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铃虫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在室内用浸叶法测定了棉铃虫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氯和抗生素类5类7种常用农药的毒力反应。结果表明,一至四代棉铃虫对各类型农药的毒力顺序为齐螨素>功夫>硫丹>丙溴磷>灭多威>氰戊菊酯>久效磷。各代棉铃虫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且杀虫剂抗性上升的幅度与棉田用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与1997年的毒力测定结果相比,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呈上升趋势,相对抗性倍数提高了5.5倍,而对功夫、硫丹的抗药性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与敏感品系相比,用点滴法测定新疆库尔勒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灭多威、久效磷和辛硫磷的抗性指数在0.8~8.5倍之间;用浸叶法测定棉铃虫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和久效磷的抗性指数均小于1.0倍。两种监测方法所得结果均证明新疆棉铃虫对常用杀虫剂比较敏感,是实施抗性治理的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3.
1999年对两个有潜力的来自于 DPL50 B(岱字棉 ) BG 品系进行了田间试验。孟山都公司生产部经理 Mann强调 ,BG 在美国还没有注册登记 ,2 0 0 1年可利用的种子数量有限。从 1 999年两品系的田间试验中 ,选择了一个品系参加 2 0 0 0年的田间试验 ,这个品系将在大约 1 0 0个试验点进行评估、鉴定 ,计划到 2 0 0 2年 ,BG 蛋白包将转育到其它一些品种中。田间小区试验表明 ,BG 品系对棉铃虫、尺蠼、甜菜夜蛾的抗性较好孟山都公司新的转双价Bt基因棉—BG@苗成朵…  相似文献   

4.
以武夷山和福州森林公园采集获得的30份新鲜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5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野生菌株.为了解这些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杀虫晶体蛋白等研究,并对白纹伊蚊(A edes albopict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两类靶标昆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LLW1对白纹伊蚊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较正死亡率可达95.5%.经PCR扩增,发现该菌株含有cty2基因.但这5个野生菌株对棉铃虫均无活性.  相似文献   

5.
1996~1998年在四川简阳室内用浸叶法测定了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有机氯类的7种常用杀虫剂的毒力反应.结果表明,棉铃虫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均随年份推移而增加;截至1998年棉铃虫对灭多威已表现为低抗,对氯氰菊酯和久效磷已表现为中抗,而对硫丹和丙溴磷已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6.
单文荣 《中国棉花》2009,36(2):35-35
26%甲对·辛乳油作为防治棉铃虫的药剂之一,为了确保其在田间的应用效果,提高科学用药和扩大应用范围,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现以室内饲养的3~4龄均匀一致的棉铃虫幼虫为对象,分别测定了甲基对硫磷,辛硫磷,混配制剂甲对·辛乳油LC50和它们的毒力回归式及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类别杀虫剂对玉米穗期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控应用前景,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幼虫的毒力,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其对玉米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对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具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值分别在0.29~0.51、0.17~0.51、0.03~0.20、0.61~8.32 mg/L;辛硫磷毒力最低,对3种害虫毒力分别为127.76、80.57、62.11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种杀虫剂对玉米穗期害虫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各处理对穗虫防治效果较高,防效在73.29%~83.52%,显著高于甲氧虫酰肼、辛硫磷各处理防效,能有效控制玉米穗期害虫危害。综合室内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氯虫苯甲酰、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在玉米穗期害虫防控上具...  相似文献   

8.
20%马氰酯乳油是广东省高州化工总厂根据有关研究资料介绍,经过初步试验筛选开发出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磷酸酯类复配的杀虫剂,旨在通过两种作用机制不同药剂的复配,以达到降低成本、克服抗性、提高药剂治虫效果的目的。现将1991该药剂对棉铃虫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对棉铃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甲丙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但低于灭多威。对二代棉铃虫的田间防效,甲丙硫磷>甲基对硫磷>灭多威>久效磷。稀释1000倍,甲丙硫磷1~7d防效达87.7%~91.9%;而对棉蚜防效甲丙硫磷不及久效磷和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10.
王欢  丛斌  董辉  刘彦群  杨吉 《玉米科学》2009,17(6):109-111
利用从全国采集的土样中收集到的28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并筛选出28株高毒力共生菌菌株,对高毒力菌株的杀虫毒素进行初步提取,并以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菌作为供试昆虫和供试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毒素对两种病虫害均有一定的胃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其中菌株5-5B毒素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 h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3.70%,抑菌圈直径为34.00 mm。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3个大豆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各品系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系不同播种期的脂肪含量、籽粒产量不同,品系与播期互作对脂肪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际间对品系辽95045脂肪含量影响较小,对辽93042、辽95024影响较大.在大豆高油品种推广应用上应注重对脂肪含量遗传性稳定品系的利用,配套高油大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用17种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我国进口自美国、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四个国家的41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41批进口大豆中仅17个品系中的7种批准大豆品系被检出,分别是MON89788、GTS40-3-2、MON87701、MON87708、A2704-12、A5547-127和FG72,检出率分别为90.24%、87.80%、43.90%、41.46%、36.59%、17.07%和2.44%;不同批次样品检出品系不同,其中6批样品检出1种品系,其余样品均能检出2~5种品系;各国大豆检出品系也不同,其中美国检出7种,而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分别检出6、5和3种;尽管不同国家大豆检出品系和含量不同,但4大转基因大豆出口国均有GTS40-3-2和MON89788两种品系检出,且含量高。期待以上结果为我国进境转基因大豆检测提供参考,并作为进口转基因大豆安全监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系酶类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来自同一杂交组合的4个不同类型品系,探讨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系酶类变化的影响.于苗期和花荚期分别设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个条件,测定POD、SOD、CAT.等与抗旱件相关的酶指标,删时进一步对花荚期SOD同酶和酯酶同工酶做电泳分析,并对株重、株高、粒数、粒重、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还以隶属函数值对各个品系进行综合测评和抗旱级别的划分,进而对花荚期各种酶的活性与抗旱隶属函数值作相关和同归分析.花荚期不同品系SOD、POD、CAT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采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方法综合测评,得出不同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化)、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且抗旱性强的品系,酶活性也高.干旱胁迫导致不同品系的酶活性均有增加,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质膜,增强品系抗旱性;在不同时期,活性增加程度不同,且酶活性与抗旱隶属函数值显著正相关.所以酶活性可以作为抗旱性的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参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及其品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TA醇溶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系统选育的人参新品系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在蛋白质谱带的数目、位置和颜色深浅上均存在差异,说明各品系间在遗传上存在不同的差异.其中品系80-3-174与80-3—211的品系内部在蛋白质谱带上基本一致.说明这两个品系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已达到基本纯合.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GK19在湖北植棉区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K1 9系“863”计划转基因抗虫棉项目中综合性状突出的 1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 ,1 995~ 1 997年由沙洋农场农科所完成田间选育工作 ,1 998~1 999年在两轮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系“863”联试暨湖北省抗虫棉区试中 ,皮棉产量第一 ,抗病虫性稳定 ,1 999年在湖北省种子管理站安排下 ,在天门、荆州、襄樊、黄岗、荆门等本省主产棉区示范种植1 0 0 0 hm2 ,表现出抗棉铃虫性强 ,抗枯萎耐黄萎病性好 ,产量高 ,纤维品质优 ,经济效益显著 ,深受广大棉农欢迎。1 抗虫表现1 999年本省棉铃虫大发生 ,三至五代棉铃虫高峰日平均百株卵量为 38.7、41 4.7、…  相似文献   

17.
选择来自海南岛不同蔗区的4个甘蔗赤腐病菌的有效单孢菌株用于毒力测定,并对其代表菌株的碳、氮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赤腐病菌生长速度及其长势2个指标而言,其最适碳源是D-木糖,氮源则是硝酸钠。此外,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常用药剂对4株赤腐病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多菌灵、正品甲津托、福美双和丙环唑对甘蔗赤腐病菌毒力较强,相比之下,百菌清和代森锰锌两种药剂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①鲍立民河北省沧州市农业试区办061001丁汝召卢怀玉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牛占增王国建河间市农技中心1抗虫棉的抗虫特点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点为专一性、高抗性、差异性(品系间、不同生育阶段、棉株不同部位)。据观察Bt基因抗虫棉除抗...  相似文献   

19.
马淑梅  李宝英 《大豆科学》1996,15(4):322-325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系棉花抗红铃虫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网室微区接虫鉴定和大田不治红铃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Bt系棉花除高抗棉铃虫外,对我国南方棉区主要害虫之一的红铃虫也具有强的抗性,其虫花率和子害率均显著低于参试的10个品系(种),是宝贵的抗鳞翅目害虫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