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高粱育种技术与策略的探讨高士杰,李涛(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辽宁省铁岭市农科所)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产量。中国高粱育种工作进入90年代后,面临育种难度越来越大,为适应生产形势的需要,必须加速育种进程。因此有必要对高梁育种过程中的技术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著名高粱专家乔魁多同志简介乔魁多先生19ll年6月16日生。辽宁海城人。1938年毫天农业大学毕业。曾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种所、高粱所所长,名誉所长,高级农艺师。中国作物学会、辽宁省暨沈阳而作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是我国知名的高粱育种专家。乔...  相似文献   

3.
高粱新品种锦杂101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以自选不育系375A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引自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4.
大豆育种专家杨伯玉同志简介杨伯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的大豆育种专家,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先后在辽宁省锦州农科所、铁岭地区农科所、辽宁省农科院油料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历任课题主持人、院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5.
同工酶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工酶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石太渊(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自从Markert及Moller等在1957年首先提出同工酶这个概念以来,同工酶被迅速地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物种起源与分类、杂种优势预测和植物生理生化等研究领域。生物体内的大多数酶都存在多种...  相似文献   

6.
专家简介     
<正>卢峰,男,1974年2月出生,博士,研究员。现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中心高粱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高粱栽培岗位科学家(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主任)、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理事、辽宁省作物学会委员,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第八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1996年8月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国家公  相似文献   

7.
<正>周紫阳(ZHOU Zi-yang),男,196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人。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作物所从事高粱育种研究和开发工作,2003年调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从事高粱育种研究工作。1992年考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读博士。  相似文献   

8.
河北宁晋县北河庄镇读者朱亚清问:据说有一种叫甜高粱的作物,用途很广,很有发展前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沈阳110161)育种专家王艳秋等答复如下:甜高粱也叫芦粟、甜秫秸、甜秆和糖高粱,为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造枪护院被拘留2004年4月2日,山东枣庄市南沙河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从南沙河镇某村张某家中,搜出土枪一支.  相似文献   

9.
高粱高产模式栽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粱高产模式栽培研究卢庆善,毕文博,刘河山,袁德法(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高粱是辽宁省的主要旱粮作物之一。自80年代以来,一直以Tx622A为母本的杂交种为主栽品种。近年来,由于6A组合在抗性方面的逐渐退化,生产上的栽培管理也不规范,导致产量不高、不稳...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品种锦杂101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以自选不育系375A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引自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1特征特性锦杂101生育期131天,属中晚熟种,芽鞘绿色,幼苗绿色,叶脉腊质,成株株高240cm,穗长34.6c  相似文献   

11.
“作物遗传育种统计分析软件包”由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研制成功,并于1989年10月通过省科委技术鉴定。该软件包将农业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数量遗传分析方法融为一体,为农业工作者,尤其是育种工作者创造了极为方便的条件。该软件包功能多、实用性和通用性强、计算准确、速度快、便于维护、可移植性强。全部功能及操作方法以汉字菜单形式显示,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进行。操作简单,便于学习,稍具分析能力即可上机操作。在高粱、玉米、小麦、水  相似文献   

12.
辽杂34号是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2006年以自选不育系025A做母本、自选恢复系311做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母本025A是采用高粱群体改良育种方法,通过人工单一小群体选育手段于1999年育成的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一般配合力高、抗丝黑穗病、抗蚜虫等特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研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石太渊(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植物原生质体即去除细胞壁的裸露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细胞研究及作物改良的理想材料。1882年Klercker首次用机械法制备原生质体,1960年Cocking试用酶法制备番茄根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胡广群,男,满族,1953年12月出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76年毕业于营口农学院,198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并任大石桥市科技副市长,中共大石桥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兼任辽宁省遗传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和植物学组副组长,中共党员。 长期从事遗传育种教学、高粱遗传育种研究及科技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讲授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和种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八五”期间春小麦育种成就与今后发展对策孙连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小麦在辽宁省是仅次于玉米、水稻、高粱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八五”期间育成和推广了一批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由于具有特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对推动辽宁省小麦...  相似文献   

16.
土壤环境条件对根土蝽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条件对根土蝽发生的影响陈晓云方中萍佟淑杰孙富余(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根土蝽属于半翅目,土蝽科,根土蝽属,是一种常年生活于土壤中的地下害虫,以刺吸式口器为害作物根系,以为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糜子等禾本科作物及...  相似文献   

17.
自1981至1984年底,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先后从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引进高粱试材共1025份,其中杂交种146份,恢复系119份,成对不育系和保持系243对,品种209份,杂交后代选系60份,群体5份。这些试材大部分来自印度,部分来自非洲和美国,其他是育种的高代选系。  相似文献   

18.
<正>吉杂123吉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2年育成的酿酒专用型高粱新杂交品种,2008年底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一、品种选育经过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7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不育系839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优27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所内产量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生产试验,2015年5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粱起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高粱起源初探石玉学,曹嘉颖(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瓦维洛夫(1926)在研究从全世界收集的各种作物样本后,认为高粱存在着二个起源中心。一是阿比西尼亚起源中心(今埃塞俄比亚)的粒用高粱。另一起源中心是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岭及毗邻的平原地区的中国高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