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白菜主要病害1、白菜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防治措施:尽量避免由于自然、人工、虫害而造成的植株伤口。发现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应及时防治,减少植株伤口。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相似文献   

2.
<正>1白菜主要病害1.1白菜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防治措施:尽量避免由于自然、人工、虫害而造成的植株伤口。发现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应及时防治,减少植株伤口。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  相似文献   

3.
<正>一、白菜主要病害1、白菜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防治建议: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雾,隔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相似文献   

4.
正1白菜主要病害1.1白菜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溃烂处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是该病重要特征。防治建议: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雾,隔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灌根,发现重病  相似文献   

5.
秋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这些病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1、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病菌从菜帮基部、叶柄、叶缘、叶球顶端伤口侵入,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症状 1.软腐病软腐病是大白菜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常见有3种类型:一是外叶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萎垂脱落,包心暴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稍动病株即全株倒地溃烂;二是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黏滑软腐状:三是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7.
正白菜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俗称"烂疙瘩"。软腐病在白菜包心期至贮藏期均可发生。发病后外叶萎蔫,菜心在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害不断加重,植株逐渐失去恢复能力而使整个或大部分叶片青枯。几天后植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叶柄或根茎处髓组织腐烂,可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后植株倒地腐烂。软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可使白菜减产50%以上。结球期开始发病,植林外围叶片起初在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不再恢复.叶球暴露。腐烂往往由叶柄伤口及生理裂口处开始,初为水渍状,  相似文献   

9.
<正>白菜在种植期间会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农户们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现将白菜主要病害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白菜软腐病1.1发病规律主要以寄主植物根际土壤为中心形成菌落长期生存。降雨时借助土粒飞溅,从白菜下部叶片、叶柄部位的伤口和害虫食痕侵入。大风天气,可以将带菌尘土吹向菜地,降雨过后,有些植株上部开始发病。病原菌通常借地表流水而传播。其发育  相似文献   

10.
<正>1甘蓝软腐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发时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渍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相似文献   

11.
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之一。又叫脓白菜、烂疙瘩、脱帮等。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每年给白菜生产带来的损失巨大。高发年份常常成片死亡以致绝收。一、病害症状从白菜莲座期到包心后均可发生,初侵染时,在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并向上扩散蔓延。田问发病时,外围叶片基部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有恶臭味,初期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萎垂,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整株萎蔫,叶脱落,叶球外露。重病株叶柄基部或根  相似文献   

12.
白菜包心期,常在叶柄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引起腐烂、脱帮,露出叶球;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髓都发生腐烂,从腐烂处流出黄色脓液,并带有恶臭味;病菌沿叶脉扩展,很快引起整株腐烂,即形成烂疙瘩.病菌侵染叶脉后,如果条件不适宜,暂不发病,但被带入菜窖,就会发生烂疙瘩.白菜烂疙瘩其实是由白菜软腐病所致.  相似文献   

13.
<正> 软腐病与炭疽病,是大白菜上的两种主要病害。大白菜从莲座期至包心期,极易遭受危害.对白菜的产量影响极大。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翻蔸”。一般由菜帮基部份口处开始,形成收浸状湿润区,后逐渐扩大并变成淡灰褐色,组织呈粘润软腐状,并散发出恶臭,具硫化氢气味。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用脚一踢,菜头即落下。  相似文献   

14.
<正>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脱帮”,是白菜的主要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白菜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多发生在白菜团棵后期,初期是外叶在中午萎蔫,严重时茎基部腐烂、脱帮,心叶顶部腐烂,根部及叶球内腐烂,具有腥臭味,使白菜严重减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软腐病致病的细菌是软腐细菌 ,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里 ,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 ,才能侵染发病。大白菜品种不同 ,对软腐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 ,在防治上可选用抗病品种。白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是一致的 ,因此在防治软腐病时在随同防治病毒病抗病品种基础上 ,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 高畦栽培或起垄栽培这种方法能使排水良好、空气流通、降低株间的湿度 ,有利于伤口愈合。灌水(尤其是沟灌)时 ,水里的软腐细菌不容易接触到白菜叶基部 ,从而避免侵染。并有利于促进白菜根系发育 ,提高大白菜的抗病能力。2 做好雨后排水和灌水雨后要及时排水 ,不要使地里有积水。灌水要勤灌、均衡灌 ,改大水漫灌为浅灌 ;改通灌、串灌为长垄短灌。每次灌水前仔细检查一下 ,发现软腐病株要连根挖出深埋。拔后的株穴撒石灰后覆土踏实 ,然后再灌水。3 减少伤口产生和促进伤口愈合白菜的伤口经常有机械伤、裂伤、烧伤、病伤、虫伤等。这些伤口是软腐病细菌侵入的良好途径。所以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伤口的发生。因此 ,在白菜封垄后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或田间走动 ,避免机械碰伤同时做好前期病毒病、霜霉病、白斑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6.
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是白菜的三大病害。但人们往往不易辨认而防治有误,造成减产。因软腐病造成的损失较大。现将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软腐病又叫腐烂病、烂疙瘩、脱帮等。软腐病源为欧氏杆菌属细菌,此病的症状因不同的寄主作物、植株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环境条  相似文献   

17.
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脱帮”,是白菜的主要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白菜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多发生在白菜团棵后期,初期是外叶在中午萎蔫,严重时茎基部腐烂、脱帮,心叶顶部腐烂,根部及叶球内腐烂,具有腥臭味,使白菜严重减产,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尹凯 《农家科技》2006,(2):20-20
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脱帮”.是白菜的主要病害.对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白菜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除危害白菜外,还危害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多发生在白菜团棵后期.初期是外叶在中午萎蔫,严重时茎基部腐烂、脱帮.心叶顶部腐烂,根部及叶球内腐烂.具有腥臭味.使白菜严重减产,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等,是白菜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致病的细菌是软腐细菌,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里,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大白菜定植后至心叶这个过程是长外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软腐病不会发生。本文针对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软腐病在蔬菜种植中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软腐病,又叫烂疙瘩、烂葫芦、水烂、腐烂病、脱帮等,大白菜从包心开始至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留心观察,发现叶面上出现水渍状黄褐色斑点时,可能要发生软腐病,最初植株外围叶片在中午烈日下萎垂,早晚恢复,露出叶球,随着病情发展,植株结球小,整株萎蔫,外叶平贴地面,内叶或叶球外露(即脱帮),叶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