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是断奶后仔猪对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产生的一种过敏陛疾病。仔猪在断奶前后,若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和饲料的品质、数量,不必要的合窝、运输、寒冷、调圈等应激时都可以引起此病发生,尤其是“三高饲料”(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饲喂过剩时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常发病,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病。水肿病发病的原因很多,但许多人却忽视了水肿病的发生与饲料、营养条件、饲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常发病,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病.水肿病发病的原因很多,但许多人却忽视了水肿病发生与饲料、营养条件、饲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该病应有新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仔猪易发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但又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根据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结合本人多年的防治实践,防治本病,加强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胃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是断奶仔猪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2001年6月份,我市部分乡镇养殖户饲养的仔猪发生了此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发病原因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致。此外,本病的发生还与外部应激因素有关,主要是早期断奶,其次是饲料、饲养方式或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长期饲喂高蛋白饲料或饲料单纯以及防疫、阉割等应激性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仔猪水肿病是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通常呈散在发生,传染性不明显,多出现在生长快,个体较大,膘情好的猪群中。断奶后饲喂大量精料,突然调换饲料和饲养方式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猪业和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上半年,我市某猪场饲养的断乳仔猪突然发病,根据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水肿病。经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首先分析影响断奶仔猪生长的因素和以前饲养失败的原因1.1影响断奶仔猪生长的因素1.1.1应激仔猪断奶后失去母亲的爱护而心理害怕易受惊吓;另外由乳汁改为饲料;在仔猪由产仔舍向仔猪培育舍转群过程中还要经历捕捉、重组、新的饲养环境和饲养人员等多种的应激。1.1.2断奶仔猪怕冷、消化机能弱、免疫机制不健全容易患病。1.2以前饲养失败的原因1.2.1疾病当前流行的仔猪水肿病、PMWS即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温和性猪瘟、猪链球菌、猪应激综合症等病严重的威胁着断奶仔猪的  相似文献   

9.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确保育肥猪快速生长的关键,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做好断奶仔猪过渡转舍工作规模化猪场仔猪一般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刚断奶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为使其安全转入保育舍饲养,必须做好饲料、饲养、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过好断奶关。主要措施是:①断奶前3天母猪要限制喂料量和哺乳次数,促进仔猪在断奶前采食较多饲料,帮助仔猪由吃母乳逐渐改为吃固体饲料,以防发生营养性腹泻。②要维持…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 ,又名仔猪肠胃毒血症、仔猪肠胃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尤以春秋季多发。该病发病突然 ,且致死率很高 ,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1 发病原因饲料突变或断奶后大量饲喂高蛋白精料引起猪胃肠功能的紊乱 ,造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 ,菌体毒素被吸收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断奶 ,疫苗接种 ,仔猪购销时的长途运输 ,天气突然变化等应激反应 ,使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 ,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失调 ,导致有害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 ,从而诱导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饲料中…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以断奶仔猪的胃壁 ,肠系膜 ,头部或其它部位水肿 ,共济失调和麻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该病发病急 ,死亡快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生产 ,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有效的防治仔猪水肿病 ,下面就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1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1 1 季节因素 多发于秋季 ,由于气候阴雨潮湿 ,仔猪机体抗病力降低 ,加上病菌在肠内大量繁殖 ,产生内毒素 ,经吸收后引起过敏反应 ,使血管通透性增高 ,由此发生水肿病。1 2 饲料因素 饲喂蛋白含量及能…  相似文献   

12.
断奶仔猪的管理.特别是断奶后的第1周是仔猪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因为断奶是仔猪自出生后的最大应激因素。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如管理措施不到位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腹泻、水肿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搞好断奶仔猪饲养的首要问题是掌握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解决断奶仔猪的拉稀、消瘦与生长缓慢等仔猪断奶综合征,要做到科学断奶,通过饲料营养与饲养环境着重解决断奶仔猪应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 1.病因: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及其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所致。早期断奶,饲料单一,配比不当或饲料突然更换,饲养方法及环境改变,气候剧变及防疫注射、去势等诸多外部因素均可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体况健壮,生长快的猪最常见,其发生似与饲料和饲养方法改变有关,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唐伟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10):50-50
农村的饲养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仔猪经常发生水肿病。该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致死性疾病,其发病急,致死率高,可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1发病情况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特别是食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在猪病治疗中,比较棘手.该病主要因养猪户急于育成猪出栏,给猪增喂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加之大旱,青绿饲料相对缺少,而饲养管理措施跟不上,且断奶后的仔猪、体重35 kg左右的架子猪均有发生.笔者通过对猪水肿病的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分析,参考有关文献,采用自拟加味葵子茯苓散,辨证治疗猪水肿病56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1原因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一种常见疾病,对仔猪有严重危害.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包括病原因素、仔猪生理结构方面因素、饲料因素、饲养条件因素等.为使仔猪水肿病得到有效防治,需在对仔猪水肿病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应激因素,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正常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加强仔猪水肿病疫苗研制;药物预防等.通过这些措施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确保仔猪水肿病能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仔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工厂化猪场,为了提高母猪年产窝数,常采用仔猪3~4周龄断奶的技术。早期断奶的仔猪在饲养条件不能相适应的情况下经常会患腹泻等疾病,即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这是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免疫机制不健全等生理、环境和营养因素造成的。断奶后的仔猪有时还会发生水肿病、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等疾病,造成仔猪生长停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