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森林     
曹兴旺 《国土绿化》2005,(11):45-45
森林孕育了我们的祖先。闪光的生命,溶入了森林的血脉。在那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枯萎的山花是诗人寂寞诗集里唯一的怀念。森林的神秘,拉长了遐想的空间。从原始社会走过来的那沉重的脚步,分明是响彻苍穹的绝唱。  相似文献   

2.
神殿之恋     
神殿之恋林美芹自然是一座神殿。森林、自然的神秘,像神殿一样,都不仅仅是单纯靠直觉所能完全领悟的。求道的圣人苦行禁欲,以求感悟三昧;求真的诗人,寻着感应和谐的小径,以内在感知的过程,探求美。对诗人波德莱尔来说,森林、自然、神殿,像直觉的交相感应一样,在...  相似文献   

3.
感受绿色     
生活中需要感受的事物有许多,有一种不能遗漏,这便是感受绿色。绿色就在我们身边。静静地站在树下,片片绿叶在风中载歌载舞,可能又因其平凡,我们不曾留念和倾听那绿色生命的赞歌,当我们熟练地掰开一次性卫生筷时,又有谁能感受那“吱”一声,正是大片森林遭受毁坏的哭泣呢?绿色时时环绕着我们,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我曾用心地在古诗名句中找寻“绿”字,绿意多,“绿”字少,只宋代诗人擅用“绿”字。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陈与义有“…  相似文献   

4.
1森林分布的生态位空间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而这种地理空间有着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要素表达的空间异质性。地形本身(海拔、坡度、坡向等)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生态内容,但在一个大区域内它能对生态因素进行再分配,并决定这一区域内森林随地形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漫谈森林与人体健康李国雄,刘芳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所具有的放氧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减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以及对有毒物质的指示监测等作用。于是不少人开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森林的乐趣,去领略大森林对人体的各种好处。当...  相似文献   

6.
森林康养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准确掌握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优化产业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地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森林康养资源为对象,采用Arc GIS、SPSS等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探讨森林康养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杭州市现有9类227处森林康养资源,去除重复入选地,共计179处;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整体呈聚集式分布(R<1),表现为“一群、多核、两带”的分布特征;杭州市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其中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针叶林面积等自然因素和公路里程数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公路密度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呈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6,(6):22-2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所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声、防止风沙、调节气候以及对有毒物质的指示监测等作用。于是不少人开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森林的乐趣,去领略大森林对人体的各种益处。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和城市化极度扩张会压缩城市生态空间,从而影响到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通过对比分析山海关区现有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情况、与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城市指标差距,进一步思考了山海关区森林城市创建的进步潜力空间,提出了山海关区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最终归纳出了将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借助GIS和森林生长、决策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建立广州市白云区森林资源地理信息库,为研究探索森林生长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模拟森林资源自然经济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复杂的关系,从而为全面、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的内在规律和合理制定区域森林经营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借助GIS和森林生长、决策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建立广州市白云区森林资源地理信息库,为研究探索森林生长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模拟森林资源自然经济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复杂的关系,从而为全面、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的内在规律和合理制定区域森林经营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福建省森林旅游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分析福建省森林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福建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4个战略——景观资源重点保护战略、森林旅游特色战略、森林旅游产品的组合战略、建设森林旅游区的空间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2.
森林景观空间配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桂林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森林景观的空间配置,讨论了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空间配置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湖北宜昌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宜昌近20年来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宜昌森林景观的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森林蓄积量大幅度增加,然而森林演替缓慢、林龄结构不合理;在空间分布上,通过回归模型的多期拟合分析,森林景观生物量随海拔、坡度、坡位变化明显,并且出现生物量峰值有规律的转移,而出现的不规律变化多是林业外部条件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对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总结分析。陕西省已建成7个国家森林城市和42个省级森林城市,发展态势良好,但后续增长乏力、空间分布不均衡、缺乏科技支撑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后应统一规划、协调统筹,均衡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开展乡村森林示范活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后期监督和检查,建管并重。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远离城市,踏进森林,仰望苍翠的巨木,或放眼广大的林海,常会产生敬畏、神秘、舒畅、喜悦等诸多感受,这是人与树之间三古以来的无声对语,是使人类肉体和心灵得以舒展的故乡。重返森林已经成为近代文明人类回归自然的本能要求。“森林浴”一词虽源于日本,其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森林空间范围划分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城市森林规划与建设为例,对城市森林空间范围划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城市森林空间边界范围划分应与城市规划区范围一致;提出了城市森林空间各层次划分和面积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森林空间基本单元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城市森林飞地的定义、标准和界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南省五指山市2008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森林碳储量与林分因子、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和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以期为五指山市森林管理规划提供相关信息。结果表明:五指山市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文章所选的林分因子、地形因子都对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其中,郁闭度是最主要的因子。SEM可以很好地解决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由模型的预估结果可以看出,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整体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森林地上碳储量(Aboveground Carbon, AGC)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森林功能结构和生产潜力的理论基础。松阳县作为浙江省九大林业重点县之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全县以中、低山丘陵地带为主,四面环山,如何解决复杂地形对AGC时空变异的影响,是实现山区森林AGC精准估算的关键。为此,基于Landsat TM卫星影像,并结合松阳县森林AGC调查数据,构建结合空间变异特征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估算森林AGC,并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选取最优模型预测松阳县森林AGC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Landsat TM卫星影像的纹理信息对预测松阳县森林AGC有重要作用;GWR模型能够准确估算松阳县森林AGC及空间分布,并且比OLS模型精度提升了9%,R2达到0.71;松阳县森林AGC总量为3.901×106 Mg,平均AGC为23.70 Mg/hm2,占丽水市森林植被AGC总量的10%左右,在服务区域生态功能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将为松阳县森林AGC精准估算提供先进的技...  相似文献   

19.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健  陈林武 《林业科学》1996,32(4):317-324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防护能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森林覆盖率即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其值的大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条件高度相关。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防护能力为依据,计算出中低山区、低山区、深丘区、浅丘区和平原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7%、46%、44%、31%及13%。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林木空间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引入林分空间结构研究中,对具体指定林分(硬阔叶林和白桦林)的林木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分析,获得它们分化度、混交度、聚集度、不同树种潜在生长空间,为研究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空间结构优化决策提供基本信息,为森林经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