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全域旅游村镇的生态指标要求,以南京市江宁区代表性旅游村落为例,重点研究符合休闲游憩价值的环境美化绿地、滨水游憩绿地、游园绿地、街旁绿地4种类型.采用样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植物物种构成、群落数量以及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园绿地的丰富度和层次最高,环境美化绿地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最为简单,各类型绿地植物配置能够...  相似文献   

2.
彩叶植物景观绿地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植物在景观绿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彩叶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因子高度综合的体系,评价指标具有主观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性、景观性、游憩性和经济性4个层面,提出14项彩叶植物景观绿地评价指标,构建出彩叶植物绿地综合评价体系。结果显示,景观性占权重56.24%,是彩叶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生态性占权重27.33%,游憩性和经济性分别占权重10.83%和5.6%。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运城进行园林植物调查,研究园林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探索科学的配置模式,打造可持续的景观生态模型,为更好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地、创造可持续植物景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运城市盐湖区71条交通要道、12个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进行了实地调查,从种类构成、配置类型、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分析园林植物在各样地的应用情况.【结果】调查样地共有植物有122种,分属65科、98属,其中乔木53种,灌木45种,草本18种,藤本6种;出现频度较高的乔、灌、草、藤本分别为国槐、大叶黄杨、鹅绒藤、葡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树种配比为26.5∶22.5∶9∶3,常绿乔灌木种类应用较少.4类观赏特征植物在调查样地中以观花和观叶型植物较多,占总数的66.39%.居住区物种丰富度以乔木层最高,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最高,其次为乔木层、草本层.RDA分析结果显示,绿地景观类型、配套设施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调查样地落叶树种应用较多,缺乏草本和藤本植物的合理搭配.道路绿带应用的植物类型较为全面均衡,居住区绿地以乔木层物种最为丰富.在5个环境因素中,绿地景观类型与居住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为营造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南宁树木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4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功能与生态效益同等重要,服务功能居后。因素层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观赏特性与植物景观群落的稳定性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基于ATP法,南宁树木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Ⅰ级7个,占总数的29.17%;Ⅱ级9个,占总数的37.50%;Ⅲ级5个,占总数的20.83%;Ⅳ级3个,占总数的12.50%,表明南宁树木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7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蒋华平  薛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115-119
该研究以三亚市46条主要道路的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为对象,调查评价分析了树种整体构成、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三亚市主要道路防护绿地树种丰富度高,有35科72属123种;选择14个重要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滨海城市道路树种综合评价模型,对47种乔木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将29种乔木划为Ⅰ级树种,12种乔木划为Ⅱ级,6种乔木划为Ⅲ级;在道路配置模式方面,39.1%的道路为乔木+灌木+草本模式,其次是乔木+灌木模式,有15条道路,21.7%的道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模式,较少的是乔木单一配置模式和乔木+草本模式。以此研究结果为依据,推荐三亚市道路绿地骨干树种、基调树种、抗风树种、观花树种以及配置模式和指标,为滨海城市绿地树种的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稳定性、主导性、可操作性的景观适宜度评价指标,构建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在绿地GIS基础上,从绿地的环境适宜性、环境协调性、生态功能、美学功能4个方面对武钢工业区园林绿地进行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在武钢工业区100个绿地斑块中,适宜的斑块有25块,占总数的25%;基本适宜的斑块有59块,占总数的59%;不适宜的斑块有16块,占总数的16%.说明在武钢工业区已建绿地斑块中,一些绿地还存在着大气污染严重、土壤硬度较大、土壤厚度较薄、噪音污染重、人口密度高、郁闭度小、可达性低、斑块叶面积指数小、斑块面积小、斑块连接度较低、树种数较少、季相变化树种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亚欧博览会绿地景观进行优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并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对亚欧博览会绿地系统中的40个样地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样地景观等级为优,13个样地景观等级为良,18个样地景观等级为中,4个样地景观等级为差,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绿地景观所存在的问题,对绿地景观的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性。同时,也证明了模糊评价方法的科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濮阳市主要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调查与分析,分别从树种选择、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总结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对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质量,以安康市中心城区为调查对象,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对中心城区12个样地进行了调查,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各类绿地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并拟定提高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11.
为对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以秦皇岛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以生态效应、视觉效应和社会效应为评价要素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群落植物景观特征,对秦皇岛市公园的15个样地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公园绿地景观质量水平为中上等,以后需要在公园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公园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I级10个,占评价单元总数的33.3%;Ⅱ级18个,占总数的60%;Ⅲ级2个,占总数的6.7%,无Ⅳ级,表明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7个优秀的植物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合肥市区二环以内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0个街旁绿地进行景观现状调查,并应用统计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游憩满意度,探寻街旁绿地景观构成要素与游憩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不同街旁绿地的综合游憩满意度不同,10个街旁绿地满意度得分范围3.044~4.320,整体满意情况一般;其中建于2010年的瑞园游憩满意度最高,建于2000年的长江东大街与南陵路交口游园最低。建立满意度和绿地景观要素之间的相关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市民满意度较高的街旁绿地表现为,绿地和铺装表面比例恰当,常绿和落叶乔木搭配比例合适,有较好的树荫,人行步道宽度合理。运用SPSS 23.0分析软件,通过曲线估算回归分析合肥市街旁绿地各景观构成要素与游憩满意度关系,并得出相应的最优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张婷  车生泉  周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82-6685
以上海市为例,对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特征和空间特征、游憩活动进行调研,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从生态、景观和游憩方面对样地进行评价,总结和比较分析5种类型植物群落显著特征,为未来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渝中区市街绿地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庆市园林土壤的质量状况。[方法]分析重庆市渝中区道路绿地、街旁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按重庆市园林栽植土壤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重庆市街绿地土壤pH值在6.2~8.5,73.4%的土壤呈碱性,53.2%的土壤已出现盐渍化趋势或已经发生盐害。重庆市街绿地土壤容重在0.84~1.77 mg/m3,个别地区的土壤容重过高。渝中区园林土壤中混有大量碎石、瓦块、水泥等建筑废弃物,使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重庆市街园林土壤碳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7.3±17.1)g/kg,是自然土壤的3倍多。[结论]重庆市渝中区市街绿地土壤总体质量不高,一级土占总数的10.4%,二级土占总数的39.6%,三级土占总数的50.0%。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渝中区市街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园林土壤的质量状况。[方法]分析重庆市渝中区道路绿地、街旁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按重庆市园林栽植土壤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重庆市街绿地土壤pH值在6.2~8.5,73.4%的土壤呈碱性,53.2%的土壤已出现盐渍化趋势或已经发生盐害。重庆市街绿地土壤容重在0.84~1.77 mg/m3,个别地区的土壤容重过高。渝中区园林土壤中混有大量碎石、瓦块、水泥等建筑废弃物,使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重庆市街园林土壤碳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7.3±17.1)g/kg,是自然土壤的3倍多。[结论]重庆市渝中区市街绿地土壤总体质量不高,一级土占总数的10.4%,二级土占总数的39.6%,三级土占总数的50.0%。  相似文献   

17.
风景道作为一类线性景观空间,对于打造城市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引导旅游带游憩空间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风景道选线是评估城市景观印象、游客游憩体验的重要指标。以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为导向,选取水域因子、地形坡度、绿地斑块、旅游资源、交通道路5个因素作为风景道选线的指标因子,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适宜性及其效益研究,得出风景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分析结果,建立旅游带风景道最优选线的普适性思路,为环巢湖风景道旅游空间的上位规划及其他相关环湖区域布局分析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美丽乡村背景下的荻港村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将绿地景观类型分为村口绿地景观、水岸绿地景观、公共游憩绿地景观、庭院绿地景观、生产性绿地景观,通过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群落模式,总结分析出荻港村植物景观的优势及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其他水网乡村植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借鉴,使其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自身特点,对福州市高架桥14个空间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结构多样性、与生境和谐度、绿视率、空间层次丰富度、色彩形态丰富度、展现地域特色、与背景和谐度等因子进行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从视觉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共8个评价因子建立高架桥空间景观美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州市高架桥14个空间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等级达到Ⅰ级的有4个,占28.6%;达到Ⅱ级的有9个,占64.3%;达到Ⅲ级的有1个,占7.1%。说明福州市高架桥空间植物景观的整体水平较好,植物能够适应高架桥环境,物种多样、长势良好,立体绿化较为完善,绿视率较高,雕塑小品、园建等景观要素结合较好,景观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法的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绿化水平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在对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8个功能性植物景观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功能(0.5889)、服务功能(0.2518)、美学功能(0.1593).指标层中前3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0.1599)、植物的滞尘能力(0.0839)、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0.0839).所选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综合结果是Ⅰ级共13个,占总数的27.1%;Ⅱ级35个,占总数的72.9%;无Ⅲ级,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植物景观整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