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自由基清除剂对几种蔬菜衰老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世东 《园艺学报》2000,27(1):67-69
用外源自由基清除剂SBN(1、2mmol/L)和GSH(0.001、0.005kg/L)浸种西瓜、甜瓜和萝卜衰老种子能显著促进其萌发,而AsA(5、10、15mmol/L)浸种效果不明显,上述处理要不同程度地提高衰老种子中CAT和SOD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苹果果实早期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酶联免疫法(ELISA)从细胞学和激素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了GA4/7、BA及CPPU调节苹果果实早期发育的可能机理。GA4/7(50mg/L)抑制了苹果果肉细胞分裂,未提高果实内源细胞分裂素(ZRs,iPA)含量推测它主要通过促进工而促进果实生长,BA(50mg/L)和CPPU(12.5mg/L)可以显著促进苹果幼果的细胞分裂,CPPU的细胞分裂素活性较BA高,BA和CPP  相似文献   

3.
苹果砧木的微型繁殖初春,取三种苹果砧木(M26、M27和MM106)带有2个叶原基的分生组织,接种在附加BAP(0.9—1.5mg/L)的MS和QL培养基上,六周后可形成芽丛,在附加BAP0.9mg/L、IBA0.1mg/L和G-A30.1mg/L的...  相似文献   

4.
丰锋  梁钾贤 《北方园艺》1998,(3):105-106
以“夏雪”品种为试材,研究花叶万年青的组培快繁,结果表明,无菌材料的获得以MS+BA5+IBA0.2为最佳。快速繁殖阶段以MS+BA5+AD(1-10)+IBA(0.1-0.2)+30(G/L)糖为最佳,6-BA与IBA的比值在10~50倍为宜。生根前一代用MS+BA(1-5)+IBA(0.1-0.2)+30(G/L)糖组合有利于芽苗长高,生根培养用1/2MS+IBA1+6-BA0.1,在快繁阶段  相似文献   

5.
花叶万年青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雪”品种为试材,研究花叶万年青的组培快繁,结果表明,无菌材料的获得以MS+BA5+IBA0.2为最佳。快速繁殖阶段以MS+BA5+Ad1-10+IBA0.1-0.2+30g/L糖为最佳,6-BA与IBA的比值在10~50倍为宜。生根前一代用MS+BA1-5+IBA0.1-0.2+30g/L糖组合有利于芽苗长高,生根培养用1/2MS+IBA1+6-BA0.1,在快繁阶段,接种物切块先固体培养7~10d,再转入同配方的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芽苗增殖。  相似文献   

6.
埃斯(Ace)苹果的离体培养及繁殖1植物名称苹果品种埃斯。2材料类别多年生树茎尖生长点。3培养条件(1)起始培养基:MS+6-BA3.0mg/L+NAA0.05mg/L+CH300mg/L+3%食用绵白糖;(2)增殖培养基:MS+6-BA1.5mg/...  相似文献   

7.
蟆叶秋海棠的叶柄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蟆叶秋海棠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BA0.5~2.5mg.L^-1和IAA0.1mg.L^-1的MS培养基可诱导叶柄外植体可产生大量不定芽。采用MS+BA0.5mg.L^-1+IAA0.1mg.L^-1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每4~6周可扩大增殖10倍左右。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试管苗6天即可生根,并且根系粗壮。幼苗移栽成活率约90%。  相似文献   

8.
康乃馨茎尖培养及微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乃馨茎尖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芽增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0.5mg/L+糖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0.5mg/L;白糖代替蔗糖对苗的增殖用生根无影响;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增殖效果;不同品种的繁殖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洛阳红”和“姚黄”等品种为试材,对牡丹的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芽培养的适宜外植体是2月份取材的休眠芽。附加BAlmg.L^-1和GA0.5mg.L^-1的改良MS培养基对牡丹芽的增殖和生长最有效。1/2MS+IBA1mg.L^-1培养基有利于牡丹试管苗生根。在较低温度下,以腐殖土作基质,牡丹试管的移栽成活率达48%。  相似文献   

10.
金叶卫矛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金叶卫矛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腋芽萌生,MS+6-BA2.0mg/L+NAA0.2mg/L;(2)分化及继代,MS+6-BA2.0mg/L+NAA0.5mg/L;(3)生根,1/2MS+IBA0.3mg/L+NAA0.5mg/L。  相似文献   

11.
果实糖代谢与含量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度作为水果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果实品质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糖含量和比例是影响果实风味与甜度的重要因素,在果实发育进程中受到糖转运和代谢的高度调控.因此,了解糖代谢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不仅为体内代谢提供能量,而且可以作为响应环境的信号分子起关键作用.重点综述了糖代谢关键酶和相关基...  相似文献   

12.
GA3 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白沙枇杷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花蕾期GA3 0.5、1.0 g·L - 1处理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无核白沙枇杷的糖积累与代谢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浓度的GA3 诱导的无核枇杷中, 其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的含量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其中成熟时处理与对照之间各种糖的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浓度GA3 处理后, 果实中蔗糖代谢酶( SS、SPS、转化酶) 、己糖代谢酶(HXK、FRK) 和山梨醇脱氢酶( SDH) 等的活力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上述结果表明, GA3 诱导无核, 导致果实糖代谢酶活力的下降, 是无核枇杷果实含糖量下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一种连续测定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定葡萄二次生长高峰期葡萄果实糖分卸载和积累的非离体试验体系-新浆果杯法。新浆果杯是由1粒剥皮后的葡萄果实侵入盛有缓冲溶液、由注射器制成的小杯组成。利用该试验体系,水分胁迫和2.5 mmol/L对氯汞苯甲酸(pCMB)可明显抑制葡萄果实糖分卸载,而1.5 mmol/L二硫基苏糖醇(DTT)则可促进葡萄果实糖分卸载。结果表明新浆果杯法可连续测定葡萄第二生长期果实糖分积累,是研究葡萄韧皮部糖分卸载机理和内外因子对葡萄果实糖分积累影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橄榄果实糖类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方法对橄榄果实糖类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橄榄果实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为蔗糖。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株系)之间,各个糖类组分差异很大。在20个品种(株系)中,马坑22号、唐举3号和上岐3号3个品种(株系)蔗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38.82 mg.g-1、112.74 mg.g-1和105.76 mg.g-1,最低的为族本,仅为9.13 mg.g-1。  相似文献   

15.
以糖料作物为主体,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省区的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得出广西、海南、云南、广东、新疆五省区的糖料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结论。并对有关问题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斯特儒博-帝克曼公司提供的14个材料进行1年的品种比较鉴定试验,可以看出参试材料含糖率都超过对照(KWS2409).其中CN05—09、SD13806、SD21816含糖率达17%以上;ST13992、SD12830产量高,产糖量高;SD13806、CN05—09、ST13992白粉病发生较轻,其它材料白粉病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7.
甜柿果实单宁和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柿果实生长及可溶性糖分和淀粉积累均呈双峰形,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均以第二个高峰为主。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自然脱涩的规律有明显差异,完全甜柿的脱涩时间远早于不完全甜柿。果实中糖的组分对甜柿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来源桃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桃24个中国地方品种、19个中国育成品种、2个新疆桃栽培品种及5个中国野生种、33个欧美品种和16个日本品种共99份种质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约占总可溶性糖的73%和总酸的60%; 大多数种质中果实内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近, 但1个中国野生种和部分地方品种果实内的果糖含量较低, 果糖/葡萄糖低于0120; 中国育成品种果实的蔗糖平均含量最高, 而中国野生种果实蔗糖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种质; 中国育成品种、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果糖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野生种; 中国野生种的总酸含量最高, 其次为欧美品种, 中国地方品种、中国育成品种和日本品种相对较低; 欧美品种果实平均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及日本品种。另外, 果实内蔗糖与山梨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苹果酸与柠檬酸之间以及奎宁酸与莽草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3-2004年新植及其宿根“品比试验”中6个参试材料的11月至次年3月含糖分变化直线回归关系分析,t测验表明:云瑞99-113、德蔗93—88、闽糖69—421、ROC10其时间(天)与糖分变化呈真实的直线回归关系,云瑞99—131、粤糖93—159则不呈直线回归关系;各个参试材料的新植、宿根及二者平均的时间(天)与糖分变化直线回归关系结果一致;总体上,6个参试材料的新植、宿根平均糖分随时间(天)的变化呈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苹果幼果果糖和葡萄糖对淀粉酶活性的负调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红富士苹果进行的研究表明, 环剥处理使幼果内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降低, 淀粉酶活性升高。当果实内淀粉含量不足对照的1/ 3 时, 淀粉酶活性与对照持平或降至对照之下。以外源糖温育果实圆片试验表明, 果糖和葡萄糖诱导了淀粉酶活性的下降。综合认为果实内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可能是调节淀粉酶活性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