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很多养猪场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社会化、服务性的技术,是为了提高猪品种质量、提高养猪效益、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途径。1人工授精可以节省母猪配种费用1.1本交配种所需费用以100头成年母猪测算,需要成年公猪4头,后备公猪2头。成年公猪年耗料和饲料费:成年公猪每头年耗料1000千克,4头公猪年耗料4000千克,每千克饲料价格按1.40元计算,全年饲料费开支5600元。后备公猪年耗料和饲料费:后备公猪由原种场引进,如要保证有2头合格的后备公猪投入使用,每年至少要引进3头公猪,后备公猪在本场年耗…  相似文献   

2.
山区生猪人工授精站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福旭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3):17-17,19
1.1.1 投入多一个新建的生猪人工授精站按饲养2~3头公猪概算约需投入1.5~2.0万元(包括圈舍修建、种公猪成本及投产前期饲养、器械设备、通讯及交通等费用),才能开始投入运作,而运作一年又需要投入0.9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王前 《养猪》2001,(3):12-12
种公猪是养猪场的核心 ,不仅关系到猪群的质量 ,而且关系到母猪的妊娠率的高低 ,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的影响。人工授精用的公猪 ,有三条选择途径。一是在本场种猪群中选择 ,二是到著名的种猪场选择后备公猪 ,三是到种猪测定中心或育种公司购买冠军猪精液 ,与本场特优母猪配种 ,从其后代中选择优秀个体作种用公猪。从目前市场上看 ,到种猪场选购一头特优公猪需1 0 0 0 0~ 1 4 0 0 0元 ,而一份特优公猪的精液约 2 0 0元 ,那么 ,买一头公猪的金额 ,可以买 70份精液 ,可以满足 2 8~ 30头母猪妊娠 ,从而获得 2 5 0头后代 ,其中约有 1 2 5头…  相似文献   

4.
<正>种公猪站是集指导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据统计,截至2009年包括场内人工授精站,全国大约有6 000家公猪站,其中存栏100头公猪以上的商业化公猪站10家以上,所占比例比较低。而近几年,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以上海祥欣、河南谊发、广西扬翔等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养猪企业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加快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解决养猪排泄物污染环境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生态养猪技术。在生猪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实验,各个技术环节都进行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1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1.1经济效益分析1.1.1减少了饲养种公猪数量1万头可繁母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仅需种公猪23头,减少饲养种公猪418头,按75%的更新率,公猪5000元/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1阶段: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利用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第2阶段: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运送猪精液。第3阶段: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猪人工授精应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4阶段: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第5阶段:2007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7.
1基本情况1.1生产情况该猪人工授精站成年优异公猪存栏量常年保持在48头。2011年12月25日进行统计,共有存栏公猪65头,成年公猪48头,后备公猪12头,隔离公猪5头(新引入待使用状态)。2011年全年共出售精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在下场乡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从猪改良上入手,在提高养猪效益上大作文章,使猪改良经过了3个阶段,即:自然交配时引进优良种公猪15头,投入到重点户--人工授精(全乡设点4处)--统一供精(种公猪集中乡站饲养).  相似文献   

9.
1 生猪人工授精的优点 1.1 人工授精可以引进优良的种公猪生产优秀的二元猪.人工授精能把引进的优良种猪的精液通过统一的人工授精站导入各个猪场和农户,充分发挥良种猪的遗传性能,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对促进养猪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种公猪的调教则是猪人工授精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根据种公猪性成熟、性行为、精子发生等一系列生殖机能 ,我站自 1997年以来 ,共调教种公猪 4 0头 ,成功 38头 ,成功率为 95 %。种公猪调教是一项“细心 +耐心 +恒心”的工作 ,尤其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干劲 ,现将几年来的调教经验总结如下。(l)多与猪接触 ,为其搔抓、沐浴 ,做到人猪亲和 ,了解所调教猪的脾性。(2 )经常将待调小公猪 (5~ 6月龄 )赶至猪舍外、采精室、运动圈自由…  相似文献   

11.
1人工授精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能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采用本交配种,1头公猪一般只能负担20~25头母猪,人工授精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可以扩大种公猪的配种范围和解决公母体重相差悬殊的配种困难。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传播。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一个千头母猪的猪场,采用人工授精要比本交,一年减少公猪饲养费数万元。因此,自繁自养专业场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  相似文献   

12.
猪的良种繁殖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快品种改良和商品猪生产主要措施之一。我县从 1998年开始在 8个乡镇 15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开展了良种猪繁殖改良工作 ,到 1999年良种猪人工授精已在 18个乡镇的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村广泛推广运用 ,1年内 2 6个瘦肉型猪基地良种猪人工授精改良点共实行人工配种 82 2 4头次 ,占全县配种母猪总头次数的 2 2 8% ,良种公猪占种公猪总头数的 85 2 % ,其中瘦肉型种公猪普及率达 55 7% ,出栏商品瘦肉猪 8 4万多头 ,占生猪出栏总数的 4 3 1% ,由于基地的建立 ,良种猪人工授精的推广 ,商品瘦肉猪生产正在向全县幅射…  相似文献   

13.
隆安县杨湾乡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5人,1981年起在县畜牧局指导下,引进良种丹麦公猪两头,对本地母猪开展人工授精配种,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从1981年至1996年共计配种49351头次,经济收入达到167561.90元,除去各种费用,盈利达10万余元,增加了站内的经济收入,又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1996年全乡牲猪饲养量为25782头,人均1.08头,其中年末存栏14982头,出栏10800头,年未母猪存栏二317头,比198o年增加1583头。全乡母猪杂交改良而达90%以上,他们的做法是:①大力宣传牲猪品种改良工作的好处,全乡8个行政村,46…  相似文献   

14.
<正> 金坛县家畜改良站(猪人工授精站),现有技术人员及工人7人,饲养公猪22头。其中用于采精的公猪16头,后备公猪6头,承担全县27个乡,2万头母猪的供精任务,单一经营。该站建于1980年,1983年以前每年净亏损5000元左右,1984年开始扭亏为盈,1985年以来连续3年盈利5000元以上。1987年与1983年相比,人工授精普及率由50%提高到92%,1次输精情期受胎率由87.2%提高到88.3%,平均产仔数由12.33头提高到13.34头。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5.
正1背景伴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2007年时我国猪平均人工授精率仍较低,为25%~30%,其中的95%以上的精液是来自于规模化猪场的场内公猪站,商业化公猪站所占的比例极小;而此时在养猪发达国家,商业化猪人工授精率占50%~90%,单头公猪精液年产量也高出我国200~1 000头份。到了2015年后,随着国内一批养猪龙头企业,如广西扬翔、天邦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普及波兰自1965年起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在1975年,用新鲜精液输精的母猪为71,500头。1973—74年度,荷兰一次输精母猪129,420头,60—90天的无返情率为84.5%。在人工授精母猪中,用荷兰长白公猪精液的,占58.3%;用荷兰约克夏公猪精液的,占40.9%;用皮特兰公猪精液的,占0.4%;用比利时长白公猪精液的,占0.4%。1975年,丹麦5个种公猪站,用190头公猪精液人工授精母猪228,000头;而1974年为  相似文献   

17.
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品种改良,提高种公猪利用率,实现杂交配套化生产肉用猪,周口地区淮阳县于1997年建立了良种猪供精站,购种公猪6头(其中长白2头,大白2头,杜洛克2头),进行采精调教,6头种公猪全部调教成功,然后试行猪人工授精。试配母猪4...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猪的人工授精在生产实踐上有非常重大的价值:(1)可以扩大优良种公猪的配种头数。根据良丰家畜人工授精站的报告,一头公猪一年可配母猪780—1,296头次,较自然配种提高了好几倍,这样不但可以大大节省种公猪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2009年创建种公猪场,目前本猪场共栏存优质种公猪22头,通过几年的饲养及经营管理下来,总结出猪人工授精五大优点: 1提高良种利用率 猪人工授精是进行猪种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良公猪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同时,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黄若涵 《猪业科学》2015,(11):38-3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求,2007年8月,中央财政启动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在全国生猪主产区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对900万头能繁母猪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按每头能繁母猪年繁殖2胎,每胎配种使用2份精液,每份精液10元,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补贴40元。8年来,该项目在促进生猪品种改良,减少疫病传播,增加养殖收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随着项目的实施,一批高标准的种公猪站建设起来,基层人工授精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于2009开始实施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方案中更是明确了种公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本刊采访了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王志刚处长,请他解读这几年生猪良种补贴和生猪遗传改良对种公猪站建设的促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