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城市化的园林景观规划项目也逐渐地渗透到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基于此,提出了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规划分析。从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原则入手,主要对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提出了三个具体措施:引入城市规划理念、结合农村区域特点以及合理利用资金以延长景观效果维持时间。以期确立出较为系统的园林景观规划方案,为我国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突出乡村建设用地规划对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建立乡村级建设用地规划及农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存在许多问题,应建立乡村级建设用地专项规划、确立农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等,实施乡村级建设用地规划必须科学合理、有资金保障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科学规划作为蓝图,本文通过对农村规划建设现状的分析,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国农村的国情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八大主要内容,并对农村建设用地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规划编制严重滞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启动,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的各项公共事业相继开工建设。因此,规划进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但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对迟缓,市、县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原则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良好的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笔者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的3种主要模式,并着重探讨了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为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农业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在每个省份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县,每个联系县确立一个示范村和两个联系村,还在一些垦区确立示范场和联系场,帮助这些地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宜的生活场所与工作条件,真正促进农村人口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以撮镇镇新农村社区规划项目为切人点,对在村庄布局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的关键问题诸如职能结构优化、等级规模的规划、产业功能的定位等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内容,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龚玉芝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77-179
该文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学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生态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建设规划及生态修复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措施,并对马鞍山市当涂县丹阳镇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行实例研究与分析,为当前我国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提供生态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可见,解决好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最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人群中妇女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极为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必须把大力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战略,增强开发意识;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素质;改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切实提高其社会地位;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其身体素质等培育和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发展的。本文简述了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康有 《北京农业》2011,(3):212-21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质量却相对较低。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发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之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差距,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5个"结合"论述了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谢莉  刘昭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9-578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旅游活动方式,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活动内容,而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梅州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梅州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史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6-15298,1530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晋中市喜村的晋商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喜村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2):95-96,105
全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步不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对传统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是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农村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论述了农村电子图书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董桥锋  林育敏  郑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00-10503
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概念特征及研究现状,解读了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的含义,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如何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就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及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江夏区海洋村新农村建设的案例,从新农村建设在传统农业、农民生活质量、农村观念等的跨越发展方面,以及文化、乡村风貌的传承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在分析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规划、资金、组织、管理和科技等5个方面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机遇。文章通过背景分析和问题剖析,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强调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办馆模式,并结合实际提出6种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图书馆的有效方法和8种办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