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肥时期能影响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转状况,进而影响产量。我们以岱字棉15号为材料进行研究,获得一些初步结果。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8%,全氮为0.12%。基肥每亩堆厩肥1700斤,合纯氮8斤,过磷酸钙84斤,合磷素16斤。追肥每亩硫酸铵40斤,合纯氮8斤,分期施用,对照施等量基肥。全试验计三个处理:处理1,苗、蕾肥:6月10日每亩施硫酸铵25斤,6月26  相似文献   

2.
合理密植,是实现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1973年天门县棉花平均密度为四千二百八十六株,从各区、镇、场的棉花产量看,密度与单产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凡是接近或超过全县平均密度的,单产都超过了《纲要》;凡是低于全县密度的,都没有上“纲”。黄潭区平均密度为4998株,单株成桃十个,每亩总桃五万多个,单产一百三十九斤,比一九七二年增产四成多;芦市区今年改善了水利条件,狠抓了棉田管理,棉花生长较好,单株成桃十一个,但密度只三千四百二十五株,每亩总桃三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减施化肥配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对番茄生长发育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以番茄‘园艺504’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CK处理为常规施肥、基肥减40%处理为基肥施用化肥减40%、追肥减20%处理为追施水溶肥减20%、追肥减40%处理为追施水溶肥减40%,空白处理为不施用任何肥料5个处理。结果表明:番茄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低,CK、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间不显著。基肥减施40%处理对番茄茎粗影响不大。叶节数和果穗数CK、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化肥减施提高了番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利用率以基肥减40%最高,与追肥减20%差异不显著。肥料偏生产力以基肥减40%最高分别比CK、追肥减20%、追肥减40%高17.1%、9.4%和16.4%。产量以CK处理较高,但与基肥减40%和追肥减20%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黄腐酸的条件下,减少基施化肥40%或者减少追肥20%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追“花铃肥”?棉花花铃期又要长株,又要增蕾,又要开花、结铃,养分四处分散,是棉花一生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最尖锐的阶段,是需肥的最高峰,吸收的氮肥数量约占全生育期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根据我县高沟公社多年的经验,每亩追施化肥一元钱,可收回皮棉产值十到十五元,这是一项成本小,见效快,收益大的好方法。二、怎样施“花铃肥”?“促苗长蕾控初花,盛花狠促把桃抓”。一般要求在盛花期猛攻,我县一般长势好的棉田在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五日这段时间为宜。但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一个“准”字,按照实际情况采取“三看三定”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以确定土壤肥力及追施N肥量对减轻夏玉米涝害的作用.试验结果指出,淹水5天后玉米幼苗生长非常缓慢,但提高土壤肥力和追施N肥对恢复受涝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作用.同不施N肥小区相比,淹水后每亩追施15和30公斤硫酸铵在中肥地上增产13.8%和22.8%,在高肥地上增产9.3%和11.2%.但两种地力水平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三年,我所试验组一点二三亩油、棉双高产试验获得良好成果,油菜总产三百六十九斤四两,亩产三百斤零三两;皮棉总产二百九十八斤二两,亩产二百四十二斤四两。试验地棉花是营养钵育苗,四月十二日播种,播种以后的天气一直是低温、多雨;移栽到大田后又遇到干旱,都不利于棉苗生长。我们采取了几条措施:第一,移苗补栽。试验地于五月十三日移栽,宽行2.2尺,窄行1.8尺,株距0.7尺,每亩四千二百八十六株。第二,中耕松土。苗期浅中耕二次,松土三次,土壤松泡,不板结,无杂草。第三,巧施苗肥。在每亩施土泡粪二百八十担、豆饼五十斤、过磷酸钙一百斤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四年,我们科研组开展了蚕豆棉花连作试验,为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蚕豆亩产205斤,棉花产量,密度每亩5626株的,实收籽棉424斤,折合皮棉160斤;每亩11400株的,实收籽棉385斤,折合皮棉146斤。  相似文献   

8.
江口县闵孝公社边江大队新桥生产队的耕作土壤多属黄泥和白鳝泥田。1980年包干到户后,宋兴忠家承包了7.5亩稻田,当年种油菜籽5亩,当追第二道肥时,每亩用0.5斤硼砂兑水,溶化后按比例混入每挑大粪水中追肥淋窝;开年后每亩又用。。4斤翻砂、4斤尿素兑水200斤,在阴天进行叶面喷雾根外施肥。经过施硼,根系发达,抽的苔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基肥和追肥用量的施肥方式对棉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施和免施基肥处理能较好地平衡棉花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关系,利于棉株中后期生长及产量形成,其中,少施基肥处理的棉花株高、叶龄、果枝节数和第一果枝高度最大,免施基肥处理棉花的果枝台数和单株铃数最大。少施和免施基肥处理较常规基肥处理的铃重增加了0.2~0.3 g,衣分增加了1.2%~2.7%,并且免施基肥处理的投肥量较常规基肥处理减少了46.47%,籽棉产量和净利润分别增加6.19%和10.75%,少施基肥处理的投肥量较常规基肥处理减少了25.76%,籽棉产量和净利润分别增加1.05%和3.21%,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棉花免施基肥达到了较好的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正定县南豆大队第四生产队,为了探索棉花高产规律,7r4年进行了高密度、早打顶的试验,在菜园地种植了4.8亩棉花,采取大麦和棉花间作,4.2尺一带,棉花行距平均2.1尺,株距2.8寸,每亩留苗12000株,到7月6日即全部打完了顶尖。据秋季收花时调查,每亩实有棉花10000株,株高80厘米,每株平均3.5个果枝,单株结铃9.1个,空株占5%,脱落率24.1%。经过精细管理,每自然亩收大麦300斤,皮棉128斤,折合亩产粮食1200斤,棉花170.6  相似文献   

11.
王德 《作物学报》1965,4(4):381-390
宁夏回族自治区王太堡农业试验场1963—1964在1.26亩地上获得亩产稻谷1400斤的高产。获得高产的主要措施是:(1)土质稍好、排水较暢;(2)采用塑料薄膜保温育苗的秧苗,种植公交10号品种,6月初插秧;(3)采用5×3寸的行穴距、每亩4万穴、每穴5—6苗,收获时每亩有42.9—43.1万穗,密度较高;(4)在每亩基施土粪一二万斤、尿素15—16.4斤的基础上,6月15—20日每亩又集中追施尿素10—15斤;(5),掌握丰产形态、看苗追肥。在土质较好、壮苗早插的基础上,重基施及早期集中追施化肥,这是丰产的关键。这样可以促使迅速返青,幼苗繁茂,使叶片数增多,分蘖早生快发,主茎及分蘖的穗大粒多。由于早期植株各部分尤其是叶片的含氮量高,因而早施追肥稻株能够充分吸收,不致感染稻瘟病,并且能充分利用光能,对于防倒伏以及促使迅速灌浆也都有利。丰产稳产的长相应该是苗期繁茂,叶色深、但不能使顶部三叶现披;到7月初幼穗开始分化时叶色稍黄,拔节时穴高约60厘米左右,拔节前后叶色略转绿、抽穗前半个月又开始逐渐现黄,早期中期不倒,成熟期植株倾斜或稍倒,成熟时穴高约100厘米、最高不超过110厘米。早追化肥、看苗补肥是达到丰产长相的主要措施。孕穗前可以根据第二叶长鉴定植株能否发生早中期倒伏,当每亩有40多万穗时,若有一定量植株第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不同种植及追肥方式对紫薯生长的影响,为紫薯追肥、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以'济黑2号'紫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棚和露地2种种植条件下,追施无机肥、有机肥、藻肥及其相互配施等10种处理方式对紫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大棚种植条件下,紫薯净光合速率在无机肥33 kg/hm2+有机肥20 kg/...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钾肥对大豆的产量效应,寻求大豆在合理氮磷配比情况下,钾肥的最佳施用量,提高我市大豆产量、效益、生产指导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分别设在长葛市石象乡营坊村和魏都区丁庄乡洪山庙村。供试土壤均为壤土,大豆品种为豫豆22,分别于5月27日和6月9日播种。试验各处理追肥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每亩用二铵9kg、尿素4.5kg的基础上配施氯化钾肥。供试土壤的理化性状(见表1)。1.2试验设计共设6个处理:CK,不施钾肥;A,每亩施氯化钾3kg;B,每亩施氯化钾6kg;C,每亩施氯化钾9kg;D,每亩施氯化钾12kg;E,每亩施氯化钾15kg。小区面…  相似文献   

14.
在指针式喷灌条件下,玉米制种是一项高效的种植模式。为调节亲本花期,提高喷灌水分利用效率,确保玉米制种产量,常采用覆膜。本文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对制种玉米覆膜的追肥方式及追肥量进行了试验,得出:在玉米播前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25kg的基础上,尿素的追施量(x)与产量(y)回归方程为Y=291.0+29.2x-0.689x^2;亩追施量为21kg时产量最高,为602kg。并对喷灌覆膜玉米的追肥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棉花氮肥推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南疆滴灌条件下进行氮肥大田试验,对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滴灌随水追肥技术有明显的增产节肥作用。在取得皮棉2728.8 kg.hm-2时,需施氮229.5 kg.hm-2。考虑土壤供氮能力,通过测定各生育期不同层次土壤供氮量,发现其与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确定了相应的供氮量临界值。0~40 cm土壤供氮量对棉花产量有很大的贡献,40 cm以上层次的土壤无机氮可以表征土壤供氮能力。以0~20 cm土壤无机氮为氮素诊断指标,由土壤无机氮推荐施肥表,估算出了棉花各生育期应采用的氮肥追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棉花合理施肥的规律,我们在早发,伏旱的1973年和晚发、伏涝的1974年,分别调查了10个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生产队的施肥情况。现将调查结果综合如下。一、要提高棉花产量,必须提高施肥水平。1973年调查的10个生产队,共植棉1274亩,平均亩产皮棉150.4斤,每亩用肥量折纯氮17.9斤。其中亩产皮棉100~180斤的3个生产队,每亩用肥折纯氮12.6斤;亩产皮棉140—160斤的4个队,每亩  相似文献   

17.
我区大多数社,队是利用旱土种棉,密度一般在四千株左右,施肥水平低,管理粗放,又无灌溉条件,往往因前期低温多雨和后期干旱,棉株不封行,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易脱水脱肥早衰,上部果枝蕾铃大量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常年单产徘徊在30—40斤的水平上。为了彻底改变棉花生产的落后面貌,我校广大工农兵学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体制,连续三年进行旱土棉花高密度试验,每亩在一万株以上,单产稳定在120斤左右。实践证明,旱土棉花高密度早打顶能大幅度提单位面高积产量。  相似文献   

18.
南充地区农技站在8个县34个点试验情况表明,水稻齐穗期酌情增施壮籽肥,比相同条件下不施的平均每穗增加6.1粒,千粒重提高0.63克,每亩多收稻谷82.6斤,增产  相似文献   

19.
一、亩产二百斤到三百斤皮棉所需指标问题棉花高产的因素是由株数、铃数、铃重、衣分构成的。亩产二百斤皮棉,一般需要七万个桃左右。亩产三百斤皮棉,一般需要十万个桃以上。在增桃数、增铃重、增衣分方面,增桃数尤为重要。从调查资料看,要夺取亩产三百斤,拿到十万桃,在每亩4000到5000株的情况下,伏前桃最多有拿到8.6个的。伏桃在我省因为高温、阴雨、干热风等的影响,拿的不稳,多的可以拿到12个,最少也有三、四个的。秋桃比较好抓,一般可以拿到8—10个。从三桃总的比例看,接近1:1:1。  相似文献   

20.
我们植棉组是一九七二年开始成立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连续几年试验推广棉花育苗移栽,研究移栽棉花的生长特点,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我们全组140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预计亩产在250斤左右,其中53亩丰产田可望达到303斤。一、产量结构几年来,我们植棉组移栽棉花产量稳定在二、三百斤,从产量结构上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相对稳定的密度。我组移栽棉花每亩株数一直稳定在四千株左右。一九七三年为四千一百五十株,一九七四年四千二百株,今年四千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