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德县天然草场面积28.63×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5.95×104hm2,共分为9个草场类,22个草场组,51个草场型。本文阐述了贵德县草场植被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供全县广大畜牧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也是再生性生产资料,为了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必须摸清家底,掌握草场的自然经济特性和分布规律并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合本地情况的生产方式和畜牧业经营管理措施。本文根据小金县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水利条件、土壤和植被等特点,按照草场分类原则和系统对小金县草场类型进行了描述,对小金县草场资源、草场植被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评价,估测了小金县草场生产力及栽畜量,分析了小金县草场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小金县草场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民和县天然草场类型与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民和县草场分布的地理环境、类型组成及面积,测定了各类草场的平均生产力,得出了理论载畜量,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夏河县天然草场面积72.488×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9.525×10^4hm^3,分7个草场类,13个草场组,18个草场型。本文阐述了夏河县草场植被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供畜牧、草业相关业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河源区天然草场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虎 《中国草地》2004,26(2):70-75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河源头区天然草场中的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寒沼泽与水生植被、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山垫状植被、高山冰缘和流石坡稀疏植被等主要草场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群落结构和组成及其年轻性、脆弱性、敏感性、原始性、典型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对黄河源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乌兰察布盟有山地草场909.1万亩,占全盟天然草场总面积8467.9万亩的10.7%。山地草场所处的生态地理条件,决定了山地草场较之盟内丘陵及高平原草场具有明显的优势,了解山地草场的主要类型及其优势,对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类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山地草场的主要类型乌盟的山地草场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区(灰腾梁)、蛮汉山区、苏木山区等山体地势形态比较明显的地区,这些地区海拔1600—2200米,相对高差200—500米,山势陡立,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河源头区天然草场中的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寒沼泽与水生植被、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山垫状植被、高山冰缘和流石坡稀疏植被等主要草场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群落结构和组成及其年轻性、脆弱性、敏感性、原始性、典型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对黄河源区天然草场植被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徐同生 《四川草原》1997,(3):4-9,15
对巴什吐格草地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分布规律与草场类型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草地是中昆仑山北坡自然环境最好、植被发育最好、放牧地形最好和供水条件最好的典型草场之一。自南向北,草场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东、西部植被水平分布亦有较显著差异。根据新疆草地分类系统可划分为: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化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山地典型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6类及6个亚类、11个组、14个型。。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典型草原分别是冬春场和夏秋场的主体类型,各占冬春场和夏秋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822%和6671%。结合当地草场实际,提出了草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的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松嫩平原、东部的三江平原和北部、东北部的半山区。主要由草甸草原、草甸、沼泽草甸和林间草地。这些地区水分充沛、土壤肥沃,是我国有名的优良草场。但这优越的条件也为有毒、有害植物的大量滋生提供了良好生境,使其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近年来,由于对草场过度利用,草场严重退化,优良牧草的成分大大下降,给有毒、有害植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毒害草在草群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增加了家畜误食机率,特  相似文献   

10.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地理坐标为东经95°29′~99°16′、北纬35°15′~37°17′,地区跨度大,面积广阔,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地地带和柴达木盆地平原2种地貌类型。境内总面积约5万km^2,因地势、气候等环境不同而形成以香日德农场、诺木洪农场、察苏镇为主的农业区,以沟里乡、热水乡(有少量的农区)为主的牧业区,以香加乡、夏日哈镇、巴隆乡及宗加镇为主的半农半牧区的地区形势。牧区又分为平原沼泽盐碱地带、高海拔草甸类型的山地草场2大类型草原。山地草原草场主要分布于沟里乡牧业区、热水乡牧业区、香加乡牧业区、巴隆乡、宗加镇以南的大部。另外,境内有英德尔种羊场及其放牧草场。平原沼泽盐碱地带主要分布在宗加镇、巴隆乡以北形成广袤的平原盐生草甸草场。这些不同的地区形式和草场类型,使都兰县的绵羊养殖业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繁育体系和品种。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场毛面积为76.86万hm2,可利用面积69.23万hm2,草场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根据盆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可将盆地的草场类型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低地盐化草甸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这些草场是吐鲁番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2.
祁连县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祁连县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中段 ,草场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气候特点是冬春漫长 ,冷季牧草枯黄 ,量少质劣 ,营养下降 ,枯草量仅为旺季青草的 1 3~ 1 2。境内地区热量分布差异大 ,地形复杂 ,决定了草场在放牧利用上的季节性。全县天然草场总面积 99 36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81 2 7% ,可利用草场面积 84 99万hm2 ,占草场总面积的85 5 4% ,无论是草场总面积还是可利用草场面积 ,均比门源、刚察、海晏县的草场多 ,居海北州第一位。草场类型以山地草甸类草场为主 ,广泛分布在多隆、默勒、峨堡、阿柔等地区的山地、滩地上 ,此…  相似文献   

13.
选取甘南州主牧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草场质量、草场数量、生产潜力、载畜量等与草场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合理布局草场载畜量,为畜牧业生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南州天然草场有毒植物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小伟  孙坤  马瑞君  曹昀 《草业科学》2003,20(10):60-63
为了防止家畜中毒和抑制有毒植物的繁殖,对甘南州天然草场有毒植物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整理,初步查明甘南州天然草场有毒植物约有85种,隶属31科57属。对有毒植物生活型和海拔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毒植物以多年生草本占多数,并且集中分布于海拔2500--3200m的地区。对部分有毒植物毒性成分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天然草场有毒植物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洪锐民 《中国草地》1996,(3):1-6,16
根据该区域植被状况和土壤生态条件,将松嫩草地划分为三大草场类型,即草原、草甸和沼泽,讨论了各草场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立地条件,同时论述了该区域常见的饲用植物类群,并根据其营养特点和可利用状况给予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经调查,从气候,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4个方面分析了扎鲁特旗植被的过渡性特征,以揭示其规律。该地区是大兴安岭山地向西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近代生态环境是形成植物区系独特的首要原因。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丘陵干草原和平原干草原类型,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基地。家畜南多北少是其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 kom.(Chang comb.nov.)及以小叶章为主体的各类天然草场,是我国重要的草场资源之一。东北地区的小叶章天然草场,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各山区及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和黑龙江等流域,总面积达6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8.
2013-2015年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对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大陆草甸类、草甸草原类、干草原类、荒漠草原类6种不同类型的草场进行定点定位监测,统计分析了各类草场生产力的月、年动态规律,为塔城天然草地合理利用,畜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天然草场有毒植物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黄河、长江的上游。地理位置N32°36′~42°27′,E92°10′~108°43′,境内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据调查资料表明,甘肃省分布的种子植物约203科,993属,3 867种,其中草场植物约2 303种,分属155科743属。这些植物的70%可作为牧草。 甘肃省有160万hm2天然草场。近20年来草场的退化现象比较显著。初步估计退化面积已达全省草场总面积的60%以上。草场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毒害草的比例增加。如何有效地控制毒草蔓延,减少其对畜牧业和草场所带来的损失,是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确保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1 甘肃省草场有毒植物种类 甘肃省草场的主要有毒植物约有78科187属312种(不包括栽培种和仅对家畜有机械性伤害的种),其中重要有毒植物有46种,分属17科26属。对甘肃天然草场危害较严重的主要为瑞香科的狼毒,豆科的黄花棘豆、甘肃棘豆、小花棘豆,禾本科的醉马草和壳斗科的栎属植物。棘豆和栎叶列于我国“三大灾害毒草”之内。 除上述重要有毒植物外,对甘肃省草场影响较大的有毒植物还有毛茛科、大戟科、杜鹃花科、麻黄科、马桑科、龙胆科、豆科黄芪属、百合科萱草属、藜芦属等科、属以及蕨类和裸子植物门的某些植物。豆科植物中黄芪属植物目前被确认有毒的为17种,甘肃省分布6种,直立黄芪的栽培种沙打旺具低毒,虽作为饲草,但应避免单喂。 2 有毒植物的分布 有毒植物种的分布与生境条件相关。据粗略统计,草场植被中草甸草场的有毒植物种类最多,占草场有毒植物种总数的42%;灌丛草场占11.7%;草原草场占3.1%;荒漠仅占1.8%。其余的分布在林下、沼泽、浅水、村庄周围和田间。各类草场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如下。 2.1 亚高山草甸草场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紫云英、披针叶黄华、乌头、铁棒槌、露蕊乌头、北乌头、甘青乌头、泽漆、大戟、狼毒、山莨菪、黄花蒿、烟管头草、额河千里光、醉马草等。亚高山草甸分布在甘肃省天水、临夏、甘南、定西的岷县、漳县以及祁连山区海拔2 000~3 500 m地带。  相似文献   

20.
在简述紫泥湖地区自然条件、草地类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围封天然打草场的草地资源和生产力特点,以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培育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