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豫北地区生产上小麦套种花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制约麦套花生发展的因素、品种性状与机械的农机农艺相融合,从改革小麦花生种植模式、节本降耗增效着手,研究提出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濮阳市麦套花生生产现状调研,找出了阻碍濮阳市发展花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麦套花生的对策,其中小麦花生轻简化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很容易普及推广,有利于小麦花生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麦套花生是我国常见的小麦花生栽培技术,我们通过阐述麦套花生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为麦套花生实际生产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祖绪 《农家科技》2006,(11):11-11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早熟小春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其中花生茬口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决花生主产区粮油争地矛盾和伏旱天气影响等问题,可采取小麦播种时预留空行,次年套种花生的办法来解决。一、麦套花生生育特点麦套花生可增加边行优势,并使花生提早1个月左右播种,延长有  相似文献   

5.
<正>1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是指冬小麦收获前在麦垄里套种花生的技术,此项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使小麦、花生双丰收。麦套花生采取大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加宽播幅和套种行,套期提前,花生生育期延长至140~150 d,相当于中晚熟春播花生,改善了光热条件,为有效降低因前期与小麦共生期间的争光矛盾和后期气温低的影响,在花生生长中期合理追肥,促进花生中期生长,以获得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麦套夏花生在冀中南地区发展较快,对提高复种指数、正确处理粮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麦套夏花生高产轻简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麦套花生播种出苗后与小麦有一段共生期,因遮光和近地气温较低,花生苗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花生光热条件,小麦选择晚播早熟、矮秆、  相似文献   

7.
<正> 为探讨麦套花生高产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设置了麦套花生高产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试验。供试品种为豫花三号,对其长势长相、生育动态、开花结实规律、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本研究所南地,细砂土。小麦播种前每亩施入土杂肥2500公斤,磷肥25公斤,犁地后起埂,埂宽80厘米。10月5日在垄沟内播种两行小麦,品种为豫麦13号,每亩播量5公斤,小麦亩产308.6公斤。4月7日在垄沟内每亩开沟施入棉仁饼100公斤,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濮阳市麦套花生生产现状调研,找出了阻碍濮阳市发展花生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麦套花生的对策,其中小麦花生轻简化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很容易普及推广,有利于小麦花生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中麦套花生的产量占花生总产量的95%以上.近年来,由于重茬及品种退化等因素,花生产量逐年下降,花生的种植面积亦有逐步萎缩的趋势.为提高花生的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配合国家油料倍增计划项目的实施,确保国家油料安全,现提供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滑县地处黄河故道,耕地面积13万hm~2,半坡店、四间房、白道口、慈周寨等乡镇的砂质土壤,十分适合花生种植。滑县夏花生在河南省为大果花生生产区。滑县的麦套夏花生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大的高产潜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麦套夏花生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播前准备(一)施足底肥麦套花生不便施基肥,应在小麦播种前施足两种作物所需肥料或在春季麦田多施肥,以保证花生有  相似文献   

11.
麦套花生高产无公害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3~2005年开展的花生相关配套种植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前茬小麦低产水平下花生以5月12日套种较为适宜,在中高产水平下以5月22日为宜;小麦、花生双7.5t/hm2的施肥总量应不低于土杂肥75t/hm2,纯氮540kg/hm2,氧化钾420kg/hm2;增效阿罗蒎兹、阿维菌素2种农药对出苗率生长发育均无影响,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达50%以上;套种小麦选早熟小麦品种荷麦13号较晚熟品种潍麦8号熟期提前5~7d;花生施用钼肥产量增加6.9%~13.95%。  相似文献   

12.
扶沟县花生种植常年在15万亩以上,其中麦套花生是主要种植方式,占花生总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劳力短缺,其麦套花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一是花生种植费时、费工、成本高:二是花生播种基础差,出苗整齐度差,长势较弱,密度难以保证;三是不利于小麦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3.
赵敬川 《河南农业》2019,(25):50-50
一、前茬小麦栽培要点(-)小麦适期晚播小麦后茬若套种花生,其播种时间应比大田麦适期晚播4~8d。小麦品种尽量选用半冬性、中早熟、矮秆、紧凑型品种。(二)增施有机肥麦套夏花生前期生长主要依靠前茬地力。因此,秋收种麦前,结合整地,在麦田施肥基础上应增施优质有机肥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正> 山东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10月由山东省农科院组织花生科技界专家,对莒南、临沭、定陶、文登等协作基点县培创的夏直播覆膜,小垄宽幅麦套和大垄麦果播覆膜花生,进行了考察验收,结果超额完成了夏花生小麦一年两茬双高产高效益的预定指标,实现了夏花生小麦双400公斤,亩收入千元的高产方.  相似文献   

15.
麦套花生综合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鄄城县地处鲁西南平原,麦套花生占95%以上,套种密度、氮肥用量和磷肥用量历来是影响该县麦套花生产量的三个关键因素.为探讨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三者与产量之间的综合关系,于1998年在什集镇大王庄进行了麦套花生综合增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麦套花生,是兰考县夏播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多年来,农民习惯采用满三垄(一行小麦,一行花生)和隔垄种植(隔2行小麦,套种1行花生)模式。满三垄田间作业难度大,而隔垄种植,不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热资源,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为改革种植方式,给花生高产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17.
<正>一、麦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品种问题多数农户种植花生一般采用自留种的方式,导致花生品种更新换代周期长,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慢,已成为麦套花生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二)种植密度问题目前,在种植密度上,密度过稀和密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存在。在老花生产区,农民有种植花生的经验,采用花生专用人力播种耧在麦垄间条播,代替了人工穴播,从而使播种密度有了保证,但超量播种也比较普遍。根据生产调查,麦套花生播量达到25~30kg/667m2的农户占26.7%;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花生产区,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适宜的追肥时期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用3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济麦22、临麦4号、LN66),研究氮肥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适时将小麦的追肥时期后移,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不同小麦品种适宜的追肥时期是有差异的.对于大多数小麦品种(如济麦22和临麦4号),氮肥的适宜追肥时期为拔节期;对于生长后期有早衰迹象的小麦品种(如LN66),开花期追肥较为适宜.[结论]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小麦的品种特性适期追肥.  相似文献   

19.
<正>大沟麦套种,不但保证小麦面积,扩大秋粮、油料作物面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套种作物玉米、花生、西瓜等作物的产量。现介绍大沟麦套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如下。1大沟麦套花生种植规格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应体现以花生为主的原则,套种方式为90厘米一带,种2行小麦,2行覆膜春花生。应实行高低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粮油争地的矛盾,粮油作物套种的种植方式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但传统的麦田套种花生多采用麦前半月等行套播的种植方式,这种栽培方法,严重影响了小麦、花生正常生长而导致产量较低。几年来,招远市农技推广部门在深入探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改革了传统种植方式,实施“五改”技术措施,既保证了前茬小麦丰产,又使麦套花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改等行平套为宽幅大沟套。过去,小麦、花生套种的种植规格一般是在25~30公分的等行距小麦间平套花生。这种平衡的田间配置方式,使小麦、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