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们尚对去年的“非典”记忆犹新,而“禽流感”又成为不速之客,越南、日本、泰国、印尼等亚洲10多个国家和我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省份相继暴发。“非典”和“禽流感”的暴发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一方面积极与传染病进行抗争,另一方面不禁要问,为什么近年来会连续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为什么原来在动物之间传播的“禽流感”也会传播给人类?人和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不得不将防制动物疫源性疾病摆在重要位置。1动物疫源病频发的原因所谓动物疫源病是指各种动物本身携带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1):i0001-i0002
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残暴和无情付出巨大的代价。非典过后,人们不敢吃果子狸等野味了;禽流感发生后,人们对鸡产生了畏惧之心;人感染猪链球菌牺牲数十条生命后,人们发现蠢笨的猪竟然也会“报复”……  相似文献   

3.
人们尚对去年的“非典”记忆犹新,而“禽流感”又成为不速之客,越南、日本、泰国、印尼等亚洲10多个国家和我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卜海等省份相继暴发。“非典”和“禽流感”的暴发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一方面积极与传染病进行抗争,另一方面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4.
去年的“非典”,现在的禽流感,数不清多少的动物疾病曾引起人类的恐慌,尤其是人畜共患的疾病。究其原因,当然逃脱不了人类的干系,尤其在饲养管理上的紕漏。以往提起人畜共患病人们想到的总会是家畜或家禽,很难与可爱的宠物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宠物也是异于人类的动物,不正确的管理同样会给人类带来祸患。下文则出于此,让我们了解宠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疾病,如何正确地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我国重大动物防控疫病之一,不仅会造成大批家禽死亡,而且会传播给人类,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要做好本地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威胁畜牧业发展,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例如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又如在猪、牛、羊中传播极快的口蹄疫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一旦在家畜中疾病暴发后,先采用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快速传播,减少大牲畜的屠宰数量,降低经济损失,为随后大规模免疫接种争取时间,提高免疫效率。还有些动物可能是人类病毒天然栖息载体,病毒在这些受感染动物体内呈现隐性感染状态,并不发病。例如鸭、鹅是禽流感的病毒库,猪是由禽流感转变为能人传人病毒的主要中间宿主。又如牛。常会隐性携带口蹄疫病毒,而要彻底清除这些中间宿主体内病毒,RNA干扰技术会起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尚对去年的非典记忆犹新,今年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又成为不速之客,亚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疫情,损失家禽逾5千万只,越南、泰国还出现了家禽感染人直至死亡的病例。目前,禽流感这种动物疫源疾病暴发流行呈上升态势,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候鸟迁徙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非典”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一样,禽流感的突袭则可能更会使我们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新的变革。如果说候鸟迁徙的确是这次禽流感蔓延的主要原因,那么在冬去春来、大地回春,一直是美好吉祥象征的候鸟,又到了迁徙的季节,如何善待野生动物、善待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与人类健康吴红专刘福安(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广州510642)去年年底香港不断有关于儿童及老人感染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之为禽流感)而致死和致病的报道,沸沸扬扬,一时港人“谈”鸡色变和“啖”鸡色变。为澄清人们对禽流感的误解,现就其特点与人类健康之...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问:为什么飞机不会传播禽流感?答: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商务航班的狭小空间以及机舱内的空气循环系统并不会助长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虽然乘客和机组人员携带的病原体很容易在商务航班上扩散,但是商务航班上应用的空气调节系统似乎可以有效抑制靠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实际传染风险要比直观感觉低得多。在目前空中交通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人们担心“非典”、“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会失去控制,也担心生物恐怖分子搞天花袭击。公众对于飞机机舱内通风系统的怀疑有增无减。但是科学家认为,已有的知识告诉我们,与其他的封闭空间相比,飞机并不能算是…  相似文献   

11.
给全球养殖禽类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在近三十年当中,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非洲,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相当流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感区域,对当地造成相当大的威胁。虽然目前这种病毒并没有在人际之间发生传播,但是这种病毒若于人流感病毒进行新的重组,就将成为人间传播可致死的流感病毒,这会形成新的流感盛行。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直接接触了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者接触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排泄物。在经过不断变异后的禽流感很有可能冲破种属屏障,从而将危机到人类和哺乳类动物,从而在宿主和病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宿主发病升至死亡。目前研究出其致病机制,并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动物防疫消毒是预防动物传染病,保障人畜健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不同地区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近年,在控制“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的爆发流行工作中,环境及人畜的防疫消毒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结合多年来从事动物防疫消毒实践,就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印度的鼠疫、日本的疯牛病、美国的牛结核、全球的艾滋病、亚洲的非典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禽流感均为动物疫源性疫病,疫情警报连续不断。关于动物疫源性疫病频频突袭的消息,不断的惊扰着世界的神经。曾经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动物,如今却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疾病,人们不禁担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殖技术》2007,(12):49-49
世界卫生组织12月17日表示,最近缅甸和巴基斯坦都首次发现了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为防止病毒由动物向人传播,各国应加强对于动物、特别是禽类中禽流感的控制,同时使人们了解预防禽流感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重大动物疫病与畜牧业发展、自然生态保护、人类健康关系十分密切。近几年来国际重大动物疫情发展迅速,形势严峻。不仅造成了大批畜禽死亡和畜禽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给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危胁,造成人员伤亡。去冬今春世界各地及我国部分省市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去年的“非典”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建立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畜禽疫病防制工作运行机制,消除发生疫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禽流感在全世界流行,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不仅给家禽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流感病毒可能是唯一可以在几个月内使世界上人群大量感染的病原体。所以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大瘟疫”,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进而防止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曾多发,已经成为重点防控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也已经造成了多起人的致死性病例。目前,全球防控禽流感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研究者指出,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具有很强的变异能力,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永远的疾病。从目前看,H5N1病毒还主要是引起禽类的疾病,虽然传播给人还表现为零星散发,引起的致死性病例也为数不多,而且至今尚未发现有人传人的情况发生,但是,许多专家都相信,H5N1或类似的病毒在与人类的病毒结合发生变异后,引起人传人并造成人类大批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曾在1918年~1919年导致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鸟类。他们已经找到了1918年病毒与现在在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毒H5N1有共同的基因变异。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还是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及时洞察、了解禽流感这种动物源性病毒继续发生与传播有关的可能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迫切。 本文系由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提供,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原文为英文,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编译,供我国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非典”和“禽流感”的爆发,使人们对病原微生物的跨物种传播更加引起了重视,研究证实,戊型肝炎病毒(HEV)可以感染人和猪、牛、羊、鸡等动物。日本已证实2000年的戊型肝炎爆发与食用受污染的猪肝有关。为此我们对采自不同地区的14个猪场血液样品进行HEV抗体的检测。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四面开花,今年又呈多发之势,防控难度之人前所未有,而且大有向人类发起攻击之势。不仅是禽流感,其他家禽疫病也是频频发生,挥之不去,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为什么动物疫病却越来越多,难于防控,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常发生禽流感病毒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事件,但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却未发生传播,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表面的HA糖蛋白与靶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本文主要从A型流感病毒与人类受体结合的特异性、HA氨基酸的突变对禽流感感染人类的影响以及HA突变对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流感病毒HA突变与受体识别的关系,以期能为将来人们研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科学家发现,猪体内一个特定基因的变异会导致猪更易感染禽流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防止新型流感发生。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猪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猪体内一个名为“Mx1”的基因出现变异时,禽流感病毒就会增殖。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养猪场的配合下对猪进行了实际检查,发现“Mx1”基因出现变异的猪确实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猪既可感染人类流感,也可感染禽流感。专家认为,猪有可能充当禽流感病毒从家禽传播给人的中介。病毒可以在猪身上发生变异,获得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能力,引发新的人类流感。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