沿田埂内侧1~2米处开挖,沟宽2~3米、深1~1.5米。田间沟与环沟相连,视田块大小挖成"十"、"井"字形,沟宽、深均0.5~1米。暂养池(沟)位于稻田一端,宽5~10米、  相似文献   

13.
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龙虾”,它能在各类无工业污染的水体内良好生长。笔者近几年对稻田养殖克氏螯虾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1 稻田工程设计 养殖克氏螯虾的田块,应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上;面积不限,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以上的稻田都可以进行养殖。进水道可以直接建在稻田田块埂边,挖成宽0.5-1米不等,深为0.5米的渠道,并保持养殖期间经常有水,保证稻田搁田时能使克氏螯虾在渠道内摄食生长。稻田内可以放一些绿萍等漂浮植物,渠道内可投放一些水花生、…  相似文献   

14.
我县于2001年开始稻田养殖成蟹试验,6年来,我县稻田养蟹有了长足发展,全县稻田养蟹面积达到1.5万亩,亩产达到20kg。为了提高成蟹规格和质量,促进我县稻田养蟹健康发展,我站在总结几年来群众养蟹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供参考。一、养蟹田块的选择1、田块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5.
4.成虾养殖(1)养殖模式的选择。在养殖模式上采用主养和混养的模式。主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温棚养殖罗氏沼虾,面积2.5亩;另一种采用池塘养殖罗氏沼虾,面积100亩(表2)。混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主养南美白对虾混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投放密度除呈祥水产养殖合作社4.1万尾/亩外,其余为2万尾/亩,面积1 375亩;另一种采用主养黄颡鱼混养罗氏沼虾,黄颡鱼投放密度为1.1万尾/亩,面积22亩(表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河蟹幼蟹培育成蟹种及稻田商品蟹养殖技术,我站于2003年进行了幼蟹培育及成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蟹种培育(一)试验材料1郾池塘的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冬闲田,面积为20亩。2郾池塘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开挖泥土主要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沛县稻田养殖自1994年起步,至今已发展稻田养蟹6400hm~2(9.6万亩),虽然近年河蟹价格一直下滑,但运用了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河蟹的出池规格和产量,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做法是:1加强水质管理首先对稻田养蟹工程作了高标准的规划、开挖,要求养殖田1~1.33 hm~2(15~20亩)1方。太大,不便于管理;太小,水质不稳定,底栖生物数量少,水温变化  相似文献   

18.
2.虾稻连作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稻田养殖为农民的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以稻田鱼类养殖和稻田河蟹养殖模式最为常见,而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养殖形式,其中尤其以湖北的稻田养虾模式推广应用面积较大,其养殖模式是:利用农田水稻种植的闲置期进行养殖。该养殖方式通常在稻田中留有较高的稻茬和少量秸秆,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稻田养虾方式,其主要养殖模式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9.
内陆地区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投资省、见效快、收益大,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内陆山区县振兴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稻田。面积以1~2亩为宜,底质以保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小面积稻田养殖黑斑蛙试验研究,实现每亩产黑斑蛙986.16千克、水稻454.13千克,纯收益12510.98元/亩,且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强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取得了水稻、水产“双水双绿、稻蛙双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