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是我站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的一项水稻育秧新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了免耕、种衣剂、旱育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措施,克服了一般旱育秧工序多、投入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等不足,具有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省秧田、节本增效的特点和好处,在盆西平原稻区及类似生态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被眉山市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秧快速起苗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秧育苗技术在黔北地区推广多年来,在水资源日渐枯竭和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其起苗前繁重的浇水工作和起苗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对水稻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到了水稻生产的种植面积,不适应当前水稻生产。为解决此问题,通过2014年、2015年的探索、试验,研究出了水稻旱育秧快速起苗育秧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水稻旱育秧技术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起苗速度快、操作简单、节水省力等优点。从苗床地选择、营养泥制作发酵、苗床厢的制作、精细播种、苗床管理、大田移栽起苗等方面总结水稻旱育秧快速起苗育秧技术,以指导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了百亩农业“五新”技术核心示范,总结了相关旱育秧栽培技术,包括秧地准备、种子处理和催芽、适时播种、苗床管理等,同时着重介绍了旱育秧在追肥上的注意事项(与湿润育秧相比),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秧具有省劳力、省水、省秧田、早播、早发、早熟、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优点,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关键性的科学育秧方式。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旱育秧的特性、特点,以及在高海拔地区推广情况,从苗床准备、播种技术、苗床管理、适龄壮秧等方面阐述了旱育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技术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秧苗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水稻的旱育秧综合高产相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从水稻旱秧苗的苗床制作、育秧、培肥及秧苗苗床的相关管理技术方面入手,介绍了与生态水稻的旱育秧综合高产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一、栽培方法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是手握成团、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稻育秧技术,包括苗床选择与准备、种子准备、播种、秧田管理、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旱育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赖大礼 《农技服务》2012,29(6):667-668
为推广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从水稻苗床的制作、培肥、育秧、秧床管理以及大田移栽等各技术环节介绍了水稻生态旱育秧的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塑盘育秧及大田移栽技术是在水稻育秧稀植浅插和培育壮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和抛秧相比,具有省水(不必要放水泡秧田,每亩秧田可省水200m)3、省工(亩省工3~4个)、省力、  相似文献   

11.
水稻旱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节水育苗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对于苗期缺水的地区,采用该技术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经多年试验和示范后在锦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无纺布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专用无纺布旱育秧技术是取代塑料农膜育秧的一种新型育秧技术,具有不用通风炼苗、省工省力、浇水方便、次数少、壮秧效果好、增产增收、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此项技术,我区连续几年实施了水稻无纺布旱育秧技术试验示范。1种子处理选晴天将水稻种摊晒1~2天,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深受农民欢迎。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法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插秧软盘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从苗床制作、育秧、秧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的软盘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 一、水稻旱育秧技术 1、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17.
广安市广安区桂花镇从1996年开始进行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经过生产实践,发现水稻旱育秧水栽技术具有"三早"(早播、早栽、早成熟)、"五省"(省秧母田、省水、省投资、省工、省力)、"两增"(增产、增收)的优势。该镇属于山区及华蓥山采煤漏水区,育秧只能在10~20km外的平坝地区进行,此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特别在"五省"、"两增"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及大田移栽技术是在水稻育秧稀植浅插和培育壮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尤其是在近年来姚安坝子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增产的效果,水稻旱育秧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在实际应用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1选地选择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能排能灌的田块或菜园地,土质要求选砂壤土,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苗床使用水:井水或坝塘水,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秧技术2011年在南部县推广面积达15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该项技术推广的价值高、优点多、效益好、受欢迎。实践证明,旱育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省水、省肥”等优点。南部县从1993年引进试验,1995年开始在双佛镇回龙宫村示范达100多由。通过多年的努力并对此项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1.栽培技术1.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是手握成团、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观指标是肥、细、松、软、厚。提倡选用菜园地,实行水稻育秧、蔬菜种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