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的同类相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一异嗜主要指啄趾、啄羽、啄肛、啄蛋、同类残食。1病因(1)营养因素:①缺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②料中钙和蛋白质含量不足;③缺某些维生素(A、D、E、B2)及微量元素(Cu、Mn、Zn、Co)等;④饲料太  相似文献   

3.
啄癖主要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啄头癖等几类。鸡啄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啄肛、啄羽、啄趾和啄蛋等恶癖,多发生于一个多月龄的小鸡和当年初产的小母鸡。被啄的鸡只不仅秃头、光腚很难看,有时还转为啄肛,肠被拉出而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全群互啄,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1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1.1饲料因素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特别是日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失调和钙、磷、钠、镁等的含量不足或缺乏。1.2饲养管理因素如鸡舍内饲养密度过大,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地面潮湿,光照过强,饲喂量不够和饮水供应不足等。1.3不合理的混群饲养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和强弱混群饲养也是造成发生恶…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75-76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啄癖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蛋和啄趾,一般先从少数鸡开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迅速扩散到全群。尤其在高温季节(夏季)饲养表现更甚。其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在养鸡生产中不断学习,总结部分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提供给广大养户,以供参考,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
8.
在养鸡中,常见一些鸡发生啄肛、啄羽、啄趾癖,特别是雏鸡和初产母鸡易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给养鸡户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鸭啄癖症是圈养鸭群中有时会见到的现象。啄癖种类较多,包括啄肛、啄趾、啄羽、啄蛋等现象。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管理不当,如鸭舍饲养密度过大、运动量不足,饲料单一造成蛋白质缺乏或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长时间不喂给食盐,饲喂时间不固定,以及运动场过小,圈舍内通风不良,光线过强等都会造成啄癖症的发生。1 鸭常见的啄癖症1.1 啄肛这是养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啄癖。雏鸭多是在拉稀时,而鸭舍内又缺少饮水,其他雏鸭就啄拉稀雏鸭的肛门,啄破出血后,更多的雏鸭又去啄,常常会导致死亡。成鸭多见于母鸭产蛋,肛门外翻…  相似文献   

10.
啄癖症又称异食癖,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羽癖、啄肛癖、吸蛋癖、啄趾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相似文献   

11.
一起建昌鸭啄癖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荣  李翠蓉 《中国家禽》2004,26(20):20-20
西昌市高枧乡某养殖户饲养的建昌鸭,自2004年5,923日以来出现啄肛、啄羽现象。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得到了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蛋鸡啄癖的现象时有发生,鸡群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无论鸡的品种和日龄大小,无论何种饲养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症状,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4.
张滴 《饲料工业》2001,22(1):35-36
大群养鸡 ,特别是高密度饲养 ,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 ,啄肛 ,啄趾 ,食蛋等恶癖。在开产前后 ,经常会发生啄肛。互啄会导致鸡着羽不良 ,体热散失 ,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肉用仔鸡中 ,互啄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 ,严重还可导致死亡 ,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1互啄发生的原因   引起啄癖有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 ,亦有营养方面与疾病的原因 ,还有品种上的原因。 1.1引起互啄的环境条件   饲养密度过大 ,禽舍空间不足 ,育雏时温度过高 ,采食及饮水不足 ,限饲或饥饿 ,光照强度过高 ,通风不良下的氨气浓度过高 ,潮湿等等 ,饲用颗粒料…  相似文献   

15.
筱军 《饲料研究》2004,(10):31-31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使鸡产生一些恶癖,如啄肛、啄趾、啄翅、食毛、食蛋、食肉和异食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个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啄趾癖和啄翅癖,多发生于幼鸡,它们相互啄食脚趾、翅膀、造成脚趾、翅膀出血,甚至把脚趾啄断,以致跛  相似文献   

16.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啄癖是禽的一种代谢机能紊乱性综合征。禽表现有啄食异物的癖好,如啄羽、啄肛等,多见于饲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啄癖往往首先在个别禽发生,以后迅速蔓延。引起肉鸭啄癖的原因很多,如饲养密度过大(尤其是网上圈养),运动量不足;饲料成分单一而造成蛋白质或饲料中的含硫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市在推广运用全价饲料过程中,养禽大户的三黄鸡、草鸡、七彩山鸡,发现有啄羽、啄趾、啄肛、啄蛋等恶食癖现象。养禽户一旦发生本病,被啄的家禽除部分死亡之外,其余的家禽羽毛残缺不全,精神不振,生长速度缓慢,上市销售一般作伤残家禽处理,给养禽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我们在近郊及丹徒县的丁岗、人路、涑壁及东昌等乡镇的12户养禽户对本病的发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共发生本病4.5万只。占饲养总量的18%,  相似文献   

19.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