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谢华丽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5,5(5):108-111
面向现代农业培养卓越农业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时代主题。通过系统研究美国、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体系和基本特征,探索国外经验对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而提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杰 《灌溉排水学报》2020,(2):I0006-I0007
随着现代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并赋予了新的要求。面对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核心基地的专业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探索过程中有的高校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互交叠,进行模式互补。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的专业性知识框架、专业能力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化教育体系。近年来,为有效推进高级农林教育技能和教学体系的综合性改革,我国许多农业类高校开启了“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一直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教育改革核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当前汽车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卓越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工程类交叉学科特色专业,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为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会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牵头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在组织方式、竞赛主题、竞赛环节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创新了交叉学科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机制,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实践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平台。   相似文献   

5.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黎缘  宋建群 《南方农机》2023,(7):108-1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以基层农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课题组结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专业群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在基层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高职院校面向基层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为提升基层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有利条件。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策略突破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瓶颈,有利于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思想觉悟高,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卓越农科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三平台”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充分调动一切资源为培养复合应用型的高素质学生服务,培养出更多的适于农业机械行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第三批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之一,自2013年立项以来,取得诸多成效。本文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后续发展,以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学院17、18级虚拟班为例,阐述按照新工科建设思路,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方针,整理以"虚拟班级"为形式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和问题,以期为卓越人才培养深层次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充分协同各级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该文以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和哈肯的协同论作为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详细介绍了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的运行模式和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过渡过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都面临着更新、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该模式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从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培养基地建设、丰富培养内容、灵活考评机制等方面对模型的优点和要求进行阐述,并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4,4(5):90-92
培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为指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以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和以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为指向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湖南农业大学以农学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实施对象开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张彤璞 《农业工程》2022,12(4):155-159
通过对西安绿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其面临绿色化无法溯源的信任问题,同时面临绿色成本过高、农业人才匮乏、农业技术缺乏创新、物流信息化支撑不足等一系列困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西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指出数字赋能农业是解决西安农业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并提出加快西安农业数字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以西南大学智能农机创新实验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优化、师资能力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实验班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新工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燃油农用车辆在环保、动力等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研制一种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辆,对样机进行牵引性能测试。针对作业和行驶工况,提出后轮电机中央驱动、前轮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的新型电动四驱动力系统方案,对整机牵引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进行牵引性能实车试验和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电动四轮农用车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和经济性:牵引性能方面,后轮驱动的最大牵引力为1 925 N,最大牵引效率为74%;经济性方面,中耕作业单位面积能量消耗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42.4%,单位面积成本费用降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80.1%。该机适应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环保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为全新电动农业车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信息化。在我国,3S技术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中,包括作物估产、长势检测、气象和病虫害预报、精细施肥、灌溉等,特别以精准农业为典型代表。本文就3S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我国农业领域发展适合国情的3S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军莉 《农业工程》2018,8(12):17-19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助于发展和实现精准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深入分析并总结了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提出计算机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中国路径选择,包括应加强计算机技术投入力度、发展计算机技术社会主体、加强计算机技术人才培育以及加强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必然选择。以东营市为例,通过阐述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意义,分析东营市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环节、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以及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等建议,以期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农业工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效果,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编撰和实践基地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