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开发利用东平县青石山区梯田地堰土地资源,研究探讨了各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对在该地栽植的香椿造林成活率,产菜数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a 生香椿百米地堰可增产35-5 kg,增加收入177-5 元。  相似文献   

2.
青石山区石榴地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利用青石山区梯田地堰土地资源,研究探讨了各项丰产栽培措施对在该地栽培的地堰石榴造林成活率、生长及结果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生石榴百米地堰可增产228.7kg,增加收入914.8元,总产值比对照高出43.8%。  相似文献   

3.
青石山区梯田地堰林业经济开发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石山区梯田地堰8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参试模式的纯收入与年投资收益率均高于对照;不同的配置模式纯收益不同,其中以香椿、核桃投资收益离最主同;在主栽树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立体栽植效益好于单一树种;前期适度密植可提高单位地堰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石山区梯田堰边栽植1~2a生核桃实生苗,株距4~5m,行距不等,每公顷平均375株。缓苗后进行良种嫁接。主要品种有元丰、香铃、鲁光、阿九等嫁接第2年结果,第3年有一定产量。每666.7m^2核桃产量3a生为33.5k,5a生为915kg,9a生为218.25kg,12a生为273.25kg。堰边良种核桃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为对照的1.5~4.9倍阐述了主要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实生苗建园与幼树嫁接良种、合理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与合理间作、适期采收、坚果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瘠薄山地香椿经济林开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瘠薄山地香椿经济林开发试验刘善菊,李兴渠,王洪兰(界湖镇林业站)吴晓春(沂南县林业局)针对青石山区土壤干旱瘠薄,造林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香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进行了地边地堰、荒山荒坡香椿经济林开发试验。经过...  相似文献   

6.
沂水县堰边香椿矮化栽培试验牛庆法(山东省沂水县林业局,沂水,276400)沂水县香椿栽培历史悠久,品质好,面积大,是沂蒙山区香椿主要集中产区之一,产品畅销东三省及苏、浙、沪,是沂水县西部青石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梯田地堰栽植香椿是该区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费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属暖温带气候区,山区面积占71.6%,青石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0%。年降雨量856.4mm,年降水日85天,平均气温13.4℃。为探讨青石山区核桃优质栽培技术,我们于2001年开始在费县芍药山乡大湾村、杏树湾村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园地选择选择土层较厚,一般在60cm以上,pH值7.0~7.5,土壤含盐量低于0.25%,地下水位较低的青石地块建园。2品种选择试验园采用早实品种,主要有:鲁光、香玲、元丰、岱丰等,对照园为隔子核桃、米子核桃等地方品种。用苗高60cm以上,基茎1.2cm以上的嫁接苗建园。试验园当年见花,第2年结…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青石山区自然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青石山造林技术开发试验研究结果,提出怎样建立青石山区绿化体系及青石山区的综合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核桃新品种(优系)的遴选与应用宫传国,夏承跃,马传营(东平县林业局)核桃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果树,在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处于实生繁殖、低产劣质、低效益的落后生产状态,改变这一局面的途径之一是实现核桃生产良种化。为了选择适合本区发展的核桃品...  相似文献   

10.
山区植树保墒措施对比试验简报@于启和@王承保¥蒙阴县林业局@田宗富¥临沂市林业局山区植树保墒措施对比试验简报于启和王承保(蒙阴县林业局,276200)田宗富(临沂市林业局)山丘地区多利用梯田地堰植树,由于春季干旱少雨,地堰保水性差,使植树成活率较低。树木生...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核桃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核桃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张文越,彭树勋,庞献伟,张继亮(泰安市林科所)王钧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宫传国(东平县大羊林业站)我省现有核桃幼树300多万株,由于实生繁殖,粗放管理,产量低、品质差,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50kg左右。为探索适合我省核桃幼...  相似文献   

12.
青石山区水泉冬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地处鲁南的国家重点扶贫区山亭区,属纯山区,是棕壤土类与褐土类的复区,以褐土类(青石山)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3/4。经过试验,现已选出适宜青石山区栽植的最佳良种——水泉冬桃。它具有成熟极晚、品质佳、产量高、耐贮藏、好保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山区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研究了山区采用隔坡沟状梯田整地、高标准种植早实薄皮核桃的效果及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山区采用高规格隔坡沟状梯田整地后极大促进了核桃幼树的生长,栽植后第2年即开始结果,平均单株结果1.3个,树高达221.7 cm,地径5.7 cm;栽植后第3年全树主枝7.7个,单株结果33.3个;第4年地径11.9 cm,全树主枝10个,叶面积指数为5.14,单株结果191.5个,单株核桃坚果产量2.5 kg.采用这种山区治理方式,整地建园一次性投入108 900元/hm2,前5 a总投入180 900元/hm2,前5 a总产值195 624元/hm2,5 a后可收回全部投资且有盈余,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肥城县多在山地堰边栽植花椒 ,由于土壤干旱瘠薄成为花椒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普遍表现为生长势弱、病虫害严重、产量低。为此 ,我们采取养根壮树技术 ,以提高堰边花椒产量 ,取得较好效果。对堰边花椒养根壮树技术总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肥城市砂石山的潮泉镇孙楼村和老城镇李庄村 ,青石山区的安站镇凤山村 ,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花椒试验园的基本情况地点立地类型 土壤类型株行距(m)土层厚度 (m)土壤有机质 (% )速效养分 (× 1 0 - 6 )NPK孙楼村山地梯田砂壤 1 .2× 5 0 .70 .781 1 1 9.6 68.3 79.0凤山村山地梯田粘壤 1 .5…  相似文献   

15.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60—70年,甚至上百年,是目前我省大力倡导发展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陆良县大莫古镇的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优良品种核桃,是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山区优势、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费县属山区丘陵地区,荒山面积较大,老劣经济林树种需更新。在本地丰富的经济林树种中,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观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比,筛选出几个优良的经济林树种;确定了以普遍发展核桃为主,砂石山区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地发展山楂为辅,有灌溉条件的平整地块适当发展部分优质桃杏以调剂水果市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灰岩山地梯田地边栽植的调查研究表明:①石灰岩山地梯田地堰和裸岩面积占总面积的25%~40%;②核桃、柿树冠影占农田面积的16%~29%;③地边栽植对农作物的影响表现为地瓜>小麦>花生;④地边栽植宜采用阳坡下地内堰、阴坡上地外堰的栽植形式;⑤地边栽植能改善农田环境,提高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核桃经济林是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因管理机制、产业规划、技术支撑、资金投入等诸多因素限制,榆社县核桃产业发展缓慢。笔者根据榆社县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式,指出了核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实现核桃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青石山区裸岩多土层瘠薄、干旱,绿化难度大,造林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下。针对这类地块野生酸枣资源丰富的特点,研究改接大枣技术,并配套组装丰产栽培措施,使酸枣改接大枣后丰产、稳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植被,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为提高山区农民的收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酸枣嫁接后当年就有结果,第3年平均产量5400kg/hm^2,第5年平均产量10552.5kg/hm^2,第6年后稳定在12000kg/hm^2,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山区核桃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河北省山区核桃分布区17个县内不同立地条件下,调查了698块标准地,在综合分析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了7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构建了河北省山区核桃地力指数模型,编制了河北省山区核桃地力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精度要求。利用这一模型可对河北省山区核桃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为河北省山区核桃的栽培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