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扑虱灵防治柑桔矢尖蚧有特效笔者于1993年5月和7月应用江西东乡农药厂生产的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桔矢尖蚧,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柑桔矢尖蚧在广西每年发生三代,发生期分别在5月、7月、9月。第一代矢尖蚧的防治试验在全州县永岁乡三塘岭柑桔场8年生...  相似文献   

2.
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在我国柑桔上过去不曾普遍猖獗。由于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破坏了柑桔园的生态平衡,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便出现局部成灾的现象,成为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从发生情况看,在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柑桔园,欠尖蚧虽可一度成灾,但终究为其天敌所控制,后期虫口下降而灾情消失。反之,农药使用不当,杀死天敌,常使虫灾继续曼延。由此证实我国矢尖蚧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急待开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柑桔矢尖蚧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在贵州省各柑桔产区调查矢尖蚧的天敌种类,经鉴定,捕食性天敌12种,寄生性天敌5种,病原微生物2种。矢尖蚧蚜小蜂为优势种天敌,不同柑桔园的天敌优势种有差异。南街柑桔园以矢尖蚧蚜小蜂的种群数量为最高,10月高峰期,每叶可达10头;二双斑唇瓢虫的虫口较多,8月高峰期每枝有3.4头。小山的蚜小蜂每叶为2.5头。两处桔园还有湖北红点唇瓢虫及日本方头甲,每枝均在0.5头以下。  相似文献   

4.
矢尖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矢尖蚧是柑桔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三代。各代雌蚧完成一代所需天数依次为64.3、70.6、230天。越冬雌成虫于4月下旬在日平均温度19℃以上开始产卵,10月下旬在日平均温度17℃以下停止产卵繁殖。并证实雌蚧不行孤雌生殖。发现矢尖蚧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有7种,其中以日本方头甲、整胸寡节瓢虫、黄金蚜小蜂、矢尖蚧雄蚧体外寄生蜂等四种天敌的发生量较大,似有利用前途。药剂防治以500倍40%氧化乐果及40%水胺硫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柑桔矢尖蚧的综合防治措施金方伦(贵州省蚕科所遵义563123黔北地区近年来柑桔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可是矢尖蚧普遍存在,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如遵义部分桔因受害后已相继毁灭。可见,有效防治矢尖蚧已成为当前柑桔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年的防治试验,初步提...  相似文献   

6.
1985年用灭扫利(日本)对柑桔红蜘蛛 (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pis Kuwana)和柑桔大果实蝇(Tetradacus citri Chen.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对柑桔害蟎的天敌—尼氏钝绥蟎(Amblyseius nicholsi Eharaet Loe)进行了毒性测定,现将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一、防治柑桔红蜘蛛 在10年生的夏橙园中,用20%灭扫利①2000、②3000和  相似文献   

7.
柑桔矢尖蚧的发生与防治韦继光(广西农业大学林学院530001)柑桔矢尖蚧属于同翅目蚧总科的盾蚧科昆虫。遍布我国主要柑桔产区,广西则以桂林地区一带发生比较严重。除为害柑桔外,还可以为害山茶、茶、白蜡树、连翘、番石榴等多种不同科的植物,食性杂。为害柑桔枝...  相似文献   

8.
0.5%苦·烟水剂防治柑桔矢尖蚧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昌余  李敏 《植物医生》2002,15(6):28-29
0 .5 %苦·烟水剂是一种新型防治蚧壳虫的生物性杀虫剂 ,为了解该药对柑桔矢尖蚧的防治效果 ,以便为该药在我地进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特组织安排0 .5 %苦·烟水剂防治柑桔矢尖蚧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条件1.1 供试作物及试验对象1.1.1 供试作物 柑桔 (柑 ,树龄 7年 ,株距 2 0 0~ 2 33cm ,株高 1.5~ 2 .5m)。1.1.2 试验对象 柑桔矢尖蚧。1.2 试验前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从江县郊区 ,面积 1.3hm2 ,土壤肥力中等 ,耕作均匀一致。当年柑桔矢尖蚧发生较重 ,平均单株 10 0叶虫量 10 0 0头以上。试验时以晴到多…  相似文献   

9.
柑桔矢尖蚧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湖北省十堰市植保站欧阳义凤,陆学忠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鄢兴发矢尖蚧是我国柑桔上最重要的害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枝叶枯死,甚至整株枯死,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近年来,缺乏具体的测报和防治意识,无虫不用药,见虫乱用药,降低了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柑桔园中,利用天敌防治柑桔蚧类被日益重视,作为柑桔介壳虫的一类天敌——致病微生物的研究渐趋深入。 常见的柑桔蚧类的致病微生物多为真菌类,最重要的为蜡蚧轮枝菌,该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锡兰、古巴、印尼、英、美、波、印等国都有报道,台湾亦早有(日本人)报道,大陆于1982年在贵州发现,以后在南方几个省市相继发现,说明在南方分布较广泛,北京也发现该菌流行(温室白粉虱上)。该菌可使多种柑桔介壳虫大量死亡,如柑桔软蜡蚧、红蜡蚧等,还可寄生褐圆蚧、矢尖蚧、长牡蛎蚧、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