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查明沽源县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选取52组样品进行水化学组成分析.运用Piper三线图,确定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对该研究区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Ca型为主;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18组地下水化学组分是比较高的,适用于农业用水,也可适当处理后作为生活饮用水;16组地下水化学组分高,质量标准评价为Ⅴ类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饮用.为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其进行灌溉用水适宜性评价.通过对16组地下水作为灌溉用水评价,评价结果是DX-39处水质较差,不宜或不太适用于灌溉.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保证灌溉当地农作物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地下水监测系统研究现状,强调采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以及数值模拟等高新技术,以承德市地下水监测模拟系统平台为研究目标,开展地下水系统模拟与应用系统开发,实现地下水体及含水层空间结构的多维描述和清晰透视,以仿真的形式再现地下水位和降落漏斗的动态变化,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快速分析、计算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增强含水层空间分析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为地下水管理向动态管理、精细管理和可视化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下水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评述了常见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以及典型的评价模型,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特殊脆弱性以及脆弱性的定量研究方面归纳了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地下水脆弱性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评判方法的优劣,建议查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选用合适的脆弱性评价方法,着力考虑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根据生产的需要评价除了潜水含水层以外的半承压含水层以及承压含水层的脆弱性,力求评价的规范化,同时将信息技术融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当中,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期待一种集成工具,收集所需的各类评价参数并将评价工作最终定量化,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地下水风险的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GIS平台支持下,采用水均衡原理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理、方法及流程,重点研究了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要素的获取及评价成果的提取,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兴平灌域为研究区,在SuperMap平台上进行了具体实现。研究表明: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能方便快速地实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空间离散,能清晰地反映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变异性,为区域地下水开采的宏观调控和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相关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与传统地下水资源管理认识不全面、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有关,研究结合吉林省平原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功能评价,从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及地质环境功能三方面统筹考虑地下水资源状况,并进行地下水可持续性区划,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由于水田面积迅速增加,导致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区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吊泵"、局部超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加强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红兴隆分局为例,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对红兴隆分局下属12个农场2006年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八五二、双鸭山、曙光、北兴、红旗岭5个农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为Ⅰ级,仍有较大的承载力;友谊、五九七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为Ⅰ~Ⅱ级,八五三、宝山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而饶河农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为Ⅱ~Ⅲ级,二九一、江川农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为Ⅲ级,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接近饱和.研究结果为红兴隆分局乃至整个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结合吉林西部地下水环境特征及水质监测资料,选取硫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氯化物含量、氟化物含量、总硬度及溶解性总固体量作为评价因子,对吉林西部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并与综合评价法所得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多为Ⅳ类和Ⅴ类水,少部分为Ⅱ类和Ⅰ类水.通过对比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更为切合实际,为合理开发及保护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误差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可开采量评价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减少评价误差的措施:一是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运行测量统计是实现逐步逼近地下水资源量的最有效方法;二是加强基本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研究;三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要有动态的观念;四是建立地下水可开采量与当地地表水资源量、水利化标准间的关系:五是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土地利用现状等。  相似文献   

9.
水均衡与数值模拟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对比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资源评价常用方法为水均衡方法,尝试采用水均衡方法的同时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济源盆地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水均衡方法对较大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便易行,但是局部地区精细化计算能力不足,由于多数补给项采用补给系数法计算,结果误差偏大;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尺度研究区均可以进行模拟计算,但是对已有基础资料要求较高,模拟过程充分考虑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动态拟合精度,各源汇项计算精度优于水均衡评价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更好的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空间区划两个方面,对松嫩平原进行区划分析主要是从空间方面来研究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耦合了地表水、地表水和行政因素的地下水进行区划分析,指出:①以主导因素、综合性和适当考虑行政区划为原则,将地下水划分5个亚区,将地表水划分为10个流域区,行政划分为13个二级行政区。②叠加了地表水因素后的松嫩平原地下水区划,共得到20个分区,方便研究地下水的补给机制,计算地下水补给量,从而预测地下水可允许开采量,进而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③叠加了行政、地表水双因素后的松嫩平原地下水区划,得43个分区,加入行政因素,可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并且方便进行流域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有效的制定评价、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