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人口流动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苏省为例,收集了1978~2006年的多方面数据,指出城乡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以三大产业为切入点,讨论了农村人口流动与就业的相关关系,并且从三大产业以及劳动者本身两方面给出建议,促使农村人口流动与就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畜牧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逐步改变传统草原牧场的管理和养殖方法。为实现草原牧场的轻污染和低工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时代要求的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极为重要。因此,阐述草原生态牧场的建设意义,分析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并论述建设草原生态牧场标准化示范区的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个世纪前,美国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如今,中国也面临类似问题.二者在特征、成因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有必要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美国历史经验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农村人口流动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户籍改革把农村人变为城市市民这一身份上的改变,而是应通过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农村人口流动的职业教育体制,让农民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消除小农观念,塑造与城市工作和生活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法制、纪律等观念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在城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迁徙式的永久流动,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城市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拥向城市的现象,这种流动在创造了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如社会保障、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始建于1953年,为国有中型农垦企业,原隶属于河北省农垦局。2003年河北省农垦体制改革后,御道口牧场划归承德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场实行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两级核算体制。御道口牧场是国家4A级草原森林风景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牧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坝上地区,全场总面积149.5万亩,其中林地72.9万亩,草场70万亩,耕地5万亩,水域0.5万亩。有百亩以上淡水湖21个,优质矿泉47处,大小河流13条,小滦河贯穿南北,是场内主干河流。现有25个自然村,总人口5185人,其中职工2000人。牧场年平均气温0℃,无霜期平均80天,降水量460毫米左右。草原植被主要类型为草甸草原,植物有50多科、400多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重庆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现状,选取了重庆市近9年的相关经济社会指标数据,对重庆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比较高,市外外来人口、市内人口流动和流出市外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3、0.85和0.67,但人口流动结构不合理如市内流动人口比重大,外来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促进知识回归和创新外来人口管理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口流动给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正面效应表现为: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降低生育率。负面效应表现为:给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给社区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也是经济发展不可抗抿的规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能够使生产要素有效配置,能增加消费市场容量,可以改变就业结构偏差并填补职位空缺,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对推动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