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60、120和180 mmol·L-1)Na2SO4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对沙枣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Na2SO4胁迫沙枣的株高、侧枝数、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以及各组织(除根)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值则由对照的0.153 1显著增加到180 mmol·L-1Na2SO4胁迫幼苗的0.348 7。(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光合能力。随着Na2SO4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的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依次增加,且Pn下降主要受气孔限制;180 mmol·L-1Na2SO4胁迫沙枣幼苗的Pn、Gs、Ci和Tr分别为对照的71.57%、30.85%、67.15%和51.65%,而Ls和WUE则分别为对照的1.91、1.38倍。(3)盐胁迫强度与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比叶面积、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Pn、Gs、Ci、Tr等光合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的光合参数与总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与幼苗的株高生长和生物量累积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科尔沁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适宜条件、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比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茎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根系含水量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大于适宜条件;叶片面积在适宜条件和轻度胁迫下显著增加,在中度胁迫下下降;比根长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7.15%。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叶珙桐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探究光叶珙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设置对照组、5%、10%、15%、20%PEG-6000梯度浓度对3年生光叶珙桐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提取叶片中RWC、SOD、POD和CAT和MDA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光叶珙桐幼苗遭受干旱胁迫程度加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RWC急剧减少,SOD、POD与CAT酶活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SOD变化不显著,在光叶珙桐抗旱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最小;而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变化明显,二者协同作用,在不同程度的胁迫下分别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以降低自由基对植株造成伤害;(3)POD活性在24h轻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409.14%,CAT在重度胁迫处理下高出CK组191.49%,二者在严重胁迫(20%PEG)处理下又降至接近CK组水平,说明POD在轻度胁迫时POD发挥其保护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CAT发挥着保护膜脂的主要作用,在严重胁迫下二者活性均降低;(4)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在干旱胁迫初期,在保护酶协同作用下减少了MDA的生成,在严重胁迫处理时含量积累升高到CK组含量的29.86%,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光叶珙桐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水因子成为光叶珙桐生长的主要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0.4%、0.8%、1.2% 4种盐溶液浓度处理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幼苗,盐胁迫7、14、21、35天后分别测定4种处理条件下大果沙枣幼苗和尖果沙枣幼苗生物量、叶面积及肉质化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数值.结果表明:0.8%盐浓度范围内两种沙枣幼苗4个生物量指标数值(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都呈上升趋势,而1.2%盐浓度胁迫下的两种幼苗这4指标值随着时间的延续呈下降趋势;两个品种幼苗的叶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都呈抛物线式增长;叶片肉质化程度在0.8%盐浓度范围内呈增加趋势;在相同盐浓度和相同盐胁迫时间下,两个品种幼苗地下部分肉质化程度均略高于地上部分.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研究得出: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在0.8%盐浓度范围内生长受抑制较小,且尖果沙枣耐盐性强于大果沙枣.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翅茎白粉藤(Cissus hexangularis)的耐旱性,为矿山修复、石质边坡绿化及屋顶绿化等恶劣环境选择植物提供科学依据,以翅茎白粉藤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浇水、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处理,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翅茎白粉藤生长性状、光合参数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胁迫后,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叶片数均增加,地径、叶长、叶宽和根冠比均降低。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株高增量增加;地上部分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增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地径、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增量均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增量呈增加趋势。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翅茎白粉藤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类型均为双峰形,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均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日均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较高。叶绿体的结构遭到一定程度损坏,受损程度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但是未见死亡植株,表明翅茎白粉藤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通过选取辽宁阜新章古台沙地1年生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田间持水量80%、60%、40%和20%等4个水分处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榆树幼苗株高、基径及叶片、茎和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幼苗茎和根系的生物量逐渐降低;但轻度干旱胁迫增加了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生物量,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根系生物量分配的比例,从而更利于获取水分资源适应干旱环境;重度干旱胁迫下幼苗无法存活。在科尔沁沙地,栽植榆树幼苗保证存活生长的最低田间持水量为40%。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促进毛红椿幼苗抗旱性机制,以毛红椿幼苗为材料,探究接种AMF对毛红椿幼苗在正常浇水(NW)、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毛红椿幼苗生长和生理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但接种AMF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苗木生长的抑制,显著促进毛红椿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P<0.05)。接种AMF与对照(CK)的毛红椿幼苗叶片除气孔导度(Gs)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差异不显著外,Gs在另外3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及蒸腾速率(T 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在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较CK提高了26.45%,其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接种AMF毛红椿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白花泡桐幼苗在不同程度干旱、盐及盐旱交叉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机制,以白花泡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及干旱程度,研究白花泡桐幼苗株高、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物、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酶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在盐、旱及其盐旱交叉胁迫下,白花泡桐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光合色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呈上升趋势。(2)在盐胁迫、盐旱交叉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受到干旱胁迫时,SOD、POD活性增加,CAT活性下降。(3)在盐胁迫下,随着盐含量的升高,白花泡桐幼苗可溶性蛋白(SP)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在干旱、盐旱交叉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盐旱双重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不是单一胁迫的简单叠加,而是表现出交叉适应性,盐旱双重胁迫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盐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楝树1年生根插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自然干旱5,10,15,20 d条件下,干旱胁迫对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胁迫0—10d土壤水分的缺失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生长的影响,15—20 d时则反之;主根长、根幅和株高/主根长比值先升后降,地径/株高比值先降后升,说明楝树幼苗具有为适应胁迫环境提高根系主动吸水能力的适应机制,而根系对干旱胁迫较株高生长敏感;总生物量先增后减说明干旱胁迫初期,土壤水分的缺失能促进其生物量的积累,但随着胁迫的增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趋势向根系转移,根质量比显著增大;干旱胁迫使幼苗根、茎、叶含水率显著降低,且叶片含水率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竹节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竹节树对干旱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以1年生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条件下(轻度、中度、严重干旱,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50%~60%、30%~40%)竹节树幼苗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可促进竹节树幼苗生长,重度干旱胁迫使竹节树的叶片数、苗高、地径和冠幅减小,叶、茎、根和总生物量均大幅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叶生物量比例先减小后增大,根生物量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呈逐渐增大趋势。表明竹节树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