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使用离合器 ,对保持车辆的良好技术状态 ,实现安全行车是很重要的。现将离合器的正确使用介绍如下 :1 分离离合器时 ,动作要迅速 ,并将脚踏板踩到底 ,以使其彻底分离。2 接合离合器时 ,要缓慢放松脚踏板 ,使离合器平须结合 ,保证车辆起步平稳。3 离合器分离时间一般不能超过 15~ 2 0分钟 ,若需要长时间停车时 ,应换成空挡。4 不应采用半分离离合器的办法来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 ,以免加速摩擦片磨损。5 禁止采用猛然接合离合器的方法使车辆越过障碍 ,以免损坏离合器部件。6 在行驶中 ,脚不应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以免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  相似文献   

2.
<正>1离合器使用注意事项(1)离合器分离时,动作要迅速,要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2)离合器接合时,脚要慢慢抬起或缓慢放松手柄,使离合器接合平顺,否则拖拉机起步时冲力过大,容易引起传动系统中零件的损坏,但拖拉机一旦起步即应迅速完全放松踏板或手柄,缩短离合器滑磨过程。(3)拖拉机行驶过程中禁止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否则会加速摩擦片、分离杠杆及分离轴承的磨损,严禁用离合器控制车速,以免离合器长时间处于  相似文献   

3.
1离合器使用3忌(1)忌长时间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拖拉机在行驶中,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由于颠簸脚会使离合器踏板上下波动,引起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频繁离合,主、从动摩擦片之间滑转而发热,加剧了磨损。  相似文献   

4.
1.正常行驶中,不允许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更不能利用离合器长时间控制车速。 2.驾车转向时,应放松油门,尤其在陡坡和光滑路面上行驶更应如此。 3 驾车下坡时,应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严禁空档滑行。  相似文献   

5.
(1)分离离合器时,动作要迅速、彻底,将踏板踏到底,这样离合器才能彻底分离。(2)接合离合器时,动作应缓慢。通过离合器平顺柔和的接合,使农用车起步平稳,防止因接合过猛使传动系的零件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损坏。农用车开始行驶后应立即使离合器完全接合。(3)在行驶中,不得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能用半分离的方法降低车速。(4)严禁不踏离合器踏板进行换档或分离不彻底进行换档,以防变速杆变形和变速齿轮互相撞击而损坏。(5)由低速换高速档时,一般采用“两脚离合器法”。即先加大油门提高车速到适合换档时机,立即减小油门,同时踩…  相似文献   

6.
制动时,先减小油门,后分离离合器,再平稳地踩下制动踏板。若遇紧急情况,可同时踩下离合器与制动踏板,但不准使用手刹车。要定期检查并调整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使左右制动一致,以防因偏刹或制动失灵而引发事故。还要及时更换老化失效的车轴油封,以免因漏油而沾污摩擦片,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7.
三轮农用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 ,为了减少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 ,防止离合器片烧损和翘曲变形 ,延长其使用寿命 ,驾驶员必须正确掌握以下操作技术要点 :1 分离离合器时 ,动作要迅速、彻底 ,将踏板踏到底 ,这样离合器才能彻底分离。2 接合离合器时 ,动作应缓慢一点。这样离合器能平顺柔和的接合 ,使三轮农用车起步平稳 ,防止因起步过猛 ,使传动系的零件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损坏 ,三轮农用车行驶后也应立即使离合器完全接合。3 在行驶中 ,不准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不能用半分离的方法降低车速。4 换挡时应采用“两脚离合器”的操作方法 ,严禁不…  相似文献   

8.
1.左右制动器应调整一致,否则拖拉机制动时,会发生偏转而造成行车事故。 2.拖拉机运输作业时,应用联锁片将左、右踏板锁住,以免发生单边制动而造成严重事故。在田间作业时,为协助拖拉机转向,可将联锁片打开。 3.不使用制动器时,驾驶员不要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以免  相似文献   

9.
一不宜匆忙出车而不检查制动 器。机手在出车前必须注意对制动 机构检查和保养,确保灵敏、可靠。 二不宜在行驶中,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这样做既增加行驶阻力,又会加速机件磨损。 三不宜在刹车时,先踩制动器踏板,而后踩离合器踏板。在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档位的正确选择1.正确的换档方法(1)换档时,必须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使离合器完全分离,以免齿轮及锁定机构磨损。(2)换挡时,要正确使用油门和离合器。(3)换档时,应预先确定好档位,扳动变速杆不宜过猛,并将变速杆推到底,使齿轮完全啮合。如果挂档...  相似文献   

11.
1.离合器踏板 在操纵离合器时,两手要握稳方向盘,左脚掌踩在离合器踏板上,用膝和脚关节的伸屈动作踩下或抬起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和变速器暂时分离或平稳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动力,实现车辆起步、变速、停车等运作。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应迅速地一脚踩到底;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在离合器尚未接合前的自由行程中抬起速度可快些,当离合器摩擦片与压板开始接合时,应缓慢抬起,完全接合后,脚应迅速离开踏板。  相似文献   

12.
一不宜匆忙出车而不检查制动器。机手在出车前必须注意对制动机构的检查和保养,确保灵敏、可靠。 二不宜在行驶中,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这样做既增加行驶阻力,又会加速机件磨损。 三不宜在刹车时,先踩制动器踏板,而后踩离合器踏板。在动力未切断时制动,会造成制动机构的损坏,即使  相似文献   

13.
(一)离合器踏板在操纵离合器时,两手要握稳方向盘,左脚掌踩在离合器踏板上,用膝和脚关节的伸屈动作踩下或抬起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和变速器暂时分离或平稳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动力,实现车辆起步、变速、停车等运行。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应迅速地一脚踩到底;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在离合器尚未接合前的自由行程中抬起速度可快些,当离合器摩擦片与压板开始接合时,应缓慢抬起,完全接合后,脚应迅速离开踏板。  相似文献   

14.
(1)分离离合器时,动作要迅速、彻底,将踏板踏到底。(2)接合离合器时,动作应缓慢一点,农用运输车开始行驶后应立即使离合器完全接合。(3)在行驶中,不准将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能用半分离离合器的方法降低车速。(4)严禁不踏离合器踏板进行换挡,或在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时进行换挡。(5)由低挡换高挡时,一般采用“两脚离合器法”。即先加大油门提高车速到适合换挡时机,立即减小油门,同时踩下离合器踏板(第1脚离合器),将变速杆由低挡拨入空挡,松开离合器踏板;再一次踏下离合器(第2脚离合器),并将变速杆由空挡换入高一挡位,然后缓慢…  相似文献   

15.
正确使用离合器对于减少故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关系。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操纵分离时要迅速、彻底,一次将踏板踩到底,不要发生拖滞、联动现象。接合时应掌握“快、停、慢”三个阶段。操纵结合平稳、柔和,抬起踏板开始可稍快一点,当压盘接触到从动盘时则应慢抬并稍作停顿,使离合器得到全面接触后再抬起踏板,使离合器和传动系不受冲击和损伤,达到机动车平稳起步。2、机动车在高速行驶中不要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以免使分离轴承处在旋转状态,缩短其使用寿命。3、操纵离合器尽量减少使用半联动,因为半联动可使磨擦片与压盘间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不宜匆忙出车而不检查制动器。制动器不灵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机手出车前必须注意对制动机构的检查与保养,确保制动灵敏、可靠。 二、行驶中不宜经常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有些机手在行驶中习惯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上,唯恐紧急情况来不及刹车。殊不知:这样做不但会增加拖拉机行驶阻力,而且还会加速制动机构的磨损或烧坏。  相似文献   

17.
一、坡道行驶拖拉机在行驶中遇到坡道时,要根据坡道长短。坡度大小、机车负荷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档位爬坡,避免中途换档。带有悬挂农具的拖拉机,坡度较陡时,可倒行上坡,以免因机组重心向后偏移而导致后翻。上坡时,万一发动机熄火发生溜坡现象,切记不要分离离合器,要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和制动器,来减缓下溜速度。如果不能使拖拉机在坡道上停止下溜时,应操纵方向盘,使其滑向山崖、树木等有阻挡物的一侧,以免出现意外,造成大的损失。下坡时,应低档缓行。空档滑行和中途换档都是不允许的,以防速度过高失去控制。下坡时也不…  相似文献   

18.
离合器踏板与加速踏板的正确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操纵离合器时,两手要握稳方向盘,左脚掌踩在离合器踏板上,用膝和脚关节的伸屈动作踩下或抬起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和变速器暂时分离或平稳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动力,实现车辆起步、变速、停车等动作。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应迅速地一脚踩到底;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在离合器尚未接合前的自由行程中抬起速度可快些,当离合器摩擦片与压板开始接合时,应缓慢抬起,完全接合后,脚应迅速离开踏板。  相似文献   

19.
1.起步猛抬离合器。机车起步时应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适当加大油门行驶。否则,会造成对离合器总成及传动件的冲击,甚至损坏。2.长期脚踏离合器踏板。有些机手在机车行驶中习惯将脚踏在离合器踏板上,其害处是: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机车随之振动,这样会使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状态,影响发动机功率传递,加剧离合器摩擦片磨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在机具启用前,农机手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即维护保养和检修,以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目的。二、拖拉机在使用时一是禁止起步猛抬离合器;二是严禁挂空挡或踏下离合器滑行下坡;三是紧急制动时,应同时踩下主离合器踏板和行驶制动器操纵踏板。行进中,不允许驾驶员将脚放在制动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上。三、拖拉机在田间作业转弯调头时,速度要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