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刍议沙产业在我省西部沙地农业综合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西部沙地具有发展沙产业的优势条件。本文阐述了沙产业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作用,并根据沙产业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适合我省发展沙产业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沙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新的业态、增长极和动力源,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有利于发展异地消费型产业,有利于区域的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转化。根据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发展方向分析,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应是休闲沙产业、创意沙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在文化产业与沙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创意和科技提供动力,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在研发、设计中融合发展,在品牌管理中融合发展,在园区建设中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冀西北沙区为例,阐述了冀西北沙区开发沙产业的重要性,描述了其沙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沙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农户参与饲草、中草药种植的程度低,饲草料、药材企业经营规模小,饲草料、药材种植业基地建设规模小,沙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短缺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调动农户参与沙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和扶持柠条、沙柳等植物精深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柠条、沙柳等饲料林基地和甘草、麻黄等药材基地建设,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搞好科技创新和模式推广,积极推行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对人才需求、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沙产业理论学科基础等方面需求的分析,阐述了开展沙产业理论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梳理了河西学院在学科与专业建设、钱学森沙产业奖学金班、沙产业教育基地和科研平台、产学研结合模式等方面取得沙产业理论教学的成效,最后提出了在钱学森沙产业冠名班、沙产业学科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南疆沙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产业概念和其在中国发展状况解读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新疆南疆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优势、发展的现状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目前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今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模式,为南疆地区沙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是区域生态恢复与改善的主要方面.林业建设的主流和投资热点.地处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河西走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沙产业开发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双重作用关系.将沙产业开发寓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在林业生态建设中通过草树种的科学配置实现特色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是发展沙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沙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条件,而沙产业开发又将为全面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田青  王建兵 《甘肃农业》2005,(12):56-57
对河西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资源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讨论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阐述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实践所走过的道路,分析限制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的提供理论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以色列和张掖沙产业成模式的分析,对张掖市沙产业类型、存在问题和成功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证明沙产业是21世纪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新产业,我国西部0.5亿hm2的可开发沙漠,将在沙产业理论指导下成为我国的"冬季厨房"。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沙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沙产业的发展,基于西部地区沙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沙产业的发展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加强沙产业科技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沙产业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行业协会,加快沙产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36-237
榆林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防沙治沙措施与发展沙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如今取得了明显成就。从榆林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能源储藏丰富等四大方面介绍了发展沙产业的优势,并从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沙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特色沙区旅游业、发展沙区植树造林建设和发展沙区新能源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沙产业的途径,以便为全市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述了凉州区发展沙产业的必要性,总结了沙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凉州区发展沙产业总体思路及相关措施,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引进的沙漠生态治理企业和沙产业发展现状,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研究分析了沙漠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措施,比较分析了2017年和2018年沙漠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沙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成效,同时,提出了今后沙产业和沙漠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就沙产业而言,其目的就是"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提高沙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沙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概述了格尔木的沙区资源现状,指出了沙产业的建设内容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是J2EE的一种开发模式,Struts是基于Servlet、JSP以及标签库技术的一个实现良好的MVC框架,可以更快的利用MVC理论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本文介绍了MVC模式及Struts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沙产业协会网站,系统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林沙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林沙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林沙产业的发展及完善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发展并完善林沙产业的基本思路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各种有关发展并完善林沙产业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兰布和沙区是我国沙产业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引黄河水是其可供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然而,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可供水量减少,严重影响了鸟兰布和沙区沙产业的发展.本文以2006年为基准年,对水平年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区2020年需水量共计6.851×108m3,同期可供水量共计5.593×108m3,缺水量0.898×108m3,缺水率为13.11%.因此,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最小化利用,通过健全水资源管理原则,建设节水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系统,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农作措施,选育抗旱、高效节水的植物和其他生物,实现植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内蒙古沙产业而言蕴藏新的发展机遇。沙产业将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剖析沙产业发展路径势在必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路径可以诠释为能源路径、生态路径、产业路径以及高新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8.
磴口县近70%的土地为沙漠,长期以来该县在治理沙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文章在分析以往治沙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磴口县的土壤、气候等资源特点和当前的市场需求,提出用绿色、特色和体制创新的措施发展壮大沙产业.通过发展沙产业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治沙工作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的分析评价,从河西地区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水土资源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为目标,农林牧、粮经草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生态产业,培育产业经济带,延伸产业链,形成结构合理的沙产业发展格局。引进节水、高效的植物种、品种和优良家畜,发展苜蓿草产业、麻黄、甘草、黄芪等中药产业、肉羊和肉牛等暖棚式舍饲畜产业、棉花和马铃薯产业、酿造葡萄产业和日光温室蔬菜、花卉产业等,构建河西走廊复合的农林牧生产系统,促进荒漠绿洲沙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钱学森首次提出"沙业",即沙产业。沙产业是大农业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知识密集农业型产业。具体地说,就是在茫茫沙漠戈壁中,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一切可以运用的知识来组织经营农产品生产。本文以阿拉善盟为例,阐述了发展沙产业的意义,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