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学历史教学涉及的是相关的历史知识,但同时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 ,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跨世纪的挑战 ,新世纪的教师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如何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这已经成为各学科老师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中学历史作为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更关注对人的培养 ,更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中学生面对着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 ,这些都决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势必要求学校教育更应从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入手 ,创设培养能力的环境 ,培养学生更多些创新精神。历史是人类社会已…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概念又专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作为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的场所,人学校园往往集中了人类文化精神的精髓与最高成就,学生入读大学,不仅学先进的知识,更接受学校特有的文化的熏陶。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情感、审美和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化学知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成为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并升入理想的高等学府,在教学中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不但要掌握现有的知识,还应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由“学会”到“会学”,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协作互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明显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而很少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深入地认识这些史实,并从中得出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地理课程标准将环境保护列为课程的核心论题之一.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环保知识,通过活动教学将环保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通过事件教学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人类只有爱护环境,才能挽救自己.  相似文献   

8.
超越知识的智慧更是能够使人的思想与行为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达到奥妙的平衡 ,以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 ,超越现实的理想 ,则使人类永葆自我超越的活力去追求对人类来说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人类的超越意识所构成的五彩缤纷的人的精神世界。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将人类关于自身的理想对象化 ,才能将人类自我超越的价值转化为每个人现实的行动基础。可见 ,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创造 ,教育使学生获得了解放 ,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对于人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学会了解周围世界,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交往能力。这需要通过使学生掌握认知能力来实现,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因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其主要功能,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因此,高校教学形式应进行改革。高校教学要从"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出发,通过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认知式教学,实现学生由掌握知识到学会认知的转变,以此做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进行的社会劳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环境总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自然实体和天然条件,可以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环境问题也就出现了。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过程中,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递过程。环境造就和哺育了人类,人类的活动也在越来越大程度上改变并影响着环境。随着每一次人类质的飞跃,都从不同方面改变着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使人类一次次地从与环境和谐相处到不和谐,再从不和谐到和谐发展。 1.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演递过程 早期人类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广阔无垠的大平原上,在人类居住地以外,总有未知的土地,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成千上…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完整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掌握知识,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惠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2):116-118
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了现代图示理论,通过创立概念图的方式来输入信息,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思维过程明晰化和知识管理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归纳信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该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借鉴,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应以《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完成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为教学目标。特别要注意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点和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信息技术课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准确及时的把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特点,尝试将建构主义的快乐教学情境创设与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尝试,使学生们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学会灵活地运用新学的知识,增强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利用历史图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乡土资源可以分为地方文物、遗迹遗址等实物资源和也包含地方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极具地方特色。泰安市北依泰山、南靠汶河,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众多的乡土资源。将这些乡土资源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施教者必须把握的良机。因此,我们在制定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时,首先确定的不是知识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又有了抬头之势,特别是在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上,呈现出新表征新样态。为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次泛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红色文化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应充分挖掘其价值意蕴,创新教育路径,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提高大学生历史思辨能力,使其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堂不应是死气沉沉的,而应充满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应着力突出以下方面:将历史课堂营造成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营造成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场所。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和人性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文献教学目的入手,探讨出一条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文献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认为,文献教学的目的是信息能力教育。人类信息意识与人类的文化知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建立一种能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发现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