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因其地下鳞茎由几十上百鳞片抱合而成,故得名百合。百合花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百合鳞茎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质、果胶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营养丰富,可制作为多种美味佳肴。百合入药具有润肺止咳、静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百合有如此高的经济价值,如何才能种出优质高产的百合呢?江油市大康镇近年来大量种植百合,笔者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亲自参加实践,经过  相似文献   

2.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靠鳞茎宿存。百合大多数可供观赏或兼有药用、食用等价值。百合种类丰富,花形花色各异。过去百合因长期采用营养繁殖,病毒积累影响品质。近几十年,依靠组织培养的方法,在优良品种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3.
兰州百合 争优创精正需精心管理非收获期采挖得不偿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百合是我省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是中国名特产蔬菜中佼佼者.在国内栽培的三大食用百合品种中(兰州百合、龙牙百合、宜兴百合)其产品器官以肥大的鳞茎、丰富的营养,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4.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兰州百合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美称,兰州百合品质优异、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远销国内外。作者就实施兰州百合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做出分析,以期促进兰州百合跨域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百合,别名野百合、药百合等,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我国栽培百合主要是采收其鳞茎作为食用或药用,作为鲜切花栽培只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百合鳞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既是菜中珍品,又是名贵药材,经济价值高,大力发展菜、药兼用的百合,如卷丹、  相似文献   

6.
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球根花卉,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世界花卉贸易尤其在鲜切花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产值高、效益好的高档花卉。中国是世界百合的起源中心,百合属(Lilium)植物资源丰富,特有种多,分布广,是世界百合杂交育种不可多得的原始材料,在世界百合栽培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岭作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野生百合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7.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具有观赏、滋补及医药等用途。百合鳞茎洁白如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无公害栽培百合要夺高产必须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8.
百合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全世界有超过100种的野生种和9 000种的品种,这些资源中仅有不足50%用于育种,还有一些处于濒危状态。为使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深入了解百合,促进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百合起源、分类,以及生境、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百合育种的4次突破,并指出我国在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1)百合在美洲的栽培历史似乎早于亚洲,我国可能是亚洲有百合记载最早的国家。已初步探明百合现代谱系的起源及其在美洲和欧洲的传播路径。2)基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育种实践,百合属被分为轮叶组、根茎组、百合组、具叶柄组、卷瓣组、喇叭花组和斑瓣百合组等7个组。3)百合适应于多种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4)百合育种经历了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组间杂种和花器官特化百合等4次突破。综上,利用百合资源的多样性,百合的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我国需加强百合野生资源驯化、世界百合资源利用和分子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浅议食用兰州百合的高效优质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产品以鳞瓣大而肉厚,风味甘甜,营养丰富而闻名,名列栽培百合之首,素有"食用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食用兰州百合属川百合的变种,地下块茎由数十瓣鳞片相叠抱合而成,  相似文献   

10.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作为药用,日本则驯化作为观赏花卉。我国在药用栽培的基础上,选出其中可供食用的品种,成为我国特产蔬菜之一。百合可烹制成多种色佳味美的菜肴和各种点心、甜羹。同时由于百合营养丰富,不仅可以作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此外,百合制成的百合干、百合粉和糖水百合罐头等已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味甘,归肺经和心经,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状茎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茎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百合还可制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百合仍然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百合全国大部分都有生产,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苏、陕西、四川、安徽、河南等省,以湖南所产的百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鲜切花产业的发展,铁炮百合的消费需求和种植规模逐年递增。本文对上海地区铁炮百合种植的生物学特性、种植时间、种植前准备、温室种植和种球复壮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为上海地区铁炮百合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丰富和发展上海地区切花百合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百合,又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家百合、夜合、中篷花,原产于亚洲东部温带地区,中国、日本、朝鲜和西伯利亚均有野生百合。我国栽培百合历史悠久(约700年),大约有60个品种,其中绝大多数为野生百合,以食用栽培为目的的百合品种为数很少。1 百合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前景百合营养丰富,每100g干百合片含蛋白质3.3~5.6g,淀粉11.4~14.5g。可溶性糖6.6~10.4g,粗纤维0.86g,脂肪0.18g,果胶质5.61g,还有一定量的生物碱、维生素和矿物质。百合具有多种药用功能。有润肺化痰、养心…  相似文献   

14.
切花百合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花卉,其花姿奇特、色彩丰富、气味芳香,深受人们喜爱,成为近年我国迅速发展的高档花卉。随着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百合切花的品质及市场价格。下面结合生产实践阐述百合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参考。1  相似文献   

15.
兰州百合是七里河区的名优特产之一,这里产的百合具有个大洁白、细腻甘甜,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适应形式的需要,需推广兰州百合无公害生产技术、这对于提高兰州百合的层次和档次,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百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从栽培和应用角度对百合品种进行分类,可以有效保存、精确评价、合理利用百合资源。[方法]本研究利用16个性状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65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百合品种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均表现丰富的变异。(2)系统聚类显示百合的重瓣和育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3)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形态性状和物候特征可作为百合特性鉴定的主要指标。[结论]百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园林应用中可结合初花期和株高对百合进行合理配植,再按照15cm×15cm,20cm×20cm,30cm×30cm三种株行距进行定植。  相似文献   

17.
百合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长春 《新农村》2011,(10):21-22
百合别名摩罗、百合蒜、夜合花,全世界有100多个种类,我国有60多个,就其生长年限可分为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百合。百合营养丰富,每100克鳞茎含蔗糖10.5克、还原糖2克、蛋白质3.4克、果胶5.5克、淀粉11.5克、脂肪0.2克,还含有水解秋水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百合花卉文化的传播,促进百合产业的发展,本文收集了古今中外百合文化各个方面的资料,在对比中外百合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归纳出百合的文化意义。结果显示,百合文化不仅体现在食用、药用、观赏和专类园等物质生活中,还体现在诗词、绘画、影视、音乐及建筑等艺术作品中,更在神话、基督教中有丰富的记载。综合百合文化的各种形式,我们认为,神圣纯洁、和谐美好、荣耀喜悦,可以作为百合文化的象征意义,从爱情、婚姻和家庭等三个不同阶段,表达人们对美好品质和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19.
百合属植物的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百合属 (Lilium )植物属于百合科 (Lili aceae) ,全世界约有 1 30种 ,我国有 40多种[1 ,2 ] 。百合栽培的历史悠久 ,自古西方人就把百合作为圣洁的象征。百合作为切花已有 2 0 0 0年以上的历史。百合属植物资源之丰富 ,栽培历史之悠久 ,栽培区域之广泛 ,切花装饰之精美与艺术内涵之丰富 ,使其早已成为花卉中的佼佼者。百合属植物的种间杂交早在 2 0世纪 2 0~ 30年代国外就有研究。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亦开始了百合的种间杂交育种工作 ,并利用远缘杂交获得了百合种间杂种。目前 ,世界上百合花卉的品种已达 1 0 0 0种以…  相似文献   

20.
江西罗山百合江西·甘济湘江西省丰城市罗山乡,在山窝窝里的源头和民主两个村委会盛产百合。百合是一种无数鳞片紧合的地下白色球果。所以叫百合。性甘平,营养丰富。可以药用、食用和饮用。药用:将百合烘干炒熟,就成了一味中成药。有补肾、清肺、止咳功能。食用:鲜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