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超甜玉米粤甜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密度应在48000~54000株/hm2,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此时鲜苞商品率好,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对郑黑糯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在郑州对糯玉米品种“郑黑糯1号”分6个不同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的生育期、株高、鲜果穗性状与品质、鲜穗产量、干籽产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若以收获鲜穗为目的,郑黑糯1号适宜种植密度为6~6.75万株/hm2;若以收获干籽为目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7.5万株/hm2,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粤甜3号玉米栽培密度与农艺性状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在48000株/hm2时,鲜苞商品性状和产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协调,取得好的效益。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粤甜9号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超甜玉米粤甜 9号为材料 ,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 ,适宜密度应在 4 80 0 0~ 5 4 0 0 0株 hm2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鲜苞商品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适宜栽培密度在 4 80 0 0株 hm2 ,此时鲜苞商品率好 ,产量和种植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黑芝麻新品种‘赣芝7号’在丘陵红壤区种植的适宜密度,通过秋播设计5个处理,即Ⅰ:12万株/hm2,Ⅱ:18万株/hm2,Ⅲ:24万株/hm2,Ⅳ:30万株/hm2,Ⅴ:36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赣芝7号’的生育进程影响小,对主要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影响,对产量的影响大,过稀过密都不利高产,秋播密植优于稀植,不宜定苗18万株/hm2以下,以定苗24万株/hm2为宜,产量最好达1720.86 kg/hm2,春播可适度稀为18万株/hm2,夏播密度在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2015年对以鲜食或加工为目的的糯玉米品种佳糯26分6个不同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各处理的株高、穗位、鲜果穗性状、产量、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佳糯26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本结果为今后佳糯26在石家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索了在5个密度条件下玉米品种鲜玉糯4号产量及其他性状与密度的关系,为其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鲜玉糯4号株高、穗位高等性状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粗和行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鲜玉糯4号在密度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水平下糯玉米杂交种及亲本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天津地区种植糯玉米施用氮肥是否合理,通过设置低、中、高3种施氮处理,探讨施氮量对天津地区糯玉米杂交种(‘津黑糯6号’)及其亲本(‘黑943’、‘津872’)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施氮水平对糯玉米杂交种及亲本的光合日进程、蒸腾日进程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低施氮量能够提高杂交种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8月6日)的净光合速率(41.8 μmol/(m2?s));品系是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P<0.05),施氮水平对糯玉米的产量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适当降低施氮量(本研究中的低水平施氮处理)并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光合性状和产量性状,但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并有效减轻由于施肥造成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 ‘闽薯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探讨不同品种和栽培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不同处理间商品薯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闽薯1号’稻草包芯+地膜覆盖栽培的鲜薯产量为39.39 t/hm2,增产44.23%,大中薯率高达95.2%,生育期缩短5天,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66万元,增产增效最为显著。其次是‘闽薯1号’地膜覆盖栽培,‘紫花851’常规栽培处理最低。(2)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大中薯率和商品率表现依次为稻草包芯+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常规栽培。(3)同一栽培方式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显著,表现依次为‘闽薯1号’>‘紫花851’。稻草包芯+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产增效显著、增温保墒、保水防旱、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和防霜冻害等优点。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采用稻草包芯+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密度及追肥量对黑龙江省部分玉米品种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出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的部分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及其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的参考指标,通过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经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与密度间的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密度与追肥量互作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追肥量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郑单958’的产量最高,其次是‘东农250’;密度为71500株/hm2时产量最高,但与57000株/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最适的密度与追肥量的组合为57000株/hm2,225 kg/hm2。综合各因子水平组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可初步认定最佳处理组合为:‘郑单958’,57000株/hm2,225 kg/hm2;其次为‘东农250’,57000株/hm2,225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糯玉米皖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淮地区研究密度对糯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为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2014年度以60 000株/hm 2时产量最高,但60 000和75 000株/hm 2处理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度以75 000株/hm 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0 000和120 000株/hm 2处理的玉米产量。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2014年玉米产量y(kg/hm 2)与密度x(株/hm 2)方程为y=0.40591xe (-0.0000135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4 185~98 290株/hm 2;2015年玉米产量y(kg/hm 2)与密度x(株/hm 2)方程为y=0.43136xe (-0.0000137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2 494~98 238株/hm 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总体上玉米的穗位高、秃尖长、空秆率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鲜百粒重下降。江淮地区糯玉米的种植密度以52 494~54 185株/hm 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与耐密性的影响,在高密度(75000、90000株/hm2)条件下,对14个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耐密性系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密对14个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品种生育期没有影响,株高、穗位高、茎粗、节间长度、茎粗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等农艺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位高系数、经济系数差异不显著,其中,株高平均增高1.23 cm,穗位高平均增高1.92 cm,第3节节间长度减小0.42 cm,‘NK718’、‘农大372’的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增加,其余品种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减小,减少幅度4.72%~23.99%,经济系数增加4.71%。75000 株/hm2条件下的产量、穗部性状与90000株/hm2密度条件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90000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2.39%、穗粒数减少5.68%、百粒重降低1.17%。14个夏玉米品种相比,‘泽玉8911’、‘新单61’及‘豫单9953’耐密性系数值较大,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生长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晋单84号’为试验材料,在4.5万株/hm2、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 5个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晋单84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晋单84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密度6.75万株/hm2时最高,为12825.8 kg/hm2;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大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表现为与密度负相关的变化趋势;粗淀粉含量在6.75万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73.4%。以上试验研究为确定‘晋单84号’在山西中部地区最适宜密度及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为探索天山北坡无霜期为155-168d大于等于10℃的积温3110℃~3500℃的区域, 2015-2016年在第六师农科所试验地以生育期为80-85d的糯玉米为前茬作物研究对象,研究了糯玉米+雪里蕻、糯玉米+快菜、糯玉米+秋萝卜复播模式及最佳种植密度,并对三种复播蔬菜的平均产量、产值和效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两年试验表明复播雪里蕻平均产量、产值和效益极显著,两年复播快菜的平均产量、产值和效益显著,说明糯玉米鲜穗收获后,复播三种蔬菜的产量、产值和效益排序是雪里蕻﹥快菜﹥秋萝卜。结论是天山北坡实现糯玉米复播蔬菜的高产高效模式,是糯玉米+雪里蕻,纯收入为47767.09元/hm2:糯玉米种植最佳密度是75000株/hm2,复播雪里蕻种植最佳密度为630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北疆膜下滴灌糯玉米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六师及新疆北疆范围内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主栽新品种。以‘晋糯10号’、‘晋单糯41号’、‘晋糯8号’、‘花1’、‘晋糯5号’和‘晋鲜糯6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连续对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其生育期、品质、鲜穗和干粒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糯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晋糯5号’品质好,产量高,产鲜穗30168.15 kg/hm2,产干粒11100 kg/hm2,在参试的品种中位居第一。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晋糯5号’,是适合在北疆膜下滴灌种植的糯玉米的新品种,同时在山西玉米所选育的糯玉米品种适宜在新疆北疆种植。  相似文献   

16.
13个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系)在黑龙江省比较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北菜南运鲜食玉米品种筛选为目标,对13个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品系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感观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米糯91、甜糯玉米米糯910与对照京科糯2000相比综合表现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本地区的首选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