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4月1日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组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穗期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其中沿淮及淮南大部大流行风险高。各地要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否,关键看扬花期与高温高湿阴雨天气重叠的机率,因此准确把握小麦生育进程及关键时期的天气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西地区小麦赤霉病频繁爆发的态势,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针对赤霉病高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宜陕西地区的赤霉病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从保障小麦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全力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2015,(4):1
<正>今年受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等不利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的最佳时期。近日农业部要求各地以小麦赤霉病、蚜虫防控为重点,全力打好小麦后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努力实现"虫口夺粮",力争夏粮首战告捷。各级农业部门及其植保机构要迅速进入临  相似文献   

4.
动态     
<正>农业部派出工作组督促指导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最近,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不仅有利于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流行,而且给施药防治增加了难度,尤其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4月下旬,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将进入发生  相似文献   

5.
小麦病虫种类多,为害期长,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掌握控害的主动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穗蚜,兼治其他病虫;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量,以保护天敌减轻病虫为害.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麦抽穗扬花以后就进入灌浆期,这是小麦生长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小麦不但会遭受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的危害,同时还会遭受青枯、干热风等灾害天气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7.
一、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拔节期以后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小麦拔节期是白粉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扬花以后是小麦白粉病、蚜虫、锈病、叶枯病、吸浆虫和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灌浆期是黑胚病防治的关键时期,郑麦366黑胚病很轻,不需要防治.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确定防治对象和时期.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提倡综合防治,推广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8.
一、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拔节期以后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小麦拔节期是白粉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扬花以后是小麦白粉病、蚜虫、锈病、叶枯病、吸浆虫和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灌浆期是黑胚病防治的关键时期,郑麦366黑胚病很轻,不需要防治。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确定防治对象和时期。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交替重叠、严重危害的时期,能否控制此期的病虫危害,已经成为小麦丰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生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一、主要防治对象驻马店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  相似文献   

10.
小麦结穗期是各种病虫害高发阶段,在持续不断的病虫害影响下,不仅会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还会降低小麦的产量。种植人员应做好小麦结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文章主要介绍了小麦穗期常见的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与灰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出要加大开展对小麦病虫害预测与防治,要科学防控,同时加强宣传与专业技术指导,以遏制病虫害的蔓延,为小麦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害,是比较常见的气候病害,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愈发严重,对小麦种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种植人员要重视防治技术的应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该文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带来的危害,并相应提出要加大病害和防治技术宣传,提高农民认知度,选择最佳的防治技术,强化防治效果,以有效缓减赤霉病对当地小麦种植产业造成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长江中下游、黄淮海等主产区小麦陆续进入孕穗、抽穗阶段,既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病虫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2015年4月13日,农业部在湖北省襄阳市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要求各地以小麦赤霉病、蚜虫防控为重点,全力打好小麦后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努力实现"虫口夺粮",力争夏粮首战告捷。2015年受冬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等不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是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50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穗期病虫以及早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控小麦穗期病虫,保障小麦产量,提高麦粒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近几年小麦病虫防治工作的实践,分析小麦穗期病虫发生的特点,研究防控技术,现整理成文,供读者商讨。1小麦穗期病虫爆发致灾的特点盐城市地处沿海,有里下河、沿海和黄淮三个不同的生态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眉县小麦赤霉病普遍发生.且川道灌区发生较重,损失较大。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生与危害特点较为特殊.防治策略不同于其它病虫。群众主动防治意识差.给赤霉病适期防治、确保防治面积和防治效果带来了一定影响。笔者根据眉县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大量调查工作,并结合往年同期资料综合分析。基本摸清了眉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原因.并根据眉县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穗期病虫害的防治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受历史罕见暖冬气候影响,今年小麦病虫害菌(虫)源基数高,同比发生早、面积大,中后期病虫害呈严重发生态势。小麦条锈病于4月20日在菏泽市东明县、成武县相继发生,小麦赤霉病已经流行扩散到毗邻我省的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一旦气候条件适宜,预防措施不到位,将会对小麦生产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小麦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集中为害盛期,为及时有效控制病虫灾害,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此期防治好小麦的病虫害是小麦丰产稳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1,(5)
正小麦穗期是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今年麦类生育期普遍早于上年同期,3月份已处于破口期至齐穗期。综合田间菌源、虫口基数、品种生育期和气候条件,预测麦类赤霉病为中偏重、局部大发生趋势;穗期麦蚜为中发偏重趋势;麦类白粉病为中发趋势。必须切实抓好小麦扬花期麦类赤霉病的预防和蚜虫防治,确保春粮丰收。  相似文献   

17.
<正>(上接《农村实用技术》第11期)三、西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防治对象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兼顾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和红蜘蛛。2综合防治策略西南麦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冬季繁殖区和春季菌源基地。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核心,兼顾赤霉病、白粉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为初花至盛花期。错过防治适期,防效明显降低。初花至盛花期早小麦为5~7天,迟小麦为3~5天。此时常遇连续阴雨,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时间往往只有1~2天,甚至更短。因此争取防治速度很要紧。目前我县弥雾机还较少,手动喷雾器则较多,平均8~9亩麦田就有1台。把现有这些手动喷雾器改为低容量喷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劳力,还能加快防治速度,及时控制赤霉病的危害。为此,1983年我站进行手动喷雾器低容量喷雾防治赤霉病的试验,设不同喷药量与不同用水量两组试验如表1、2。于5月7日(扬花5%)喷药,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淮区域小麦田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近年来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这些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趋势,同时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加上病菌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笔者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建立了以“三改进”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用药适期,进行了两种不同药剂的适期用药试验。结果发现,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是小麦扬花期;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小麦扬花期的温度、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