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最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的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云南涮辣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素的积累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辣椒中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其含量缓慢下降;在涮辣果实发育的前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而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后期(第4、5、6时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所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量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有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  相似文献   

4.
正钾元素是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营养元素,与果树体内代谢过程关系密切。钾元素在促进果树开花坐果、果实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树体的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钾元素作为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了树体中糖和淀粉的合成、运输和转化过程。苹果缺钾,会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主要表现为果树根系生长和新梢增粗生长减弱,叶片发育不良,抗逆性降低;在果实上主要表现为发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生育期约50天,在年周期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规律表现为双S型曲线,以成熟前10天内果实鲜重和体积增长最快,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果实比重都大于1,在1.01~1.07g/cm~2之间波动。同时,观察了果实内部的发育变化,并分析了果实发育与气候的关系,提出了壮果增产的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17个MADS-box转录因子成员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Plantcare软件分析了葡萄类型转录因子的启动子元件,预测其与果实发育、成熟过程相关的潜在作用;以二倍体欧亚种葡萄品种‘魏可’为试材,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17个MADS-box成员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8个重要时期的时空表达模式,初步鉴定参与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调控的重要成员;果实转色前7 d通过ABA、NAA处理进一步验证其在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中的作用。【结果】MADS-box成员的启动子均含有与果实发育、成熟相关的motif作用元件,且其含有的元件个数存在差异,表明其可能在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功能存在冗余,同时各自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qRT-PCR分析显示,所有成员均在葡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表达;其中,VvAG和Vv FBP24在果实硬核期高表达,而在果实转色和成熟中几乎不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果实生长发育的正调控;而VvMADS1、VvMADS9、VvSVP-like1和Vv AP3只在果实转色与成熟过程中高表达,说明它们可能促进了果实的转色与成熟;ABA在果实转色特定时期上调了MADS-box家族6个成员的表达,而NAA下调其表达;另一方面,NAA上调了MADS-box家族8个成员的表达,相反ABA下调其表达,表明这些成员可能响应ABA/NAA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结论】葡萄转录因子MADS-box的17个成员均参与了果实发育过程的调控。其中,6个成员可能参与了葡萄果实的成熟过程的正调控,而另外8个成员可能促进了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从而抑制了果实的转色与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7.
柑桔生物化学是研究柑桔生长中植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输送、贮藏和利用等过程;研究柑桔组织中核酸蛋白质、醣类、维生素等复杂物质的形成、积累和代谢的过程;探讨柑桔品种的遗传性和遗传变异的发生规律等。因此,生化研究对了解柑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是极重要的,它可以能动地指导和控制柑桔的选育种,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植株生长,达到高产稳产。在改良果实品质、利于贮藏加工等方面都具有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所  相似文献   

8.
发育中的猕猴桃果实为生长发育积累营养的能力,取决于生物量增加的潜力和同化产物及无机离子的供应.从供应源运输到果实中的同化物的运转规律可以由其含量水平表现出来,脱落酸(ABA)被认为是影响果实发育的因素之一;发育过程中果实水分变化与果实同化物和无机离子的积累也密切相关.然而,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人们对进入果实中的水分结合成生长组织的程度或通过蒸腾作用损失水分的程度还知之甚少,对猕猴桃果实中内源脱落酸和同化S物积累之间的关系也尚不明了.本文报导了猕猴桃果实在发育时期内源脱落酸浓度,果面蒸腾失水及果实中水分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浮宫1号杨梅及其早熟变异为材料,测定分析杨梅果实生长过程中阳面和阴面色泽CIRG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同一取样期早熟变异的果实阳面和阴面CIRG值均大于浮宫1号;随着果实发育逐渐成熟,浮宫1号和早熟变异果实CIRG值同向增大;成熟采摘时,早熟变异和浮宫1号阳面果实CIRG值分别为5.06和5.11。综合分析,早熟变异成熟期提前主要是花期提早所导致,着果后果实生长发育速度早熟变异反而落后于浮宫1号。  相似文献   

10.
以‘赤霞珠’葡萄果实为材料,利用制备好的葡萄查耳酮异构酶(CHI;EC 5.5.1.6)CHI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蛋白质印记杂交和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CHI基因、蛋白表达及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HI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随着果实发育有着明显的变化,在果实发育早期和转色期表达量较高,同果实中总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变化一致;胶体金免疫定位显示在果实发育早期CHI主要分布于葡萄果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在液泡及质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在转色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质体和细胞核中,其数量明显增多。在成熟果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少量存在于质体和液泡中。  相似文献   

11.
王永章  张大鹏 《园艺学报》2001,28(3):256-261
 ‘红富士’苹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表明, 发育前期,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细胞壁结合酸性转化酶活性与此阶段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发育后期, 蔗糖合酶与蔗糖的积累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据此认为,红富士苹果果实蔗糖代谢可能主要受到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 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西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西瓜‘蜜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期几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果实中激素含量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西瓜果实在授粉后2530 d时就已经基本达到成熟果实的大小。果实发育前期IAA与GA含量较高,之后均快速下降。IAA在后期出现一个峰值,而GA在发育后期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ABA含量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授粉后15 d和25 d;而ZR含量在西瓜整个生长发育期一直维持着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在授粉后25 d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值。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地调控着西瓜果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张绍铃  李六林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果树学报》2011,(6):959-963,I0001;I0002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类的分布及其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冠梨果实多糖主要分布表皮细胞层、单宁细胞层以及石细胞中,果肉的薄壁细胞中分布较少。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实中多糖逐渐增多,花后70d染色最深,随后又逐渐减少。果实中脂类主要分布在角质层、单宁细胞层和薄壁细胞,并随果实发育,角质层...  相似文献   

15.
南瓜果实发育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步增加,肌醇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45 d 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 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多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5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40 d时达到峰值,此后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印度南瓜在果实发育25 d时达到峰值,中国南瓜则在35 d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均逐步下降;各品种果实均在采收贮藏10 d时还原糖含量又开始增加,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南瓜品种果实中肌醇、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喀什地区3个鲜食枣(Zizyphus jujuba Mill.)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冬枣”“伏脆蜜”“京沧1号”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差异,以期为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中糖以蔗糖为主,且属蔗糖积累型果实,糖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整体上升趋势;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且属苹果酸型,酸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间各自存在一定相关性;蔗糖和苹果酸是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全红期糖酸组分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甜樱桃是果实成熟最早的落叶果树树种,因此,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甜樱桃的内在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有机酸、蛋白质、果肉纤维、矿质成分、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等。果实的生长发育是一系列的理化性状变化过程,本文主要研究甜樱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动态变化。果实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实内所含糖的种类和数量。因而,糖积累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深入了解糖的代谢机制,抓住关键环节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根本方法。果实积累的可溶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在果实发育和采后保鲜中的作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和生物刺激因子,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植物逆境耐受性等作用。近年来,褪黑素在调控果实发育和采后果实保鲜中的作用是研究热点。本文中总结了褪黑素在果实中的含量及分布;重点阐述了褪黑素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促进采后果实成熟和延缓果实衰老等方面的生理作用及机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褪黑素应用到调控果实发育和果实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粉蓝’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蓝莓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在波动中显著增加;果实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从盛花后60d开始显著增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后期略有上升;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r=0.89**)。  相似文献   

20.
果实成熟是发生在高等植物中复杂而有序的过程,由于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果实从不成熟到发育成熟过程包括了众多阶段。近年来,植物本身的生理过程与农业产业息息相关,继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果实成熟过程的研究日益重要。果实成熟过程中,伴随着不同色素水平变化和糖等物质含量增加,果实色泽发生变化,大量生理代谢过程例如颜色、质地、风味和香气等受到外因(光照、温度)和内因(发育相关基因和激素)调控而发生变化。因而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系统研究果实从未成熟到成熟的不同生理过程和阶段分子水平上的动态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一些重要果实及其不同发育和成熟过程的蛋白质组数据库日益完善和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