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我国林业种植的面积逐渐的扩大,种植的树木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多,红松树是我国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广的林木之一,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进行红松造林技术的分析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分析相当有必要,可以保障红松种植质量得到大幅度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红松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木质柔软且细腻、文理密直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珍稀野生植物。同时,红松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对红松籽的开发与利用广受社会关注,为了充分满足市场对红松籽的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需要加快红松造林。在进一步加大红松造林力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红松造林效果,有必要深入探究红松造林技术,并分析红松病虫害的有效防控。1红松造林技术1.1红松育苗技术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属于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山脉,地势  相似文献   

3.
在延边地区,由于红松种植面积较大,发生烂皮病时每年会导致每亩红松损失达10%。红松烂皮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松生薄盘菌,该细菌为弱寄生菌,主要从树枝和树皮的伤口进入红松树内,以菌丝形态过冬,之后每年对红松侵害一次。本文主要对延边地区红松人工烂皮病进行初步调查,以期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松在黑龙江省广大林区多有分布,是重要的造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做好红松造林工作,提高造林质量,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针对红松造林技术,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树种配置和幼林抚育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提高红松造林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红松的天然分布区,也是主要的红松造林地区,已成林的红松人工林占东部地区造林面积的百分之五,今后将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逐步形成我国珍贵的大面积红松人工林。随着对人工林生态效益及全树利用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必要以重量作为计量的指标,全面测定、评价这类林分的生产力。本文对东部地区红松人工林现存量及生长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单木及林分的估测方法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并探讨了林分现存量的预报模型,以期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技术措施提供有效的林木测算技术及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6.
谈红松定植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乡土树种,天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连年采伐,成过熟林已经不多,可采资源越来越少,红松木材供不应求。特别是红松籽深受人们青睐。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当合理采伐利用和保护好现有红松林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红松果林,扩大造林面积,使其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红松在我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重要用材树种,是一种松科类的植物,在我国植物界中的地位十分靠前。近年来,由于对红松的过度砍伐,导致整个红松的生长局面呈现出了一种十分不好的状态,红松不是太老便是太小,延续不接续的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充分运用红松造林技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红松造林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实现红松的茁壮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适合红松生长的条件,并重点对红松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树种之一,是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树木,对于大自然来说是完美的馈赠。而对于红松造林技术的应用更是广泛普及的,应用红松造林技术的益处是十分多的,对于制作家具、桥梁、建筑、枕木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红松造林技术的应用和其所带来的具体经济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从而提升红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红松是国家保护植物,其物种的价值珍贵,工业,农业,城市建筑和室内装饰。因此,植树造林工程栽培受到重点关注。松树造林工程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也产生经济效益的,造林工程项目,对造林工程技术的高要求。红松是产于我国东北部林区的乡土树种。由于连续开挖园林中,其经济价值的食用、药用、工业、生态等领域,近年来,森林砍伐现象严重,使得野生红松资源更加紧缺,人工红松树龄结构偏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红松产量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不会受到生长环境以及天气气候的影响是松树的显著优势与特点,因此松树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保证茁壮生长,具有生命力十分顽强的特征。松树在我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以及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造林育苗项目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对松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对松树种植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松树成活率以及品质的提升,为林业发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松树属于园林绿化植物中不可或缺的种类,但在培育松树的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干扰。从而使园林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园林种植方面对杂交技术加以利用,推动了园林种植种类得到有效的增加,并且种植领域也得到扩大。同时,针对松树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出现的病虫害,需要进行分门别类,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使松树种植业得到健康的发展。泉巨永乡位于北票市中东部,油松种植面积约8641亩。常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然红松林的大量消耗,红松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红松病虫害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红松人工林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有必要深入了解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危害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营林治理技术,提高红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并对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治理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红松是东北地区极具生态价值的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东北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人为干预增多,红松林分组成及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加重了红松病虫害的发生。红松相较于其他造林树种,人工林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病虫害的种类多、危害重、发生面积大,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针对以上情况,深入了解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不断提高对人工林的管理水平,通过一定的营林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柏松 《乡村科技》2023,(16):117-120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等,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采集、种子处理与存储、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红松育苗技术,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造林时间、造林密度、栽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红松造林技术,以期提高红松栽培水平,为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红松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生态树种,木材质优,松籽是可食用的上等坚果.为提高红松果林的品质和生产率,必须做好红松果林的抚育与林间管理.红松果林抚育,是指在从造林起到成熟林以前的红松林培育过程中,为保证红松幼苗成活、促进红松生长、改善林间环境状况和红松品质及提高森林生产率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为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试验的子课题,以带龄红松为对照进行的不同种源西柏利亚红松引种造林试验,经8年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种幼年期生长规律,摸索出一整套后利亚红松成功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小桉树有药用、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桉树的种植,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取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薪材供给压力。我国林权改革在逐步的深化极大的提高了林区农民护林、造林的积极性,这也直接造成了我国桉树造林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如何对桉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并采用相关技术进行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以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航空飞播造林是加快我国造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防止林区沙漠化的重要举措,是目前我国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航空飞播种植技术在我国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利用航空飞播种植技术开展飞播造林,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能够凸显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航空飞播造林技术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开展航空飞播造林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加快本地区森林面积恢复,强化生态保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在国有草河掌林场应用情况的监测、分析,得出红松果材兼用林改建技术确实对红松人工林的种子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该技术也有利于培育红松优质大径用材。该技术对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经济效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1,(17)
正广西松树种植面积比较广,随着数量的增加,可以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但是一些常见的病害将会侵害松树,若防治不及时,将可能导致病原变异,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病害,从而影响到松树林的整体效益。因此,研究松树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松烂皮病该病又被称之为松软皮病、松枯枝病、松垂枝病等,可危害短叶松、云南松、油松、黑松、赤松、红松等多个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