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南方多熟制稻作区秸秆难以用人畜力及常规机械埋覆还田的生产实际,研制了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该机由船式拖拉机(机耕船)和悬挂于船尾的左、右旋螺旋埋草刀辊组成.机组前进时,机耕船船底板将秸秆压伏于地表;船尾刀辊回转,将稻秆、麦秆、油菜秆、绿肥、杂草等秸秆及植被埋覆还田.经试验表明,该机平均耕深可达117 mm;秸秆覆盖率95.6%,生产率0.133~0.167 hm2/h,适用于泥脚深度350 mm以下、秸秆高度700 mm以下的水田耕整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
机耕船犁耕时总体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耕船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水田动力机械。本文通过对机耕船的实践过程,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公式的推导,试图从定性的阶段向定量阶段的发展作一初步尝试。通过机耕船的主要作业项目——犁耕的纵向平面内总体受力状态的分析,建立力和力矩平衡方程式,对方程式诸力和力矩作了较全面地阐述。对船体行驶阻力、驱动轮滚动阻力、犁的阻力建立了解析式或半经验公式。对行驶阻力的测定以及船体支承反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给予了阐明。从已建立的公式,计算诸力及力的作用点位置之值,可以较全面地解释机耕船的若干现象。文章列举了几种机耕船的总体参数,通过在湖田和浅泥脚田犁耕时,船体支承反力合力作用点位置的计算,分析比较了总体设计参数相互关系的若干特点。文章还阐述了要使机耕船获得一定牵引力的同时,尽量减小机耕船行驶阻力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机耕船一机多用,提出了对整机总体布置以及总体参数选取一些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试验数据,分析说明了机耕船名义接地比压q_o、重心偏离系数ξ、长宽比φ及船头斜角γ变化对船体运动和受力的影响,建立了q_o、ξ、φ及速度V与船体滑行阻力P_c关系的数学模型,模型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机耕船船体和总体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浴岌么莎弓日沐议四川憧南涪江一5型自走梭式机耕船会沐牙拓溉长滋上轰畏我元公四川渔南涪江一5型自走梭式机耕船长于呀六叶湘洲朗四川荣县于亚型机耕船二i址四川渔南沱江一5型犁田的情况四川荣县5一亚型机耕船准备转弯时的情况 (驾驶员提起前导向轮)四川荣县5一I型机耕船犁田的情况一’8一四川荣县5一Ⅱ型田头转弯的情况四川富顺沱江一506型机耕船 (铧架导向)四川宜宾县工农一12手扶拖拉机改装成机耕船四川B一5型绳索牵引机耕船一9一四川岳池工农一5型绳索牵引机耕船四川自贡绳索牵引机耕船上岸一10一湖北沔阳县简易机耕船湖北洪湖一12型…  相似文献   

5.
机耕船水田驱动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结构型式和参数机耕船驱动轮的牵引试验,分析了驱动轮结构型式和参数对机耕船牵引性能的影响,为机耕船的总体参数研究及驱动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国农机学会动力及能源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17日至20日在四川省万县市召开了全国机耕船1983年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29个科研、生产单位、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的代表共49人。会上共宣读了31篇学术论文,代表们观看了样机表演和有关机耕船科研试验的录像,对如何开创机耕船科研、生产的新局面、加强机耕船学术交流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同心协力,踏实工作,力保我国机耕船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水平。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 船壳不但是水田作业机耕船的主要部件,同时又为可调节驱动轮入土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当机耕船进行水田作业时,为使其滚动阻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机耕船处在最佳技术状态,要求驱动轮入土深度能随所需牵引力的变化而进行调节。这样,机耕船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一般说,在同一工况下,如驱动轮入土深度过深,发动机功率多消耗20~40%;入土深度过浅,又将增加机耕船的打滑次数,甚至不能正常作业。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对旱地型拖拉机和水田机耕船的研究分析,拖拉机和机耕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区别。1985年机械部农机局下达了“11千瓦多用机耕船的研制”任务,经过  相似文献   

9.
会议简讯     
<正> 1985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农机学会农用动力及能源专业委员会机耕船学组主持,在武汉工学院召开了机耕船开发前景专题讨论会暨第二届机耕船学组会议。来自全国21个单位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机耕船开发前景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机耕船的历史与现实地位、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5月25日~30日在浙江湖州市召开了全国机耕船学术报告与现场交流会,到会代表来自全国科研、教学、生产、管理、使用部门,总计15省市、59个单位106名。这是机耕船行业的一次盛会,反映了大家对进一步发展机耕船的热情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机耕船的理论和整机参数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刊登在这里以期引起讨论。各地在机耕船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试制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本刊希望各地的同志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围绕机耕船的理论、设计、试验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总结、交流经验。同时,欢迎就这些问题开展争鸣。  相似文献   

12.
机耕船是中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一项卓有成效的发明,是一种较好的水田动力机械。本文简述了机耕船的发明、试验、研究、改进、生产和推广的过程及其应用的现状,总结了机耕船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3.
<正> 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已开始了机耕船的试验研究工作,全国先后有几十个单位进行了机耕船的科研、生产和推广使用。多年来,机耕船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功能单一到综合利用、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前言 机耕船船体是机耕船行走机构的一部份,它承受了机耕船的大部份重量,同时沿着水田表面滑行。由于船体在水田中的滑行阻力系数仅为0.1左右,比水田轮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5.
船式拖拉机的发展及其性能研究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明创制了一种在深泥脚水田中能很好工作的新型动力机械——船式拖拉机(又称机耕船)。它在中国南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本文论及船式拖拉机的“浮式”工作机理及其性能。在简述其发展之后,根据大量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船式拖拉机的总体和“船-轮”行走装置的结构参数和性能特点,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内对机耕船船体底板进行了大量的试样磨损模拟试验、并结合田间实船试验和船体底板的磨损情况对底板的磨损机理和它早期破损原因进行了研究。着重试验研究了在滑动—振动(机耕船发动机的外激振动)磨料磨损中的底板材料迁移过程;论证了船体前、后底板不同的磨损形式;还进一步探讨了在滑动—振动磨料磨损中底板材料产生疲劳剥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1986年在福建省建阳市窗口镇首先推广的石首12型简易机耕船,目前已在该市崇乡掀起石首简易机耕船热,有近20户农户自愿选择这种机型从事机耕作业。简易机耕船从事水田机耕作业,有如下几点优势:①成功地实现长期困扰农户的机械化稻草还田,达到提高土壤肥效的目的;②因为是船式,所以水田泥脚相对不深,拓展了机耕面积;③能实现烂泥田双圆盘犁机犁,分解插秧前为两道工序,优先占领机耕市场,又能实现用组合耙一道工序机耕插秧;④机手操作舒适,乘坐驾驶相对于净而不易劳累;⑤在我省水田耕作机械中,简易机耕船耕作有速度快,功效高的…  相似文献   

18.
机耕船主要是用于拖拉机无法耕作的泥脚较深的烂泥田作业。其作业季节性强,任务重,在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驾驶人员除了必须掌握本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外,还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一、出车前的准备工作。出车前应保养好机耕船,检查各润滑部件的机油是否充足,连接件有否松动。使得机耕船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二、下田前的准备工作。机耕船下田前需带齐随机工具。选择靠近田边比较平坦的地块将机耕船停放妥当。然后把在道路上行走的橡胶轮换上下田用的水田星型轮,拆掉导向轮。视机耕道情况(必要时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在水田承担大量作业的动力机械主要有水田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船式拖拉机(机耕船)和耕整机。30年来,经历了创制、引进和发展的历程。在这些机型中,有的注意引进国外样机,吸取先进的科技成果,逐步实现了国产化;有的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广西省农机总量持续增长,服务领域逐渐拓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而机耕船作为农机具之一,经历了简单到复杂的综合利用过程,具有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机耕船的在广西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机耕船对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