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为了验证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用稻秆还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较稻秆全量还田不使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稻秆腐解进程加快,腐解养分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2.
在双季稻区进行早稻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可缩短稻秆腐熟时间9d,提早晚稻插秧5d;与常规施肥(CK)相比,稻秆腐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2%,达显著水平,土壤肥力提升明显;晚稻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且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与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3.
生物菌剂对烟用有机肥堆制腐熟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主要研究了生物菌剂对烟用有机肥堆制腐熟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堆肥的腐熟,添加生物菌剂处理堆温先升高至较高温度(>50℃)后降低,常规腐熟处理堆温基本保持不变;相同腐熟时间内,添加生物菌剂处理堆肥物料外观腐烂程度、碳氮比下降速度、硝态氮含量升高幅度、腐殖化指数和种子发芽指数上升速度均高于常规腐熟处理。添加生物菌剂进行烟用有机肥堆制仅28 d即达到安全施用要求。与常规腐熟处理相比,添加生物菌剂能明显缩短堆肥腐熟时间,提高堆肥腐熟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介绍了梅县农业部门在城东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试验项目,试验推广稻田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中施用腐秆剂对水稻稻秆的促腐具有明显的作用,稻秆还田区比无稻秆还田区增产效果明显,稻秆还田区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也为增产打下了基础。稻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既能直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缓解农资价格上涨的压力,又能实施土壤有效养护,还能最大限度减少秸秆野外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升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三种秸秆腐熟菌剂在稻田上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秆资源丰富,采用传统还田方法,稻秆分解腐熟速度很慢。为探索稻秆直接还田方法,笔者开展了应用秸秆腐熟菌剂的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施用有机废物发酵茵曲、腐秆剂、微生物发酵茵剂,稻秆提早5-10d腐熟,与无稻秆还田相比,增产效果显著;与稻秆还田不施用腐熟茵剂相比,施用三种秸秆腐熟茵剂虽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差异都不达显著标准。三种秸秆腐熟茵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雄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27-129
为验证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选择4种秸秆腐熟菌剂对水稻秸秆还田进行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稻秆提前4~9d腐熟,与无稻秆还田相比,增产效果显著;与稻秆还田不施用腐熟菌剂相比,施用4种秸秆腐熟菌剂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和腐秆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2种秸秆腐熟菌剂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稻秆猪粪高温堆肥中添加拟茎点霉B3,研究其对堆肥腐熟过程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32 d的腐熟,接种拟茎点霉B3的处理堆料有机质降解率增加23.1百分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下降31.4%、14.1%,E_4/E_6值下降13.3%,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微生物数量均明显增加,水堇种子发芽率指数达到83.0%。稻秆猪粪的腐熟主要发生在堆肥升温阶段和高温阶段,而在降温阶段有机物降解缓慢,说明向稻秆猪粪堆肥中接入一定量的拟茎点霉B3菌剂可以加快堆肥腐熟进程,提高堆肥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芝麻饼肥与无机肥配比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固定施用相同比例的硝态氮、铵态氮肥,改变腐熟芝麻饼肥用量的方法,对烤烟根系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施40%腐熟芝麻饼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根系活力和增加根系干物质量,有助于根冠比的协调,降低根系烟碱含量,增加根中可溶性糖含量.配施60%腐熟芝麻饼肥的处理有利于根系下扎,在烟草生育前期有利于增大根系干物质量,后期有助于提高根系活力.综合比较以配施40%腐熟芝麻饼肥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腐熟处理的桉树皮为主的单一基质及与珍珠岩、泥炭等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混合基质材料,并以松树皮为对照基质进行铁皮石斛的盆栽试验,探讨不同堆沤处理的桉树皮作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经过堆沤处理的含桉树皮基质的栽培效果均比自然风干的桉树皮基质好,其中以化学生物方法联用发酵桉树皮基质的栽培效果较好;12 种含桉树皮基质在铁皮石斛上的栽培效果以化学生物方法联用发酵桉树皮与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2颐1颐1 的混合基质为最好,而且明显优于松树皮基质;其他11 种含有桉树皮的基质均适合做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说明桉树皮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松树皮做为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摸索和巩固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稻秆资源,于2 0 1 4年分别在新干县大洋洲镇等5个乡镇设立了秸秆还田效果监测试验点。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腐熟剂可明显加快秸秆腐烂速度,加快秸秆有机质和氮、磷、钾营养元素的转化,为提高晚稻产量奠定了基础;秸秆腐熟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秸秆腐熟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俞家文  惠光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21-10923
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RFID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质量评价系统方案,分析了系统的流程,对系统的构成、设计、实现及其特点作了说明,为食品市场准入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