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主要业绩和贡献 朱汉勇同志14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主持“文山州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云南省八市(州)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协作攻关”文山专题等项目8项,选育出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15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6万hm^2,增产粮食1.07亿kg,实现农民增收1.58亿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F0004-F0004
克山分院玉米研究所前身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室,近60年来一直从事玉米资源创新与优良品种选育工作。至今共计选育推广了19个“克单”系列玉米新品种,全省累计种植面积140万hm^2,增产粮食74万t,增收6亿余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克单8号在全省种植面积曾达到17.67万hm^2,  相似文献   

3.
2004年秋我们由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被农业部列为十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主推技术之一的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设计了小麦玉米双垄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04~2005年度示范面积66.67hm^2,2005~2006年度推广到3733.3hm^2,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凉州区的玉米制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以下的灌区,该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天然隔离条件良好,200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83万hm^2,产值达3.28亿元;2007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7万hm^2,产值达3.13亿元;2008年种植面积为1.06万hm^2,产值达3.50亿元。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宜凉州区的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通讯》2005,(12):58-58
该项目为河北省农业厅“三十推”重点推广项目,2001~2003年在29个县130个乡镇实施,3年累计推广面积765万亩,平均亩产4107kg,总产314.21亿kg,总增产42.84亿kg,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560kg,亩增纯效益414.8元。总增纯效益31.73亿元,投入产出比1:3.55。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制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张掖市进行了制种玉米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0125.0kg/hm^2,较传统半膜平作增产13.55%,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794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2850/hm^2。半膜垄作沟灌折合产量为9666.7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8.41%,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418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1800m3/hm^2。综合考虑认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2种种植模式可在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浚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自200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小麦玉米两熟丰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题项目。2005年和2007年浚县农科所分别创造了夏玉米1hm^2面积15102.75kg和15971.7kg的高产记录。通过技术的示范辐射带动.浚县玉米单产由2005年的6847.5kg/hm^2提高到2007年的8100.0kg/hm^2。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0,(1):132-132
该公司是国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是甬优系列杂交稻组合专一、专业、专心的营销开发核心。10余年来,该公司累计推广甬优系列杂交稻达53万hm^2,共增产稻谷3.5亿kg,稻农增收7亿余元。  相似文献   

9.
临洮县八里铺镇位于临洮县城北5km处,海拔1880m,年均气温ZIO℃,年降雨量561.50mm,〉10℃积温2402.10℃。当地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冬小麦间作菠菜收后复种玉米套种大白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使单位面积收益大幅提高到5.67万元hm^2。其中:冬小麦产量为5500kg/hm^2,0,89万元/hm^2;菠菜产量16500kg/hm^2,132万元/hm^2;大白菜产量67500kg/hm^2,2,02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价值,现总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科技》2009,(3):66-66
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推介观摩会上获悉,2009年福建将培育“五新”示范户10000户,建立135个示范片,核心示范面积3.67万hm^2。辐射推广面积133.33万hm^2以上。全省重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年提高1个百分点,促进增收1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0引言 玉米精少量播种是适应玉米新品种开发和精准农业发展的要求,采用精少量播种机将确定数虽的玉米种子按照农艺栽培要求的位置(行距、株距、深度)播人土壤,用最少种子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新的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2008年.奇台县进行了玉米精少量播种试验和示范,面积1230(667m^2).平均产量880kg/667m^2,较常规播种玉米增产12%-18%,增效2250-3150元/hm^2。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不仅节省种子、生产成本,而且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黑河19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黑河19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秆强、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一投产量2488.4~2861.3kg/hm^2,增产幅度10.02%~l3.9%,高产攻关或窄行密植可达3750kg/hm^2,2000~2002年三年累计推广面积50.37万hm^2,共增产大豆13.55万t,获纯社会经济效益2.58亿元。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仍在继续迅速扩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农之元”生物有机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莓成熟早、供应期长、果实大、口感好、抗病性强,经济效益高。全市现有种植面积66.67hm^2左右,每667m^2产量均在1750kg,最高可达2500kg,种植农户平均纯收入0.3万元,有的高达1万元,此项目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油菜秸秆还土改良中低产旱地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梓县有中低产旱地1.5万hm^2,其中一年一熟制1.496万hm^2,由于农户投入不足,产量在250kg/667m^2左右徘徊。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从1999~2002年,进行了油菜鲜草还土试验示范,培肥了地力,玉米产量从272.33kg/667m^2,提高到360.67kg/667m^2,增产32.44%。以油菜作绿肥改良中低产旱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的整体效益,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无公害蔬菜,2001年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市各县(市、区)进行了日光温室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示范。2003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8.3hm^2,茄子产量达52500~60000kg/hm^2,收入18.00万~27.75万元/hm^2,最高可达30.00万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大3138的选育主要是针对生产用品种的缺点和弱点,通过亲本材料的科学选择,实现性状互补,加大亲本间的遗传差距;同时加大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的选择压。该品种在多年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名列1,2位。先后通过北京市、山西省、河北省及国家品种审定。山西省近3年种植面积累计达40.7万hm2,居省内玉米品种占有面积的第1位(2年)和第2位(1年),总增产1.5亿kg。1997~2001年在国内9省市累计推广166.7万hm2,其中2001年种植面积达53.3万hm2。全国5年累计增产玉米12.5亿kg,增收12.5亿元。制种增收获利1.25亿元。  相似文献   

17.
阜新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阜新地区花生发展概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丘陵地区,这里十年九旱,风沙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质脊薄,粮食单产低,却很适宜花生的生长.平均单产200kg/667m^2。收入1000元/667m^2,比种玉米增收500元/667m^2.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种植6.7万hm^2,总产已达2亿kg,占全国总产量的2.5%。产业化已有雏形.民间作坊式企业有5000多户,年加工花生0.5亿kg。现代加工企业有一座,可生产花生油及蛋白,  相似文献   

18.
古浪县南部山区辖7个乡镇,95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1.6万人,耕地面积2.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2.1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9.4%。该区海拔2200-3300m,年平均气温4.9℃,年降水量300mm左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500mm,适宜种植马铃薯。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种植方式粗放,马铃薯生产广种薄收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转变。为了提高旱区马铃薯的产量,2007年我们示范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333.3hm^2,平均产量达到25665kg/hm^2,平均纯收入达到9525元/hm^2,较露地马铃薯平均增收3120元/hm^2。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科种业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开发、服务于一体的种业公司。主要从事玉米、蓖麻、高粱、水稻、小麦、色素作物侧金盏花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自治区各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各类成果200余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55项。“七五”以来各级科研成果创造社会效益70亿元。其中仅玉米引育种就达41个,累计推广面积700万hm^2。纯增效益30亿元:高粱新品种推广面积达300万hm^2。创经济效益近15亿元;蓖麻育种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仅哲蓖3号、4号推广面积就达75万hm^2。创造社会效益6.68亿元.  相似文献   

20.
小麦垄作高产栽培技术是山东省农科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研究成功的一项高产节本增效技术。2004-2005年,我市引进、示范400hm^2,取得成功;经测产验收,平均6870kg/hm^2,较平作增产846kg,增13.2%。据有关资料介绍,垄作增加了土壤表面积,小麦冬前个体健壮,抗低温能力增强。为掌握垄作与平作小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和生长发育特点及抗冻性等方面的差异表现,给垄作小麦大面积推广提供指导依据,我们在示范的同时进行了垄作小麦与畦内平作小麦对比试验,基本摸清了垄作条件下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