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晴天采用英国Lcpro+光合仪测定贵州花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C_4植物皇竹草和类芦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皇竹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12.78±7.40)μmol/(m~2·s),蒸腾速率为(5.05±2.15)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2.38±0.85)μmol/mmol;类芦的净光合速率为(8.10±4.69)μmol/(m~2·s),蒸腾速率为(1.87±0.53)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4.32±2.64)μmol/mmol。2种C_4植物的光合特性显著高于该地区C_3植物,具备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稀缺水分资源的植物生理条件。同时,结合光合特性对皇竹草发展庭院养殖经济与类芦的水土保持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小胡杨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研究,并用模型拟合得出相关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2号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同在12:0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1.98μmol/(m~2·s)和3.86μmol/mmol;蒸腾速率(T_r)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胞间CO_2浓度(C_i)大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胡杨2号光饱和点(LSP)为1 768.8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32.8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为20.59μmol/(m~2·s),是一种抗旱性良好并对强光有很好适应性的杂交树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紫色象草、象草、斑茅、五节芒、柳枝稷5种能源草晴天的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紫色象草、象草、斑茅、五节芒、柳枝稷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分别为12.48、15.53、14.00、13.87、8.63μmol/(m~2·s);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为2.80、2.97、2.60、2.73、2.54 mmol/(m~2·s);日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01、1.40、1.34、0.75、1.29 kg/(mm·hm~2)。象草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的特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在5种能源草中均较高;柳枝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5种能源草中最低,水分利用率仅次于斑茅。根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生境条件,结合5种能源草实际利用情况,再从光合指标,特别是水分利用率角度考虑,象草更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5.
晴天,利用英国Lcpro+光合仪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Trime]的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与肾蕨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是影响肾蕨蒸腾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和细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测得肾蕨日均净光合速率6.54μmol/(m2·s)、蒸腾速率5.49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1.29μmol/mmol。地域环境是影响光合生理的重要因素。研究石漠化地区肾蕨光合生理特性,对石漠化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防护、生态环境变化响应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夏季全光照环境下,黄毛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天中四倍体黄毛草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4.15μmol/(m~2·s)、0.088 mol/(m~2·s)、3.92 mmol/(m~2·s),分别比二倍体黄毛草莓高43.6%、29.4%、16.0%;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午间胞间CO_2浓度升高,说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响应曲线中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这3个指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黄毛草莓,四倍体黄毛草莓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黄毛草莓(P0.01)。因此,四倍体黄毛草莓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能力强于二倍体黄毛草莓。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于8月中旬,对大田甜叶菊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田甜叶菊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中午光合下调现象,日均值为(9.97±0.34)μmol/(m~2·s);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平均值为(5.99±0.54)mmol/(m~2·s);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相似,日变化平均值为(0.15±0.01)mol/(m~2·s);甜叶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76μmol CO_2/mmol H_2O.同时分析了光合指标与植株生物量,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光合速率与干叶产量,茎干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绿肥品种茶肥1号(Cassia sophera L.)产量高特性,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以及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动态趋势与Pn相似。茶肥1号的光饱和点为1 947.06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0.88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3。而其CO_2的补偿点、CO_2饱和点和羧化效率分别为93.35 mol/(m~2·s)、1 233.57 mol/(m~2·s)和0.168,表明茶肥1号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茶肥1号Pn回归方程为:Pn=-14.020-7.338VPDA+0.006PAR+1.079Ta。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亏缺(VPDA)和空气温度(Ta)是影响绿肥品种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采用GFS-3000型高级光合测量系统,测定了切花菊优香营养生长中期、后期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光合作用参数高于下部叶。上部叶的蒸腾速率(Tr)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强,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蒸腾作用最强,蒸腾速率达3.74 mmol/(m~2·s),为营养生长中期的2.58倍;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则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高,此时的Gs、Pn和Ci分别达409.97 mmol/(m~2·s)、11.05μmol/(m~2·s)和394.03μmol/L,分别是营养生长中期的4.22倍、3.95倍和1.28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2.18倍、1.99倍和1.09倍。与上部叶略有不同,优香3个生长阶段下部叶的4个光合参数值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大,Tr、Gs、Pn和Ci分别达1.89 mmol/(m~2·s)、163.09 mmol/(m~2·s)、4.53μmol/(m~2·s)和431.92μmol/L,分别为营养生长中期的1.29倍、2.07倍、2.43倍和1.31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1.07倍、1.87倍、1.78倍和1.17倍。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差异较大,下部叶的Pnmax差异相对较小;上部叶表观量子效率(AEQ)也高于下部叶;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达3.91μmol/(m~2·s),明显高于营养生长中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分别为二者的2.38倍和1.98倍,但下部叶暗呼吸速率随着株龄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光饱和点(LSP)高于下部叶。研究结果可为切花菊栽培优香过程中的光照强度的调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_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_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_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T_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_1、T_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T_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 658.1 mol/(m~2·s),T_2、T_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_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T_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 448.5 kg/hm~2、162 865.6Yuan/hm~2,T_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 338.5 kg/hm~2、124 888.5Yuan/hm~2。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179-181
以桃树和碧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桃树和碧桃的光合特性,对桃树和碧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胞间CO_2浓度(Ci)及气孔导度(Gs)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桃树和碧桃的叶绿素含量均在1.5 mg/g左右;光合有效辐射在0~1 400μmol/(m~2·s)时,桃树和碧桃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递增而递增;光合有效辐射在0~1 000μmol/(m~2·s)时,桃树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递增而递增,而碧桃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光合有效辐射为200~1 800μmol/(m~2·s)时则随着光合有效辐射递增而递减;桃树和碧桃的胞间CO_2浓度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递增而递减。研究发现,碧桃比桃树更耐阴,可为桃树和碧桃的园林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的光合生理特性,为山药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安顺山药为试验材料,在其旺盛生长时期,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晴朗的天气测量其光合日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饱和光照度条件下的CO_2饱和点与CO_2补偿点。结果表明,安顺山药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11:00达到第1个峰值,为11.94μmol/(m~2·s),在14:00达到第2个峰值,为4.58μmol/(m~2·s);安顺山药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4.35μmol/mmol,最高达到12.04μmol/mmol;安顺山药的光饱和点为1 458.3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0.41μmol/(m~2·s);安顺山药的CO_2饱和点为1 825.00μmol/mol,CO_2补偿点为67.16μmol/mol。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安顺山药为阳生植物,对环境中的光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水分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油橄榄品种的光合特性,为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仪对8个油橄榄品种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并应用叶子飘模型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得到油橄榄光响应曲线特征指标。结果表明,8个油橄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上升,到达最高点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继续增强,净光合速率小幅波动后略有下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CO_2浓度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8个油橄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特征指标差异较大,最大光合速率在12.34~39.86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在442.25~1 311.80μ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5.22~61.97μmol/(m~2·s)之间。因此,白橄榄和奥托卡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并且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西走廊早酥和红早酥梨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酥和红早酥梨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早酥的Pn均值为5.07μmol/(m~2·s),大于红早酥的Pn均值[4.91μmol/(m~2·s)];早酥和红早酥梨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早酥的Tr小于红早酥梨;早酥和红早酥梨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气孔限制因素。早酥和红早酥梨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大,分别为2.05、2.02μmol/mmol,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呈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菊苣、类玉米、木豆3种牧草在岩溶区和红壤区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菊苣在岩溶区和红壤区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2.40μmol/(m2.s)和11.60μmol/(m2.s),类玉米为27.98μmol/(m2.s)和18.99μmol/(m2.s),木豆为17.01μmol/(m2.s)和13.98μmol/(m2.s);岩溶区和红壤区,类玉米的日均蒸腾速率都小于菊苣和木豆,类玉米属于高光合、低蒸腾型,相比较而言,菊苣和木豆则属于低光合、高蒸腾型,就水分利用效率来说,岩溶区和红壤区的类玉米都显著高于菊苣、木豆;岩溶区3种牧草的日均光合速率为19.13μmol/(m2.s),红壤区为14.86μmol/(m2.s);岩溶区的日均蒸腾速率为7.45 mol/(m2.s),红壤区为5.65 mol/(m2.s);岩溶区日均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红壤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4种绣球品种平瓣绣球(PB)、银边绣球(YB)、粗齿绣球珍贵(CC)、你我的浪漫绣球(NWLM)节水、光适应的差异,对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不同品种绣球适应性评价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种绣球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低谷值出现在12:00。净光合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PB[2.81μmol/(m~2·s)]CC[2.70μmol/(m~2·s)]YB[2.57μmol/(m~2·s)]NWLM[2.52μmol/(m~2·s)];蒸腾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CC[1.51 mmol/(m~2·s)]PB[1.43 mmol/(m~2·s)]NWLM[1.18 mmol/(m~2·s)]YB[1.07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YB(2.40μmol/mmol)NWLM(2.14μmol/mmol)PB(1.96μmol/mmol)CC(1.78μmol/mmol)。NWLM属于耐阴性相对较低的品种;PB属于耐阴性相对较高的品种;CC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说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YB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表明YB可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7.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黄芩种植和抗性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模拟盐胁迫和添加外源硅组合处理商洛1年生黄芩幼苗,通过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商洛黄芩幼苗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随着添加外源硅浓度的增加,黄芩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孔限制数、细胞间CO_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各指标均在K_2SiO_3浓度为0.05g/L时达峰值,分别为32.9μmol/(m~2·s)、0.458 mmol/(m~2·s)、0.479、250μmol/mol和1.7mg/g,光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以5年生宫枣为研究材料,用Li-6400XT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条件下,宫枣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探究设施栽培对宫枣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宫枣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宫枣的室内温度、湿度大部分高于同期室外,且年均温湿度分别高出室外43.63%、21.80%;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宫枣的光合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宫枣的气孔开张度较大,有利于气体交换,净光合速率高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的宫枣光饱和点均为1 520μmol/(m~2·s),设施栽培宫枣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89.26μmol/(m~2·s),露地栽培宫枣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49.38μmol/(m~2·s),设施栽培宫枣CO_2饱和点为1 652μmol/mol,光合作用CO_2补偿点为76.87μmol/mol,露地栽培宫枣CO_2饱和点为1 883μmol/mol,CO_2补偿点为90.08μmol/mol,设施栽培宫枣光补偿点高于露地,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露地。设施栽培可以提高宫枣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宫枣的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库布齐沙漠柠条灌丛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补给量和干旱程度,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连续监测叶片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探讨柠条叶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变化特征,分析柠条灌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为2.02~44.80μmol/(m2·s),蒸腾速率为0.94~23.41 mmol/(m2·s),气孔导度为0.02~1.09 mol/(m2·s),胞间CO2浓度为238.12~323.05μmol/mol,4种指标均表现为随干旱程度加深而降低,光合作用明显被抑制。土壤含水量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柠条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在不同干旱程度下表现为重度干旱(3.35μmol/mmol)中度干旱(2.87μmol/mmol)轻度干旱(2.08μmol/mmol)特重干旱(2.15μmol/mmol),在土壤含水量为7%~9%时具有最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对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picta)叶片细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等有关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光合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带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上午10:00达到最大值,此后呈下降趋势;玉带草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光照度1 400μmol/(m~2·s)时达到最大值;当CO_2浓度在0~1 000μmol/mol这一范围内时,玉带草净光合速率呈急速上升趋势。可得羧化效率为2.410 9;CO_2补偿点为3.08μmol/mol,CO_2饱和点为1 000μmol/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