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辽宁农业科学》2012,(3):93-9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设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环境资源研究室,新型肥料研究室,综合办公室(含土壤肥料测试分析),微生态与农村能源研究室。现有职工33人,其中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
科研简讯     
我校控释肥料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 0 0 3年 8月 2 5日 ,由资源与环境学院曹一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包膜控释肥料的研制与评价体系”成果通过农业部组织专家的鉴定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研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效控释肥料 ,其产品不仅符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缓 /控释肥料专业工作组所提出的相关技术标准 ,而且成本低廉。施用该肥料可提高氮肥利用率至少 10~ 15个百分点。课题组研究创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简单科学的肥料缓释性能测试方法与相应的评判标准 ,创建了土壤、植物营养调控理论与现代肥料工程技术交叉、紧密结合的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葡萄生产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面源污染,利用土壤肥料学的研究成果,配合自动控制与滴灌技术,开展了葡萄营养液土壤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在实现了夏黑葡萄栽后第二年15 000kg/hm2,栽后第三年18 000 kg/hm2的高品质收成的同时,第三年肥料三要素总用量每公顷分别为N 122.4kg、P2O5 105...  相似文献   

4.
<正>为交流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促进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拟召开"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欢迎广大植物营养与肥料专家学者踊跃参会。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协办单位:黑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铅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铅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土壤中铅离子浓度为0、100、500、1 000、2 000、3 000 mg/kg干土,测定紫花苜蓿、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部的铅含量,计算铅的迁移总量、根系耐性指数、富集系数。[结果]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加,2种植物地上部对铅的迁移总量上升,且印度芥菜对铅的迁移总量较大。2种植物的根系耐性指数在3 000 mg/kg处理下小于1,其他处理下大于1。2种植物的根部铅富集系数在各处理下均大于地上部,且印度芥菜的铅富集能力大于紫花苜蓿。2种植物根部和地上部的铅含量均与土壤中铅添加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紫花苜蓿和印度芥菜对土壤中的铅均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土壤肥料》5年中发表的414篇论文及其引文和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地反映了目前该学科研究队伍的基本情况,揭示了土壤肥料及植物营养研究领域文献引文的一般规律。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证明,《土壤肥料》是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中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农村能源研究所始建于 1 956年。现有职工 32人 ,科技人员 2 4人。在科技人员中 ,研究员 5人 ,副研究员 8人 ,中级 6人 ,有博士 3人 ,硕士 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人。本所设有土壤资源与利用研究室 ,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新型肥料研究室 ,土壤肥料监测化验室 ,农村能源研究室 ,旱作农业与节水研究室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新型肥料研究开发中心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环能所科技开发部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环能所水稻调制剂厂。全所拥有大田试验地 3.3hm2 ,蔬菜试验地 1 .3hm2 ,温室盆栽场 80 0m2 ,日光温室 6栋约 33…  相似文献   

8.
宁夏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营养的土壤养分资源、改土培肥、植物营养特性与需肥特点、肥料应用与合理施肥技术等方面,综述宁夏植物营养与肥料几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概况,阐述植物营养与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从研究队伍、研究领域和农化服务等方面,深入分析宁夏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工作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提出今后加强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与推广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06,(3):F0002-F0002
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挂靠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实验室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从事的专业以植物营养、肥料、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农业微生物,农业环境、信息系统、植物分类、化学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全所现有在职职工75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57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9人,博士15人)。设有土壤资源、植物营养、耕作生态、生态环境、新型肥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粱、农化检测等8个研究室(中心)以及办公室、财务科、科研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3个职能科室。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土壤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植物营养与施肥、现代农作制度、农田生态环境、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水资源高效利用、绿肥、高粱育种栽培研究与应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农用微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肥料及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土壤、肥料、农产品、水等检测方法研究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印度:粮食生产、土壤限制与肥料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中印两国粮食生产与肥料利用历史,并以两国主要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耕作系统为例进行比较,明确各农业耕作系统主要特征,土壤限制因子等级与缺陷,主要肥料种类(N、P、K)的偏生产效率.论文表明中国的肥料生产能力大于印度,粮食作物肥料投入水平和单产水平均高于印度.坡地、侵蚀和土壤酸性是中印6个农业耕作系统土壤常见的限制因子,水涝是中国和印度的水稻生产系统(中国低地平原系统,印度水稻系统)重要的限制因子,盐碱化是中国和印度的小麦生产系统(中国温带混作,印度水稻-小麦系统)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两国土壤肥力与肥料利用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损失的影响提供基础,为中国在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找到优先突破口,同时也为印度等南亚地区国家的粮食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农科”果类蔬菜缓释肥是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发的新一代专用长效肥料产品,采用经优化配合的天然植物素等复合养分调控物质对蔬菜专用肥包裹制成。产品包括氮磷钾养分配比为16.5—12、15—6—18(硫酸钾型1、15—15—15航酸钾型)等3种,其生产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01107636.4)。  相似文献   

13.
1.郑单958(详情见本刊2009年第4期39页) 2.鲁单981(详情见本刊2009年第4期39页) 3.鲁单984(详情见本刊2009年第4期41页)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IFF-CO)近日宣布,将参与在加拿大投建一个气头尿素生产线,预计在未来5年内投产使用。据了解,今年年初,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就计划与加拿大当地企业合建年产127万吨的尿素生产线。此项目建立耗资12亿美元,其中,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将投资约1亿-2亿美元。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主席U.S.Awasthi表示:"印度农民肥料合作社还联系了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15.
土壤汞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研究植物对土壤中汞的吸收积累及生理生化响应特征,其结果对于贵州土壤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印度芥菜和蜈蚣草为试验材料,研究施加不同浓度(0、0.5、5、15 mmol/L)外源汞(HgCl2)条件下,两种幼苗汞积累及生理生化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外加0.5 mmol/L汞溶液培养7d后,印度芥菜的叶面积为1.91 c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AT活性和MDA含量随着处理汞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外加15 mmol/L汞后,两者均达到最大值,此时植株地上部分汞含量也达到最大值11 537.8 mg/kg;相反S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在外加5、15 mmol/L汞溶液培养7d后,地上部分汞含量分别为10 141.8、11 537.8 mg/kg,显著高于CK,当培养延长至14d后,积累的汞含量相对培养7d后有所下降.对蜈蚣草而言,外加5 mmol/L汞培养7d后,地下鲜重显著增加;同时,地上部分汞含量达到最大值(1 241.870 mg/kg);延长培养时间后,地上和地下部分汞含量迅速增加;随着处理汞浓度和茎内汞含量的增加,CAT活性和SOD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在培养初期增加,后期降低.研究表明,印度芥菜和蜈蚣草可作为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植物,印度芥菜地上吸收的汞高于蜈蚣草,但蜈蚣草更容易忍受土壤汞胁迫.  相似文献   

16.
李巧菊 ,女 ,汉族 ,1 94 3年 8月 2 3日出生 ,辽宁省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 96 5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 ,同年来我院任教至今。任教以来 ,曾为农学、农经、园艺等专业讲授《农作物栽培学》、《农业概论》、《农业环境保护》等课程。1 985年晋升为副教授 ,1 993年晋升为教授。1 984年至 1 997年 ,曾任我院教学副院长、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等职。曾任全国高等农林专科基础课程教材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农林专科课程建设委员会委员并植物生产类学科组组长、辽宁省高校教师系列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农业系列高、中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硫及含硫肥料 人们常把植物需要量占植物干物重0.1%以上的硫、钙、镁称为中量营养元素。植物吸收硫(S)的数量一般与磷(P)相近,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反映在植物籽粒的含硫董上,如禾本科在0.2%以下,豆科0.2%~0.3%,.十字花科可高达1%。我国农民施用硫肥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发展不快,近年土壤缺硫有增加的趋势。国外像孟加拉、印度等国土壤缺硫已经比较严重,因而把硫称为继氮、磷、钾后的“第四个大董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用含硫与含氯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含硫酸根、氯离子的肥料对南方红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长期施用含硫酸根、氯离子肥料的稻田耕层土壤中SO42-、Cl-含量变化及其与早、晚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长期施用含SO42-肥料,SO42--S含量在土壤中表现为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其含量变化与早、晚稻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长期施用Cl-、Cl-+SO42-、SO42-肥料,3个处理早稻和晚稻历年平均产量分别为5 738.9、5 657.5、5 633.8 kg?hm-2和4 831.9、4 603.8、4 557.0 kg?hm-2,以施Cl-处理产量最高。施SO42-处理15年后水稻产量下降迅速,显著低于施Cl-处理,至2000年后又平缓上升,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施氯处理土壤SO42--S含量维持在26.50 mg?kg-1左右,未出现缺硫现象。【结论】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上长期施用含硫肥料易导致土壤SO42--S过量累积,对水稻生长存在一定风险,施用含氯肥料效果要好于含硫肥料。  相似文献   

19.
<正>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全所现有在职职工75人,其中专业科技人员57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9人,博士15人)。设有土壤资源、植物营养、耕作生态、生态环境、新型肥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粱、农化检测等8个研究室(中心)以及办公室、财务科、科研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3个职能科室。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有:土壤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植物营养与施肥、现  相似文献   

20.
国际枣属植物文献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1990~2006年Agris、Agricola和CABI文摘数据库中收录的世界各国枣属植物研究的论文数量,发现中国、印度、韩国为枣属植物研究最多的3个国家;从各国使用枣属英文和拉丁学名分析发现,中国、韩国主要使用枣属的英文名jujube,印度主要使用枣属的拉丁学名Ziziphus和Zizyphus;还分析了各国的主要枣属植物研究机构以及刊载枣属植物论文的主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