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母猪繁殖仔猪的目标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但目前在养猪生产中,不论是散养户或规模猪场,母猪产仔数不多,产仔的个数也少。如何提高母猪胎产仔数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是养猪从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凉山州会理县选取经风土驯化后推广的LY杂交母猪与会理县本地土母猪各200头,进行了为期3年的繁殖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产母猪或经产母猪配种分娩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结果均显示为LY母猪高于本地母猪,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LY窝产仔数较本地高1头(P<0.05),年产窝数LY母猪高于本地母猪,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LY杂交母猪繁殖性能优于会理县本地土母猪。  相似文献   

3.
梅中伦 《畜禽业》2012,(1):38-39
<正>母猪年生产力是指1头母猪1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但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不论是散养户或规模猪场,母猪产仔数不多,有的一年产一窝或两年产三窝,产仔的个数也少,平均一窝不到10头。怎么才能实现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笔者根椐自身的畜牧实践体会和查阅相关的畜牧资料,特提出以下一些见解。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10)
母猪的繁殖能力由年产胎次和每胎断奶仔猪头数这两个方面决定的,而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又决定着年产胎次,每胎产仔数和断奶前成活率决定着断奶仔猪头数,在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同时采取适时配种、提高群体繁殖水平和加强营养等相应措施,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繁殖能力,达到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母猪的繁殖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数2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猪数的是窝产活仔猪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因此,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玉梅 《畜禽业》2005,(6):24-25
母猪的繁殖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数2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猪数的是窝产活仔猪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因此,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封存亮 《畜禽业》2004,(6):61-62
母猪是猪场的根本,衡量猪场母猪群管理主要看年提供仔猪数,年产窝次,无效生产天数等几点,母猪群管理的合格水平是:年提供仔猪数20头,年产窝次2.2,无效生产天数40d。优秀水平是:年提供仔猪数28头,年产窝次2.4,无效生产天数20d,要提高其生产水平达到优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控制母猪合适的膘情表1母猪膘情评分标准注:1分表示很瘦;2分表示瘦;3分表示标准;4分表示肥胖,5分表示过肥。各阶段标准膘情是断奶至配种2.5分;配种至怀孕21d2.5分;怀孕22~84d3.0~3.5分;怀孕至分娩3.5分。保持好合适的膘情主要通过控制各阶段的采食量来控制:1.1…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7)
<正>生猪养殖的基础是繁殖母猪。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否科学,不仅影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仔猪初生重,而且影响仔猪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并直接影响生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对繁殖母猪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1后备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1选择优良母猪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杂种母猪,因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于县乡镇的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7)
饲养母猪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在养猪业生产中,母猪产仔数少,会造成猪场的整体繁殖力下降,使猪群补充困难。这个难题常常困扰着养猪生产者,认真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在生产实际中加以防范,对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切实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益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率的综合技术,包括精心选留后备母猪、合理供给母猪各阶段的营养、增加母猪的产仔数、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等内容,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繁殖的目标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时生产大量均匀,健康,活泼的仔猪,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2.
作者搜集整理了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米泉种猪选育基地2005年—2006年完整的母猪发情配种记录和产仔记录。对母猪不同胎次、配种次数对断奶日龄与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出生重及断奶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第一胎繁殖成绩较低,以后逐渐提高;母猪初次配种对其产仔数方面有较大影响,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稳定。而在排除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前提下,泌乳期长的母猪该胎次仔猪断奶重显然高于泌乳期短的;平均断奶重随断奶日龄的增加显著提高(P<0.01)。在仔猪成活方面,断奶期长的仔猪成活数也明显高于断奶期短的仔猪。  相似文献   

13.
如果母猪在适当的时期获得适宜的能是量和营养,则在整个繁殖利用年限将保持较高的断奶仔猪数。头胎母猪对营养缺乏极为敏感,尤其哺乳期缺乏营养。头胎母猪哺乳充足的氨基酸摄入非常重要,这是由于过多的体蛋白消耗会延长断奶到发情间隔(WEI),并影响其后的窝产仔数和繁殖性,有可能使母猪在生产中被淘汰。头胎和经产母猪全蛋白和体脂肪严重和持续的缺乏将影响产仔数,如持续几个繁殖周期,则严重影响母猪一生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以长大二元母猪、杜长大三元肉猪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实验来研究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洋二元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情期受胎率90%,窝平产仔数10.95头,35日龄断奶仔猪成活率92.69%,窝平断奶重98.3kg;洋三元肉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屠宰率、瘦肉率高的特点,是发展肉用型生猪的优良品种之一,适宜在忠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7)
正猪的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繁殖率的高低体现在母猪年产胎数和胎产仔数的多少以及仔猪成活率高低等方面。广东省金星猪场近几年来,在养猪生产上注重母猪选育与改造、种猪的科学管理及配种技术、母猪防病、仔猪早断奶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借鉴外地的先进技术,结合实际生产总结出一套母猪多胎高产的综合培育技术。通过该项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母  相似文献   

16.
仔猪出生重与断奶成活率、断奶体重、出栏体重呈密切正相关,仔猪出生重每提高0.1 kg,断奶重可提高1 kg,出栏重可提高10 kg,即以1:10:100的比例提高.影响仔猪出生重和死亡率的因素很多,如母猪胎龄结构、母猪的品种及选育、母猪状况和初配年龄、环境条件及母猪体况、窝产仔数及遗传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深入规模养殖场进行了调查,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者的难题为产仔数少,仔猪成活率低,造成猪场的繁殖水平下降,养殖效益低。本文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1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原因1.1品种原因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  相似文献   

18.
袁圣  曹秋阳 《畜禽业》2006,(17):22-23
提高种母猪繁殖率、提高仔猪存活率和断奶重是实现养猪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及其它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猪场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减少;仔猪腹泻上升、存活率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上升返情明显增加,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如何正确分析造成母猪夏季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此作初步探讨。1夏季高温对母猪繁殖生产的影响1.1母猪受胎率低,在热…  相似文献   

19.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早晨空腹时所称的总重量,是母猪繁殖性能的一项主要指标,断奶窝重越重,获得的经济效益越高。结合生产实际,浅谈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综合技术措施,以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因此,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必须按科学的要求,以控制合理的膘情、保胎和提高产仔数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之目的。本文就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谈个人看法,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