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不同促成定植法栽植1年生葡萄苗木,结果表明:促成定植能明显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新根的发生和生长,从而明显促进新梢生长。其中以50~100ppm萘乙酸浸根24小时加火炕催根加拱棚催芽或地膜覆盖法效果最好,其新梢长度、直径和新根数量、鲜重都极显著地高于对照,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少量栽培或发展庭院葡萄;萘乙酸处理加地膜覆盖也能显著地促进新根发生和生长,极显著地促进新梢加长生长和显著促进新梢加粗生长,适于大量栽植葡萄苗木。  相似文献   

2.
探讨调花丰产素对板栗的生长发育影响及几个生理生化初步效应,表明调花丰产素的处理能有效促进板栗雌花分化和新梢加粗生长、抑制雄花分化和新梢伸长生长、显著提高板栗结蓬数及产量等,同时也提高了板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先合强度,促进了板栗树体N、P含量,增加了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3.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幼树的控梢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乙烯利、矮壮素、B9对澳洲坚果幼树进行控梢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澳洲坚果幼树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3和2.5g/L处理的幼树营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乙烯利对澳洲坚果幼树新梢的抽发、梢长、节间长有显著影响,1.5和2g/L处理后幼树的新梢表现出乙烯的"三重效应"。矮壮素和B9对澳洲坚果幼树新梢抽发抑制作用极显著,矮壮素1.5、2g/L处理的幼树在喷药后2个月没有抽发新梢;B9处理的幼树新梢抽发量很少,对照的新梢数是其它处理新梢数的数十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开展幼林油茶激素与微肥下的控花促冠试验.结果表明:(1)尿素与赤霉素配合喷施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期春梢、秋梢的生长,抑制夏梢生长;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0.5%尿素对油茶新梢直径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对春梢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50 mg/L配合2.0%尿素抑制夏梢的生长但促进秋梢生长.(2)100 mg/L赤霉素配合1.0%~2.0%尿素能促进油茶叶芽的生长但抑制花芽的生长;叶芽与花芽的生长呈负相关.综合以上,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在促进油茶新梢粗度、叶芽数量与抑制花芽增长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叶面施肥对油茶枝条和有效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林1号油茶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尿素、赤霉素、硼肥等4种叶面肥对其枝条和有效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肥和尿素对油茶新梢长生长、有效芽数量有极显著影响,4种叶面肥对新梢粗的影响不显著;对新梢长和有效芽生长效果最好的浓度和肥种组合是200 mg/mL的硼肥。  相似文献   

6.
经试验表明,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有较强的矮化控冠效应;能抑制新梢生长,提高中、短结果枝比例,对提高叶绿素含量也有一定作用。根据不同剂量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的抑制程度及持续效应,宜采用1000ppm(喷施),0.5g/m ̄2(土施)的剂量。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的化学调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试验表明,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有较强的矮化控冠效应;能抑制新梢生长,提高中、短结果枝比例,对提高叶绿素含量也有一定作用。根据不同剂量多效唑对桃形李幼树的抑制程度及持续效应,宜采用1000ppm(喷施)、0.5g/m^2(土施)的剂量。  相似文献   

8.
以油桃幼树为试验材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限根对油桃生长结果的影响,探索限根后油桃生长结果特性的变化。以期为建立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油桃优质丰产的高效模式和限根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对旱红宝石幼树的枝条加长生长曲线相似,最终长度表现为CK〉TR2〉TR1,处理TR1对枝条加长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果还表明,枝条加粗生长的节奏亦相同,粗度最终表现为TR2〉CK〉TR1,处理TR1对枝条加粗生长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主要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施,提高油橄榄幼树成枝能力及成年树有效花芽比例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幼树盆栽和大田随机区组2种方式,设计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施肥对幼树生长量及成年树新梢生长量、有效花芽比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元素的适量施入均能明显提高油橄榄幼树枝条萌发能力,平均比对照生长量增加51.71%,各元素最佳施入量分别是N 125 g、P 150 g、K 100 g,其中N元素施入对新梢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为对照的2.05倍,适量P元素对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施入过度反而会抑制幼树新梢生长,幼树生长对K元素施入量变化不敏感。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元素施入对促进油橄榄新梢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 50 g、P 200 g、K 50 g、B 150 g、Zn 50 g,比对照增加81.05%。各元素施入提高有效花芽比例最优组合为N 100 g、P 150 g、K 50 g、B 200 g、Zn 125 g,比对照增加51.31%。影响油橄榄单株产量的最佳组合为N 25 g、P 50 g、K 100 g、B 100 g、Zn 25 g,比对照增产76.67%。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天女花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天女培育中应用的可能性,采用土施法研究了赤霉素、多效唑对天女花移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可以显著促进移植苗的新梢高生长,多效唑可以显著抑制新梢高生长;多效唑可以显著延缓叶片的建成速度、减小叶长和叶宽,赤霉素要以显著加快叶片的建成速度、增大叶片和叶宽;赤霉素、多效唑均可显著增加侧枝的分枝数。  相似文献   

11.
在西南横断山区云杉、冷杉林内对其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杉、冷杉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采伐迹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苗)的生长,优于林内天然更新的幼树(苗)。林下天然更新,以郁闭度较小而透光率较大的林分为优、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 2 0a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生态效益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 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针叶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对3个林分(密度A1 667株·hm-2;B3 233株·hm-2;C9 767株·hm-2)的测定和分析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树冠同一层内,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 a生叶、2 a生叶递减.强光下,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1 000~1 9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很低,大致在4.780 ~30.114 μmol·m-2s-1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年龄针叶光合和蒸腾的能力差异明显.枝条后部针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小于处于枝中、前部的同龄叶,却明显具有较高的量子利用效率或对弱光(以散射光为主)的利用效率,分别为当年生叶0.006 60 μmolCO2·μmol-1PAR;1 a生叶0.017 94 μmolCO2·μmol-1PAR;2 a生叶0.012 97 μmol CO2·μmol-1PAR. 针叶最大光合速率可达13.335 μmolCO2·m-2s-1 .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杉木针叶的蒸腾效率变化于0.003 5 ~0.007 gCO2·g-1H2O,越靠近枝条后部,蒸腾效率越低.一般而言,阳生叶的光合能力是阴生叶的2~4倍.生长季中当年生针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有2个峰值,中部和下部当年生叶的变化幅度小于上部针叶.辐射强度、空气湿度或者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是决定叶片气孔导度、光合与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呼吸作用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多呈中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主要受温度、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大小控制.蒸腾和呼吸呈紧密线性负相关.3个林分中,无论是2 a生叶,1 a生叶或当年生叶,光合强度均是密度小的最大,密度大的最小.密度越大,叶平均N素含量越低,光饱和点越低,而光补偿点越高,偏向于利用较弱的光,生长也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由蒎烯催化加氢合成顺式蒎烷的工艺,以及蒎烷在合成芳樟醇、香叶醇和二氢月桂烯及其下游萜类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2-10a生)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无激素处理)及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10a(实际为9.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24.8%。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5.2%-81.1%(平均64.9%),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对母株生长(地径),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对较轻,生长量大,产穗量高,3.5a,5.5a和8.5a生3个年龄阶段平均产穗量分别为110.5,237.0,173.0穗和85.9,150.7,98.0穗,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矮台式母株(相应地分别为54.3,61.4,43.0穗)。高,中柱式母株虽在生长和产穗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母株5.5a生以后插穗生根率呈下降趋势,至9.5a生时骤降至58.3%,55.3%。受连年重剪的影响。矮台式母株生长量小,产穗量小,死亡率高,但延缓老龄化和幼化效果好,7.5a以后插穗生根率才开始下降,与高,中柱式相比,母株插穗生根率开始下降的年龄推迟约2a,并且生根率下降的幅度小,至9.5a生时仍可达81.1%。母株幼年阶段(2.5a生)整形方式对2a生扦插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当母株达到一定年龄阶段后(7.5a生)矮台式母株2a生扦插苗高度(44.8cm)显著大于高柱式母株(33.4cm)。为充分发挥采穗母株生产潜力和剪控的幼化效果,日本落叶松幼年实生母株在建圃最初几年应采用高柱式修剪,一定年龄阶段后(8a生)采用再截干幼化处理的方法降低母株高度,以改善插穗生根效果和延长采穗圃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6.
白银地区优良林草品种选择与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良林草品种的选择和林草复合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引进的速生杨、速生柳各无性系间的扦插繁育和植苗造林成活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速生杨、柳苗期生长量与对照 (新疆杨、旱柳 )相比差异显著 ,90 %以上可当年育成一级壮苗 ,造林后速生杨、柳幼树初期生长量显著快于对照 ;引进的美国紫花苜蓿品种在林草复合经营中的品质和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优势 ;林草间作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种植 ,林草复合系统中草的收益完全可以保证林木成材前幼林的抚育费用 ,并可实现盈利 90 0~ 15 0 0元 /hm2 。  相似文献   

17.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空苞现象是制约我国板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板栗的显微观察发现空苞主要发生在幼胚发育期,合子(受精卵)发育所需的有机营养物质未能从胚乳细胞中得到,阻碍了合子发育(杜国华等,1995).袁艺等(1997)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合子形成后的营养供应不足是造成空苞栗子房发育停滞的原因.实际上,果树座果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Ram,1983;Yuan et al.,1988),研究者也推测板栗子房中低含量的生长促进物质和高含量的抑制物质可能造成了合子分裂停滞(杜国华等,1994;1995).本研究拟通过空苞栗胚胎发育期子房内源激素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探讨板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为板栗空苞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松香酯乳液与高分子乳液复配体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着重研究了松香酯乳液与高分子乳液复配体对乳胶涂料贮存稳定性,涂刷性能及耐洗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服液复配体制备的乳胶涂料性能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来  李一清 《林业科学》1998,34(1):99-112
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人类已把其自身与自然有限能力的置于一种危险的不平衡的境地。许多自然资源已经耗用到灭绝的程度。此外,自然对废物的同化能力实质上已经受到损害。造成环境上的告急。事实上,人类已对自身的生态造成威胁。因此,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头等大事。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促进和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视为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的一项主要措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木素含量为0.2—1.2%的山杨和速生杨漂白浆和未漂浆的水解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与先前已研究过的其它种类的木浆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即水解过程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快速降解阶段和缓慢降解阶段),最终纤维素降解至“极限”聚合度。由不同原料用不同方法制成的不同种类的浆,其水解速度以递减的顺序排列为:山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白桦浆→速生杨浆(漂白浆和未漂浆)→针叶材硫酸盐浆→针叶材亚硫酸盐浆(3.7×10~(-4)/分,1.7×10~(-4)/分→1.6×10~(-4)/分→1.3×10~(-4)/分,0.9×10~(-4)/分→1.2×10~(-4)/分,0.8×10~(-4)/分) 水解后纤维索达到“极限”聚合度,后者大小取决于原料种类。山杨硫酸未漂浆分别为206和135;氧碱法山杨浆为160;速生杨硫酸盐未漂浆和漂白浆分别为250和240。水解后试样呈白色粉末状,得率82~85%。试样以其吸水能力为显著特征。未经超声波分散作用的试样,其吸水值比原浆低(从未漂浆90~115%和漂白浆75~95%降至70~80%)。反之,于水中经超声波分散作用后,试样的吸水值急剧增大(山杨微晶纤维素为160%,速生杨微晶纤维素为260%),接近于桦木浆和棉浆微晶纤维素的水平。对原浆纤维和微晶纤维颗粒形状和大小进行了显微观测。测得的数量分布微分曲线表明,在酸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