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的植物,种类很多,原产地各异,我国栽培的主要为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中国李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四川是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早在西汉杨雄(公元前一世纪)《蜀都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适应性极强,为我国经济栽培果树分布范围最广的树种之一,过去认为"中国李短枝结实可靠,连续结果年限可达4~6年,甚至10~15年",因此李树多半不修剪.但通过我们对中国李4个主要栽培品种(窑门李、红干核、小黄李、小红李)从未修剪过的12年生植株短枝连续结果年限的调查,看出李子的"花束状果枝"主要着生在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15,(1):112
<正>重庆市江田园林有限公司在果树领域辛勤耕耘了20余载,在新优品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高效果园经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坚信:选择江田,就是选择最好的果树老师。公司有育苗基地400亩,提供以下品种的果树苗木:一、中国李王:公司专注开发南方李子卓越品种,欲做"中国李王"。换代李:今年可供正宗青脆李王(大果型、特脆、离核、浓甜、极晚熟、丰产)、中国糖李(特早熟、离核、青黄色、高糖)、江田红丰李(离核、特脆、浓甜)、红夏甜(特甜、超丰产、短  相似文献   

4.
对寒地李属(Prunus)种质资源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中国李(P.salicinaLindl、乌苏里李(P.ussuriensis K.)、美洲李(P.americana March)、加拿大李(P.nigra Ait.)4个种,约100多个品种.并对寒地李属(Prunus)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品种改良进行了综述,为今后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川渝地区李种植基地的青脆李出现大量果斑病,通过对感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联合序列(ITS、RPB2和G3PDH)分析进行病原鉴定,明确引起川渝地区青脆李果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LY1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青脆李、脆红李、金脆李、青萘和半边红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病菌对青脆李、脆红李等5个李品种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均有致病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杀菌剂中,7种药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病原菌对75%肟菌·戊唑醇最敏感,EC50值为0.118 3μg·mL-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野生樱桃李资源果实多酚的多样性,以便为其利用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基本材料。【方法】对收集、保存于辽宁兴城的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103份高接株系中筛选出的13份优异资源和‘晚熟红李’(Prunus salicina)成熟果实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13份野生樱桃李资源多酚质量分数变异幅度为2 597.63~5 802.33 mg·kg~(-1),变异系数为19.51%;绿原酸、原花青素B_1、儿茶素、原花青素B_2、表儿茶素、原花青素C、芦丁、槲皮素-半乳糖、槲皮素-葡萄糖、槲皮素-木糖醇、槲皮素-吡喃阿拉伯糖等组分含量变异系数为30.56%~108.01%,体现出野生樱桃李丰富的多酚含量多样性;野生樱桃李资源与‘晚熟红李’主要多酚组分不同,存在丰富的多酚组成多样性。【结论】13份野生樱桃李资源在多酚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野生樱桃李5、野生樱桃李7、野生樱桃9、野生樱桃李10、野生樱桃12等5个株系是原花青素B_1、儿茶素、绿原酸、原花青素B_2、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C的良好来源,进一步挖掘利用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油(木奈)又称桃形李、(木奈)李,属蔷薇科(Rosaceous),李属(Prunus spp),是福建省的特有水果.为了探讨南果北移的栽培技术,1993年我们从福建省南平市引进"古田油 "2 500株,在中至镇潘家沟村进行栽植试验.  相似文献   

8.
据《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期《贮藏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对四川青脆李褐变的影响》(作者陈嘉等)报道,为研究温度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青脆李果实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引种‘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在石灰岩山地栽培,采用以"标准化修剪+行间间作"为核心技术的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果园管理。经多年观察,‘半边红李’果实7月下旬成熟,‘脆红李’8月中旬成熟,‘青脆李’8月下旬成熟,均为晚熟品种;果实色鲜,果肉脆、嫩,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13.00%,可滴定酸含量0.22%~0.41%,维生素C含量16.0~22.7 mg/kg,果实品质优良;3个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栽后第2年初花,第3年初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第5年每667m~2产量1 000~1 500 kg。在黔北地区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3个晚熟李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好,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甜樱桃高产高效栽培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樱桃(Cherry)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桃亚属(Cerasus)的乔木型果树,常见的栽培种包括:欧洲甜樱桃(Prunus)、欧洲酸樱桃(P.cerasus)、中国樱桃(P.pscudocerasus)和毛樱桃.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稠李树(Prunus padus L.)的根围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孟加拉红平板分离法及GamsBissett(1998)形态分类系统与Kullnig-Gradinger等(2002)的分子分类观点的鉴定方法,研究了稠李树(Prunus padus L.)的根围土壤中木霉(Trichoderma)的种类、数量及多样性状况,以期发现其根围土壤中的优势木霉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哈茨木霉(T.harzianum)25株,说明稠李根围木霉菌丰富但是种类单一,该研究结果为"稠李专用木霉菌肥"的制备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李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入境李果实(Prunus domestica)上分离到一株丛梗孢属(Monilinia sp.)真菌。综合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引起李褐腐病的病原菌是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Winter)Honey]。  相似文献   

13.
以抗寒性较强的"燕红"[Prunus persica(L.)cv.Yanhong]和抗寒性较弱的"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L.)cv.Zhonghuashoutao]2个品种为试材,在应用电解质渗透(EL)法测定桃树枝条抗寒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电阻抗(EIS)参数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阻抗参数法与电解质渗透法测定抗寒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中华寿桃"EIS(re)法一致性最高,达到0.982,"燕红"EIS(re)法相关性达到0.856;未经冷冻处理枝条的电阻抗参数与抗寒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燕红"胞外电阻率re相关性最高,达到-0.983,而"中华寿桃"弛豫时间(τ)和胞外电阻率(re)相关性分别达到0.935和-0.808;表明re和τ可作为脱锻炼期间测定桃枝条抗寒性指标;同时通过比较各参数的通径分析测得t值,表明re为估测桃树枝条抗寒性最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白脆鸡麻李’是从‘三华李’ ( Prunus salicina‘Sanhuali’) 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李新品种。果实椭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52.7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 ~11.5% , 果大而均匀, 皮无残留涩味, 肉质淡红脆嫩, 酸甜可口, 是‘三华李’中稀有的白肉品种, 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果实在广东地区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15.
正我苗圃在多年的果树栽培中,引进400多个果树新品种,并培育了各类果树苗木,占地面积400亩,苗木数量800多万株。李子:巨早李、大红袍、七月红脆李、幸运李、秋姬李、黑霸李、杏李等。珍稀李子:美乡红李、巨黑王李、巨艳李、金珠脆、火凤凰。油桃:霜香蜜、中油8号、中油4号、中油19号、中油20号等。新特优油桃:巨天红蜜、红心珠、脆晶蜜。桃:万金源、月圆脆红桃、夏之梦、秋月红、中秋王5  相似文献   

16.
桃、李种间杂交花粉萌发及花粉管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3个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和4个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品种观察了种间杂交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李的花粉在桃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都受到很大的阻碍,很少有到达花柱基部或子房上端的花粉管;而桃花粉在李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都很正常,与桃品种间杂交没有差异。即桃和李间存在着单侧种间不亲和现象,而这种单侧种间不亲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花柱长度及花粉粒体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邢福甫 《果农之友》2012,(11):31-31
从"西瓜烂市"到"桃子滞销"再到"李子卖难"……近段时间,多地果农为水果"集中上市"形成的"滞销局面"犯愁。近日,四川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的200户岔河冰脆李种植户联合举行"咪苏园"商标发布会暨岔河冰脆李协会成立大会,旨在打造品牌、抱团销售,防止果贱伤农。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对青脆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脆李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青脆李果实的质地、糖、酸、腐烂率等品质变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藏对青脆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青脆李品质的保持,-1.0℃、0.0℃和8.0℃保鲜期依次为70d、70d和30d;其中-1.0℃贮藏条件下硬度下降最缓慢且腐烂率(9.7%)最低,青脆李于4.5℃贮藏20d时发生了冷害,不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19.
扁桃(Prunus amygdalus)又称巴旦杏,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中小乔木,原产中亚山地,现集中分布在北纬30°~50°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是世界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1].  相似文献   

20.
黑琥珀李(Prunus salicina Lindl.cv.Black Amber)是从澳大利亚引入的新一代早熟大果形黑李类优良品种.该果果肉淡黄色,汁液中多,肉质硬,味甜爽口,离核,核小,可食率高,品质上乘,且早熟耐贮.目前,在我国的辽宁、浙江、山东、四川已形成较高的商品量.在浙江省表现为6月中旬到下旬成熟,由于此时进口黑李已断货一个月,市场行情十分看好.但李采收期多集中在高温季节,生理代谢旺盛,极易腐烂变质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仍以低温贮藏作为主要的保鲜手段,2002~2004年,在实验室贮藏研究[1]的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性贮藏保鲜试验.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保鲜剂和包装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黑琥珀李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专用保鲜膜 1号专用保鲜剂 1℃低温"贮藏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