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泗阳117是通过复合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欧柔×早熟三泊)F_6×(早熟1号×毛颖阿夫)F_5,1974年定型.1976年起被推荐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良种区域试验(高肥组),连续三年平均产量均居首位.1976、1977、1978年平均亩产分别为824.1、667.3、912.1斤.1978年参加徐州地区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全区21处平均产量亦居首位.其中徐州地区农科所、丰县农科所、东海农场和邳县稻麦原种场四处亩产过千斤.徐州地区农科所连续三年五次试验,四次产量居首位.1976年早、晚播试验,比泰山4号分别增产7.9%  相似文献   

2.
采用2012-2015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5-2016年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资料,以平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和适应度对小麦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1和扬麦20,是一个增产潜力大、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生产上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华麦1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豫麦54与鲁麦14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优良,2004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江苏省淮北麦区迅速推广。1主要特征特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3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 2 3 ( CM4 86 0 )是 1 998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 CIMMYT)引进的材料中经鉴定、筛选育成的一个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抗条锈、抗倒性强、适应性较好等特点 ,在 2a的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 5 6 6 9.2 kg/ hm2 ,较对照品种陇春 1 5增产 1 2 .73 % ,在生产示范中折合平均产量 5 2 5 4 .5 kg/ hm2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4 1 .70 % ,均居第 1位。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属中筋优质小麦 ,适宜在甘肃省中部的临洮、兰州、定西、临夏及沿黄灌区以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0号”是以(长农4×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203-2(吉农4)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693.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1.1%;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772.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7.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6.
徐花4号是我所1986年育成的夏花生品种,原名徐州7506,由7205-1×天府3号选育而成。1987~1988年参加江苏省和徐州市的夏花生品种区域试验,1988年参加省、市生产试验,表现早熟、高产、品质优良,1989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是以吉农8203—2×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330-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823.3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9.2%;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751.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4.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吉农14号"是以"吉农4号"(吉林20×九农9)为母本,以"吉林27号"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02.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3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1.6%.该品种于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1:2.382×105穴/hm2;处理2:2.925×105穴/hm2;处理3:3.375×105穴/hm2;处理4:4.365×105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776.7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6.75×105株/hm2)时,油菜产量较CK有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可高达3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价小豆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Biplot软件对2009-2011年10个小豆品种在19个试点的国家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豆品系‘保200112’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产量一般可达到1682.5 kg/hm2,在适宜条件下具有3302.3 kg/hm2的高产潜力。在所有试点中,山西大同最具有代表性,陕西延安的鉴别力较好。因此,用双标图法可以直观、简便、有效地显示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和试点的鉴别力,提高区域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国家小豆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